上海插班生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9-09-10王倩
王倩
摘 要:上海插班生制度是高校招生及人才培养领域改革背景下的产物。该制度自2000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成效,对于构建学生进入优质高等教育的“立交桥”,实现我国“校际转学”机制破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一些现实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亟待解决。鉴于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上海插班生制度的实施绩效。
关键词:插班生制度 问题 对策建议
一、引言
本着培养创新人才、鼓励优秀学生成才以及在大学本科新生中引入适当竞争机制的目的,上海市教委自2000年起在上海部分高校试点插班生制度,至今已实施19年。根据制度规定,招收插班生的学校为一本批次招生高校和有一本批次招生专业的高校。招收对象为本市普通本科院校在校一年级学生,完成第一学年学习并且成绩合格,且符合本市试点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的条件。具体招生工作包括由各高校依法自主决定报名条件、专业、名额、考核办法和录取方法等[1]。被录取的插班新生,经上海市教委审核同意后办理转学手续,转入新的学校二年级就读,并按照录取学校的学籍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未被录取的考生,留原学籍所在高校继续学习。
二、实施成效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一部分上进心强、进一步学习的意愿较高、学业水平优秀、学习适应性良好的学生可以弥补高考发挥欠佳的缺憾,有机会重新选择心仪的学校,獲得更优质教育资源。此外,相当部分学生在考入一所大学前,并未充分了解其校园文化和专业特点,插班生考试可提高学生与学校、专业的“匹配度”,为其增加学习动力。
从高校的角度来看,一些专业,特别是基础学科,可以补充到好的生源,有助于教育服务和教育质量在校际竞争中提升。有调查发现,成功转学的插班生的学分绩点高于全校同年级学生的平均水平,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也有高校招生办主任表示,插班生的到来会产生一种“鲇鱼效应”,带动和激励学习后进的学生。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部分高校对插班生制度持消极态度
尽管一些高校在推行插班生政策中尝到甜头,办学呈现出新的活力,但仍有一些高校对此持消极态度,认为招收插班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其原因在于:
第一,经济上不划算,招生成本高。在现有体制下,国家有关部门根据高校每年上报的招生计划数划拨教育经费。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插班生转学后,学籍发生变化,但这笔“人头费”并未跟着走,对大学来说,插班生招得越多就越吃亏。而且,学校配备教学软硬件资源每年也都有计划,插班生这样的计划外招生可能会造成过载。此外,学校不仅在组织命题、考试、录取过程中要花费不小的成本,学生进校后的学籍调整、院系安排、适应性教育等工作也较为繁琐。
第二,自主招生改革和平行志愿制度的冲击。自上海插班生政策实施以后,高考录取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自主招生改革,它不仅影响着高校选拔人才的观念,而且改变了上海高校招生的总体格局,各大高校通过自主招生途径招收到了大批优秀学生;二是平行志愿制度的实行,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使得大多数考生有更多机会选择学校,“高分落榜”的考生大幅减少。
(二)插班生群体小众,部分学生转学动机功利性强
由于每年招收插班生的名额一般控制在本市本科高校一年级学生总数的2%以内,总体比例较低,不利于插班生招生的发展: 一方面,人数太少无法实现规模经济,使插班生制度的运行效率难以提高;另一方面,招生计划太少也加大了学生报考的风险,降低了插班生招生的吸引力,也不利于扩大插班生招生的社会影响力。而且,各个高校招收插班生的专业较少,以基础学科为主,通常意义下的“热门”学科是不开放的。学校本希望招到一些真正对基础专业感兴趣的学生,但多数学生都是冲着名校的牌子来报考的,而非出于对专业的热爱。插班生制度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让高考没能考上名校的学生重新搏进名校读差专业的渠道,这就失去了插班生制度的意义。
(三)插班生转学后缺乏归属感,学业困惑多
其一是归属感的问题。不少插班生转入新的学校后难以融入新的学习环境和集体,缺乏归属感。其二是课程学分认定的问题。按规定,插班生转校后一部分课程可以通过学校的教务处根据成绩进行学分认定。但实际上,能够被认定的学分很少,因为有些课程虽然名称不完全一致,但内容实质是一样的,而教务处基本上不予认可,或者需要繁琐的手续。这无疑给很多插班生造成麻烦,也带来相对繁重的课业负担,即大二还要补大一的课程。其三是选课的问题。不同学校有不同的选课方法,会给刚进入新学校的插班生带来一些疑惑和困难。
四、对策建议
(一) 加大插班生招生资助力度,降低制度实施成本
高校参与插班生招生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成本过高。为此,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继续对插班生招生进行专项资助,以补偿招生单位实施插班生招生的组织成本,在客观上对高校及其具体实施部门形成一定的激励。另外,在插班生招生的初试环节可以采取联考的形式,由各招生学校联合命题,统一组织实施,复试环节再由各个高校分别组织,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少招生工作的总工作量。另外,高校应当克服招生计划过于分散的现象,使招生专业适度集中,单个专业的招生规模适度扩大,这样也可以降低组织成本,提高插班生制度的运行效率。
(二) 借鉴国外经验,探索自由度更广的大学转学制度
目前插班生考试还是沿袭与高考类似的升学考试制度,不能真正打破高校围墙。而在发达国家,大学生转学是十分常见的事。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外,哈佛、耶鲁等一流大学都接受转学学生。名校对转学学生的录取标准包括:学生在大学和中学的学习成绩、SAT或ACT标准考试成绩、课外活动参与情况、推荐信和个人陈述等。借鉴国外的做法,我国应当积极探索建立自由度更广的大学转学制度,打通高等教育互通渠道。建立真正的自主招生制度、学生申请入学制和转学制度,探索不同层次院校之间的转学路径,使国内高等教育资源成为“一湖活水”。
(三) 鼓励高校适度扩大招生规模,严格把关招生门槛
按照插班生招生制度的规定,插班生招生名额控制在本市本科高校一年级学生总数的2%,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高校招收插班生的积极性不高,招生计划总体较少,招生规模远未达到这一限额。而插班生的学习状况则表明,插班生招生起到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作用。因此,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高校适度扩大招生规模,以进一步提高这种制度创新带来的收益。此外,高校应当严格把关插班生招生门槛,保障生源质量,通过增强插班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规定插班生进校后不可转专业等方式激发插班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
(四) 加强培养环节对插班生的关注
招生学校应进一步明确学分转换及认定的相关制度,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学分转换及认定体系,简化具体的工作流程,加强插班前后培养环节的衔接。插班生进校后,学校应对其开展入学教育,让插班生更快地了解班级、专业的基本情况,熟悉诸如选课等各项要求,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更好地融入新的班级。学院在培养过程中要关注其适应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尽量减少可能存在的对插班生不公平对待的现象。
五、结语
总而言之,插班生制度是一项符合我国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制度。既增加了我国招生制度的弹性和灵活性,也加强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针对该制度存在的问题,应当有针对性地及时完善,使之更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项延训,姜尔林,朱涛.“换一个大学读”:高校插班生制度实施绩效研究——制度分析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04):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