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业为导向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2019-09-10杜萍曹天旭张春凤黄瑞海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年10期
关键词:过程考核创业教学改革

杜萍 曹天旭 张春凤 黄瑞海

[摘要]基于践行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为食用菌行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紧密围绕食用菌生产实际和该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创业为导向,调整了“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其教学和考核方式,加大实践课的学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食用菌、热爱食用菌和从事食用菌创业的热情,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食用菌生产;创业;教学改革;过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S646;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10

根据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实践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1]。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也必须与其相一致[2]。而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一流课堂建设,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重要抓手,可激发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热情,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食用菌栽培”是一门应用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也是一门适宜创业的课程。根据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2],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期激发学生对食用菌自主创业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和创业的能力。

1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知识-技能-素质”与“项目-任务-能力”双线贯通,建立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包括课堂实验、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强化食用菌制种、栽培、管理、加工等基本技能;加强校企联合,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行业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3-4]。

2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面向高科技生态园、基层农技推广、菌种生产企业、食药用菌生产企业,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

具体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3个目标培养学生学习食用菌栽培基础知识的能力;能操作和维护生产设备;会使用不同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能进行菌种的扩繁和绿色有机菌类生产的能力[3]。在工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求实创新、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

3 课程内容改革

以学生的创新创业为目标,调整食用菌栽培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课程教学内容整体设计为5个教学任务,依据食用菌的生产流程和栽培季节,实行从母种培养到出菇管理的全套设计。

(1)菌种生产技术,学生在菌种制作训练时兼顾下列的栽培品种,各小组生产的菌种用于各自后续的实训。(2)北方高寒地区主打品种,小孔黑木耳、元蘑栽培技术,拓展任务中涵盖了平菇的生料栽培、滑子菇半熟料栽培、杏鲍菇覆土栽培等,各小组可任选一个品种强化训练,熟练掌握区域品种核心栽培技术。(3)使学生掌握发酵料栽培草腐菌技术以及药用菌猴头、灵芝栽培技术;(4)珍稀食用菌栽培,多为南方高温品种[5-7]。本课程教学内容按栽培方法兼顾不同出菇模式的方式设计,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栽培难度从易到难、栽培品种由一般到珍稀、栽培方式从简单到复杂。课上共计90学时,课下34学时。

4 教学实施改革

4.1 教学方法的改革

本课程采取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导的任务驱动教学,调动学生思维的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互动式教学以及在菌种生产和出菇管理环节进行现场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法。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手段,通过展示图片和观看视频资料的形式讲解。

4.2 学情与学法的指导

人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为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较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综合分析能力较强,但实践操作能力较弱的学情和渴望自主探究与表现,以及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生活方式信息化的心理状态特别采取了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索法、实践操作法、知识迁移法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做到教、学、练、做的合一。

4.3 课程考核方法改革

教学中要注重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和考核的完整性,其中理論考核占30%,考核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过程考核占50%,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规范程度;综合考核20%,考核学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教学案例

5.1 教学内容单元设计

以黑龙江省主打品种小孔黑木耳袋料地栽为例,本次课教学内容设计为5部分,共需8学时,授课地点在校内黑木耳场地,具体设计见表1、表2。

5.2 课堂教学内容过程设计

打孔催芽为本次课的重点,催芽期管理和出耳期管理为难点需要课下强化训练。有关教学资源和实施设计见表3。

5.3 课下拓展任务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小孔黑木耳栽培技术除袋料地栽外,还有棚内吊袋栽培,安排在课下拓展任务中。

(1)本课程拓展任务的开展是利用课下时间,组织兴趣小组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如黑龙江省黑木耳优良品种选育研究、食用菌品种多元化栽培研究与示范等。

(2)学生依兴趣分组,每组选1个拓展任务强化训练,教师过程指导。

(3)通过小组间交流栽培经验,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达到小组间相互学习的目的。

