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思维发展的支架式读写教学课堂模式探索

2019-09-10曾令芳

校园英语·月末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词库读写教学核心素养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基本要素之一。 阅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通过精读或泛读的方式,积累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并存的输入性活动。写作则是阅读者表达观点的输出性活动,进而检测了阅读素材合理性、可读性、科学性。本文结合深圳牛津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中Traveling around Asia的Unit 6 Visiting Shanghai 读写课案例,探讨了在读写教学中,通过情景设置或搭建多种支架,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词库;读写教学;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曾令芳,深圳市观澜第二中学。

前言

在英语课堂中,读与写能力的巧妙结合不失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好方法,从语言知识学习到全人教育,采用多维度教学目标的设计,优化学生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策略,进而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一、初中英语读写课的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英语读写课结合的教学理念在英语教师中逐渐被重视起来。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因课程设置、学习现状、考试需要、学生不同阅读水平、教学时长、教学阅读素材处理技巧等因素,阅读环节和写作环节往往独立进行。这类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及时将阅读环节所学到的知识技巧,及时迁移到写作运用中。或者,因为阅读素材处理方法不得当,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支架式读写教学案例

1.什么是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是 Vygotsky 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概念。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发展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現有的发展水平,即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生通过他人帮助所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别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好的教学应该恰到好处走在学生学习的前面,备好一节课的前提是教师对教法、学情和教材的良好解读与设计。

2.教学案例设计说明。本课例的教学内容选自深圳牛津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中Traveling around Asia的Unit 6 Visiting Shanghai。本单元的主阅读素材是一篇以介绍上海为中心话题的旅游指南(A Travel Guide)教师导入主题情境后,学生通过文本复习、巩固与理解一篇旅游指南的篇章结构,以及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这三类词汇,在旅游指南创作中所起的词库构建促进写作生成的作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以分析主篇阅读—Visiting Shanghai中所提到的三个地点:People’s square, The Bund, Yu Garden为阅读热身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补充课文思维导图,对单词填空中,所挖空的不同词类在描述旅游胜地的功能,为学生做好写作前的示范。其次,为进一步验证本文主要三类词汇:名词、形容词、动词在地点描述中的作用,本节读写课设置了如下写作任务:通过让学生观看一段深圳市英语宣传片,结合视频中所举例的地点,选择三个地点作为主要写作篇章的主题,完成一篇以Visiting Shenzhen 为主题的旅游指南。

词库构建(Word bank)在阅读活动中,通过学生感知、分析、概括、比较阅读素材中的语言表达作用,让学生创新地发现,词库建构可以与写作思路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下笔前,组织语言、布局谋篇的目的。

本课例中,教师采用了以下支架式教学活动来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

【活动1】巧用思维导图与英语挖空填词活动结合,分析文本细节。

思维导图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等,把人脑中隐形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人们思考、交流和表达(Buzan,2004)因其归纳概括程度高,成为当今阅读课分析文本常见的支架之一。阅读文本主旨深刻,细节内容丰富,通过对文本的逻辑关系解读,教师可以创作合理的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阅读文本。同时,将传统阅读课堂中运用的填空挖词活动,让学生能够对文本中词汇运用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常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分析、归纳总结、分类比较等活动。有助于学生在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中,形成更富有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活动2】搭建视频案例支架,巩固文本分析习得。

在写作任务部分,教师以深受学生喜爱的哆啦A梦卡通人物为主,设计一份深圳旅游指南。此时,通过一段有关深圳旅游胜地介绍的视频,便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旅游地点的英文描述特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旅游地点,进行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词为中心的词库构建,可以让学生从语言运用、巩固文本内容到内化文本知识。

3.课后反思。英语课堂不只是锻炼学生单一的某一种学习能力,同时也是在锻炼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能力综合运用能力,阅读思维视角的开阔,起到锻炼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作用。支架式读写结合的教学设计,有赖于教师在读写教学中的组织作用,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文中的教学实际操作告诉我们,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教师可以对写作任务的难度进行调整,不光以文本写作的形式来呈现读写课的生成,可通过海报制作、最佳旅游城市宣传竞选演讲等方式,来展示读写课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2]王蔷.促进英语教学方式转变的三个关键词:“情境”“问题”与“活动”[J].中小学管理,2016(9):7-10.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2018.

[4]鲁子问. 英语教育促进思维品质发展的内涵和可能[J].英语教师,2016(5):6-12.

猜你喜欢

词库读写教学核心素养
一“吃”多用
输入法词库乾坤大挪移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探析
师生“齐读共写”感悟小语教学的幸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研究
初探《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