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祖国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2019-09-10祝丰奎丁勇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0期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

祝丰奎 丁勇

[关键词]祖国医学,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6-0093-01

一、祖国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中医学没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名,由于该病主要临床症状是眩晕、头痛、视物模糊、颈肩痛等,于是将其归于中医的“眩晕、痹症、颈肩痛”等痹症范畴。该病早在东周战国时期就有记载,如《灵枢.大惑论篇》中有“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人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这段被认为是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最详尽、最贴切的描述,由此可知古人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因有两大方面,一是外邪入侵,二是自身体虚。古人还根据不同的邪气致病特点不同有所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淫所胜,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诸病源候论》“由体虚,膝理开,风邪在于筋骨也……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急也。”

二、祖国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虚证张景岳在《内经》中阐述了“上虚则眩”和“下虚致眩”的理论,以虚而论。《景岳全书·眩晕》指出“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以及“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而酌兼其标”,阐述了因虚而眩的发病特点,《证治汇补·眩晕》亦日“血为气配,气之所丽,以血为荣,凡吐衄崩漏产后亡阴,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此眩晕生于血虚也。”分别论述了肝肾亏虚、肾虚髓海不足及气虚所致的眩晕耳鸣。可见眩晕虚证多以气血亏虚为主,表现为肝肾阴虚,肾精亏虚,脑髓失充。肾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之精气虚损,脉管内血失濡养;还会导致骨髓失养,脑海不充。肾虚血癖,气血流通不畅,精气血不能上输头部,脑髓失于濡养而致眩晕。

2实症实证见于淤血闭窍、痰浊阻遏,升降失常所致。《证治准绳》曰:“颈痛头晕非是风邪,即是气挫,……皆有肾气不能生肝,肝虚无以养筋,故机关不利”。《丹溪心法·头眩》提出“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既有湿痰者,又火痰者”的记录,其在总结前人痰饮立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痰火致眩的学说,可见由于脾胃失于健运,水湿内停,痰浊中阻,使体内津液升降失常,津液代谢紊乱,内停而化为痰饮;若肝肾阴虚,阴不制阳,阳亢化热,亦可炼液为痰;肝失疏泄,津液代谢气机失常,停聚体内而化生痰湿,痰湿上行于头部则蒙蔽清窍而成眩晕、头痛等。明朝虞抟在《医学正传·卷四·眩晕》中记载:“……胸中有死血迷闭心窍而然,是宜行血清经,以散其瘀结。”提出了瘀血致痹证的病机和症状,指出由于病程日久而成瘀,瘀阻清窍,清窍失养见眩晕、头痛;瘀阻经脉见肩背痛,手足顽麻。

3外邪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痹论》说:“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或疼痛,由人体虚,胰理开,故受风邪也”,描述了风寒湿致痹的发病原因、症状及病理机制。其在《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云“风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人脑,而引目系故也。……血气与脉并于上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逢身之虚,则为风邪所伤,入脑则脑转而目系急,目系急,故成眩也。;”《灵枢·大惑论》曰:“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人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两者都阐述了外邪侵袭乃本病的发病病因。《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以及《诸病源候论》记载“痹症由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邪客关机,则使筋挛;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急也”三者论述指出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导致颈部眩晕、项强、痹痛,同时说明外邪侵犯人体,是由于人體体虚无以卫固,腠理开失于卫外而致外邪得以入侵。

4劳损《景岳全书·虚损》指出“不知自量,而务从勉强,则一应妄作妄为,皆能致损。”《张氏医通》记载“观书、对弈、久坐而致脊背痛。”均指出由于急慢性劳损而耗精损气,使精气无以生还,精不化气,气滞淤阻,气停血癖,导致颈项疼痛,清窍失养而晕。

然而此病病因病机复杂,各医家从不同角度进行辨证,各有千秋,多数人认为其发病以虚证居多,其病位在清窍,病机是“气虚血瘀,本虚标实”现代中医学者在不断总结前人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及体会,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做出了一些探索。梁祖建等从肾虚立论,肾主骨生髓,肾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的物质基础。肾阳不足,肾气虚,鼓动无力,脉道不畅,脉络失养,虚瘀共存,致清阳不升及血虚脑失所养而出现眩晕,四肢厥冷,冷汗淋漓。此外,肾虚不能生髓濡骨,是颈椎骨质退行性变的关键因素。苏海涛等认为中老年人椎动脉型颈椎病病机多属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标实多为痰浊,瘀血阻络。而青年人发病因颈背为诸脉会通之处,长期低头伏案闭折气血通路,从而气滞血瘀痰凝于项背,形成椎动脉型颈椎病,故中青年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机以实症为多,虚症较少,即痰浊,瘀血阻络为主。

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够完全解释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学说,因此进一步从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仍将是目前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肝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浅析中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观察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药辨证熏蒸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