(4)以个人为单位写学习技术报告,可作为毕业设计。

(5)教师审阅、点评并总结。

5.4 教学实施流程

(1)课前需准备好各组的实训器具,并将发满菌的黑木耳菌包从发菌室运至校内黑木耳实训基地。教学实施第一步为复习旧知,然后引入课题、交待目标、布置任务,先利用10min时间来组织教学并复习实训项目的理论知识,然后用15min时间带领学生仔细阅读实训项目内容,提出实训开展的规则要求,并分组,每组负责1 000袋黑木耳菌包的打孔催芽和后续管理。

(2)教師现场讲解实训方法及要领并做示范(20min)。

(3)随后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课上训练,分组操作。训练包括以下7个步骤:①整地做床;②打孔;③码垛养伤(3~4d);④催芽(密集摆床),在催芽环节设置两个情境,即打孔后密集摆床和直接分床;⑤分床:对密集摆床的1个月后需再次分床;⑥出耳管理:分床1周后进入出耳管理;⑦采收与晾晒。整个实训过程由3名教师负责过程指导和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下强化训练催芽期间管理和出耳期间管理。催芽环节是小孔黑木耳栽培的关键技术,催芽催得好,木耳出得快、齐,否则容易出现憋耳芽的现象。而出耳期间的浇水管理是决定木耳产量的重要因素。

(5)实训结束后利用1学时,以小组为单位考核操作的规范性和结果,小组间找差距,教师答疑。最后对本次实训效果进行小组评价、综合评价,给出成绩、总结经验。

5.5 考核方法

本次实训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70%),结果考核为辅(30%)。以小组为单位,工作过程中考核耳床修建的标准(30%),摆床间距标准(20%),出耳率(30%)和团队协作能力(20%);结果考核体现在产品产量(50%)和产品质量(50%)两个方面。

6 教学效果、存在不足与改进

在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教学改革中,加大了实践课的学时,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课程教学与实训基地生产任务、教师的科研项目及学生的毕业设计密切结合。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食用菌栽培基本的理论知识,学会制定生产计划,并能够进行菌种的生产、发菌和出菇管理[8-9]。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据分析及毕业论文撰写的能力都有很大提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0]。然而,教学改革中还有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如与校外食用菌企业的合作不够多,实训基地较缺乏。课堂中应使用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如雨课堂、蓝墨云班课、慕课等,使教学资源更为丰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食用菌、热爱食用菌和从事食用菌创业的热情,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桂瑾,俞林.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2):5-9.

[2] 王茜,杨凤祥,张骏.应用科技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4(22):76-78.

[3] 吴秋云,夏志兰.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57):225-227.

[4] 王华军,郝彦玲,郭黎.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农家参谋,2019(14):111.

[5] 蒲崇敬.基于食用菌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9,38(7):125-127+132.

[6] 江苏高邮市科学食用菌研究所[J].中国食用菌,2019,38(7):2.

[7] 冀宏,杨东霞,赵黎明.适应产业发展  培养食用菌高等专业技术人才——兼析高校食用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教学改革[J]. 食用菌,2008(4):1-3.

[8] 牛晓艳,段志群.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食用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食用菌,2019,38(4):51-53.

[9] 王锋尖,江爱明,周向宇.基于创业导向的《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4(6): 100-104.

[10]张雷.地方本科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9):85-86.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of Edible Fungi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riented by Entrepreneurship

Du Ping1,Cao Tianxu1,Zhang Chunfeng2,Huang Ruihai2

(1.College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Bioengineering,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8100;2.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Economy Professional College,Mudanjiang,Hei Longjiang 157041)

Abstract:To practice the purpose of serving the local economy of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high-level university, an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application-skilled talents for the edible fungi industry and enterprises.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closely revolves around the practical production of edible fungi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is industry, entrepreneurship orientated,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edible fungi cultiv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djusted, th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were reformed, the class hours of practical courses were increased,  students ability of operational,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were improved, and students' enthusiasm of learning edible fungi, loving edible fungi and engaging in edible fungi entrepreneurship was stimulated. On the whol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edible mushroom cultivation, entrepreneurship, teaching reformation, process evaluation

猜你喜欢

过程考核创业教学改革
高校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核方式改革初探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