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思考
2019-09-10江任平
江任平
摘 要: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积极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学生负担重,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我们一线教师可以从用好导学案,做好课前预习;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三个方面进行偿试,来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果,将高效课堂落实到每一天。从而化解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学生负担重的矛盾。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积极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在立德树人、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学科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学生负担重,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如何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果,将高效课堂落实到每一天,成了我们一线教师的追求和思考。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用好导学案,做好课前预习
新的课改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学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落实这种课改理念,笔者认为,编写一本增强课前自主学习及课堂合作探究的导学、导问、导思的导学案,显得非常重要。导学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处于统帅地位,是我们教与学的依托。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一本高质量的导学案应该要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去阅读课本,针对课本内容设计一些相关新知演练,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完成新知演练,获得成就感,产生兴趣。围绕近几年国内外社会热点或学生同龄人富有正能量的典型材料设计一道合作探究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去解决问题,从中感悟启发。然后设计几道体现教学重点、难点的随堂检测题,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堂中去完成,最后需要设计一个归纳小结。
高质量的导学案可以是教师合作篇写,也可以直接借用市场已有好的学案,提高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篇写好、用好导学案,要求学生在课外用导学案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欲望,为第二天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二、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情况,按照班内异质分组原则,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对学习兴趣小组进行培训,使他们明确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告诉学生方法,达到真正合作。
一堂好的课需要精彩的导入,成功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关键一步,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效果,把学生快速带进课堂。导入一般安排两分钟。
成功导入之后,运用“议、讲、评、测”模式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议”是小组同学在一起对导学案中的难点、疑点进行讨论交流(一般安排十分钟),教师把握好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讲”是各小组学生分任务展示本课某个议题的理解,包括应用新学的知识来分析思考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栏目内容(一般安排十分钟)。“评”是教师对各组展示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总结,也可以让学生互评(一般安排十分钟),此环节教师要对关键问题进行点拨,对重点知识进行精讲,最好是用学生容易懂的观点,帮助学生对教材新知的理解。“测”是让学生随堂演练习题,对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及时巩固,对教学及时反馈(一般安排十分钟)。最后进行课堂小结(一般安排三分钟),拓展延伸,进行情感教育。落实立德树人课标任务。
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讨论式、探究式、活动式、体验式等等来组织教学。
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审视的活动。教学反思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于优化后续课堂教学的过程。例如:对每堂课的教学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梳理知识点,讲透知识点。是否用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内容来训练本课知识点的应用。在讲知识点时,是否做到力求简单易懂。不宜整段整段来答题,应该从整段中提炼核心观点、重点语句。学贵在于运用,关键是如何运用,用什么观点准确都得去思考,去提练。一堂好课目标是教师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去把握主干、把握核心观点,并会理解和应用。分析一堂课的成功点在哪里,有什么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经验,一堂课的不足点在哪里,如何去改进,如何去弥补,这些都属于教学反思和教学经验,像这样的教学反思,我们应在课后及时进行。这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都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白晓梅.“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新課程学习(中),2014(09).
[3]黄海.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