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2019-09-10余秀花
余秀花
◆摘 要:古诗词蕴藏了我国古时代先辈的思想和情感,对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因此,为了有效满足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教育需求,加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注重语文学科中古诗词的教学,以此加深学生对中华优化传统文化的认知。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古诗词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语文学科教学比其他学科更加具有优势。语文学科本身蕴藏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编制而成的,且每一篇古诗词都具有一定的时代象征意义,所以,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当结合古诗词本身的蕴藏意义,融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构建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古诗词都是通过一些意象词汇或者语句表达的,其内容丰富,情感强烈。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将这些简短的词句进行分析理解,了解古诗词的内容。然后,结合古诗词的内容,构建良好的教学情景,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出内容中的场景,以此吸引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促使学生感受到其中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比如,《望天门山》教学中,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此诗句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如诗句中描述到的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隔开,碧绿江水向东流,两岸对峙,一直孤帆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的画面,学生则可以通过这些画面,感受这首诗的情境和作者表达的内容,以及作者看到此种场景时的心情。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我国山河的美丽壮阔,也能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加强朗读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
古诗词与其他文体的内容不同,它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如七言绝句,七言律诗等等,每一首古诗词都是具有不同的韵律和节奏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古诗词教学内容,进行有感情朗读,并体验此首诗应当运用怎样的朗读节奏进行朗读,从而感受到诗人隐藏在其中的情感和思想。虽然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简单。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学习能力,模仿能力强,且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因此,教师能够为学生示范朗读的技巧,帮助学生带有情感,有节奏的朗读古诗词,以此感悟诗词中的意境。比如,《游子吟》教学中,教师能够先引导学生对这首诗进行断句,在正确停顿的节奏下,进行朗读。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接下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断一下句,了解古诗词断句的规律。然后,开始朗读,让学生仔细倾听教师朗读时平仄对比和高调,平声,低调的区别,以此感受到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变化。这样,既可以引導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也能够让学生从朗读中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表达特点。
三、丰富教学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对于每一篇古诗词,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认清四个字:知人论世。“知人”主要是能够读懂作者,了解诗人的经历,以及古诗词中表达出诗人的思想和写作风格。而“论世”则是深入分析诗人所在的时代背景,以此结合古时代社会背景与当代背景进行反思,从而体悟更多的情感和思想。这样,才能真正读懂古诗词的内容和教育意义,以此理解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杜甫,李白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他们是唐朝时期有名的诗人。如杜甫,其诗句的风格多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见证者,其诗句多涉及到社会的动荡局面,人民生活的艰苦,以此衬托出自己内心忧国忧民的情怀。如《春望》中描述到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等,诗句中都描述出了诗人杜甫的诗风特点。而在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对诗人杜甫进行研究和学习,了解诗人杜甫的经历,以此根据诗人杜甫不同的古诗词,研究他的写诗特点。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学习的知识层面,也能够有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促使学生从古诗词学习中,感受到我国古时代人民生活的艰苦。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个开放性的话题交流,让学生结合诗人笔下的时代与当前生活的时代进行对比,让学生谈论一下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感悟,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经过无数个朝代,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具有丰富的文化精髓和教育意义,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结合一定的方式方法,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入和渗透,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参考文献
[1]张美珍.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4):141.
[2]陈佳美,杨军,高延平.语文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与策略[J].汉字文化,2018(17):54-56.
[3]刘潇.从王崧舟诗意语文视角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01):44-49.
[4]吴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43+60.5516491D-252F-49A4-8487-5C652E3DE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