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实践探索

2019-09-10石兰

校园英语·月末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语言运用能力

【摘要】学生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与价值,进而产生后续学习的不竭动力,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创设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将知识用“活”起来,指导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帮助学生内化所学语言知识,构建多维语言体验,在参与语言交流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言运用能力;交流欲望;丰富元素;学用结合

【作者简介】石兰,江苏省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校。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只是一味地在死記单词,背课文,像是个只会输入的机器,我们很少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输出”的光芒,他们缺乏掌握英语这门语言所需的交流参与感,为了摆脱这种脱离语言教学功能性的困境,教师要以学生兴趣为着眼点,关注他们在实际运用中的需求,因势利导,使学生在丰富的英语交际与沟通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敢于进而乐于张口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激发与他人进行语言交际的欲望,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构建多维语言体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巧借生活素材,调动交流欲望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试图为学生勾画一个外部现实的结构,而是帮助学生建构出他们自己的对外部世界的有意义的、概念的、功能的描述。教师并不是知识的搬运工,每个人对于知识的感悟与理解都是不同的,教师在知识面前,最多只能说是给学生搭“脚手架”,给予工具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获得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学尽量要力求贴近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发掘丰富的课程素材,让其为课堂教学而服务,这会让学生有话题可讲,不让知识悬于高阁之中,而让英语在学生的嘴边自然流淌开来。

例如,我在教天气这一课题时,就把常见的天气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营造一个尽量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语境。课堂一开始,我就说“Boys and girls, What a nice day today! And we’ll have some new friends this class. Let’s see who are they?”接着,朵拉和她的朋友们就出现在屏幕上,“It’s a fine day today. Dora likes sunny weather(在故事讲述下自然带出第一种天气词sunny。)”由于对这个动画人物的熟悉和喜爱,学生比较容易走入情境,很轻松地学习了其他天气单词,课堂在欢快童趣的氛围中生动有趣开展起来,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我还拓展了一些相关的句型,比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等,在前面情境的铺垫下,学生理解起来轻松了很多,而且有了这个故事记忆点,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常交流中运用地会更得心应手。

再比如,我在教4A Unit7 How much?时,就把本单元话题“讨论价钱”与学生们的日常购物行为联系起来,让学生回想自己购物时与服务员的对话,都用到了哪些句子,自然顺畅地引出本节课句型“How much is it? How much are they?”,真实的体验迅速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学生有话可说且有话想说,表达精彩纷呈,见解各异但都真实、自然,摆脱了“哑巴英语”的窘境,勾起了学生的交流欲望,让英语学习的实用功能得到了体现。

二、采用灵活手段,丰富教学元素

魅力课堂永远对学生来说充满吸引力,那么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极具魅力呢?我们要摒弃以往的刻板单一教学方式,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添加一些生动的元素,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让学生鼓足干劲学起来,用起来。

角色扮演是日常教学中比较常见,也是颇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4A Unit6 At the snack bar时,我就把小吃店搬进了课堂中来,让学生分组准备食物和饮料,然后进行角色表演。学生兴致昂扬,热情高涨,连那些平时上课不怎么积极的学生也主动参与进了表演中来。表演课文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完成语言基础的内化及表达,整个过程用英语思考、表达、合作、完成,充分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和展现个人风采的舞台,采用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使教学重点与生活实践和学生的广泛参与有效结合起来。

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巧用“游戏助手”辅助教学。多样形式的游戏进行教学不仅能最大限度完成教学目的,而且能让整个教学过程鲜活灵动起来。比如,层出不穷的猜谜游戏,在“模仿猜动物”的游戏中学习动物类词汇;在“拷贝不走样”的游戏中学习“I can …”句型;在“蒙眼摸水果”的游戏中复习“Is this …?”句型和学习水果类词汇。在教学4A Unit8 Dolls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五官类词汇,我设计了“Touch and say”的游戏环节,请一名同学上台发指令,说“Touch your …”,台下同学迅速反应指令中的部位,边用手触碰该五官部位同时大声应答道“Touch my …”,谁错了就坐下,看哪位同学能笑傲群雄站到最后。紧张的游戏迅速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眼,耳,手,口在游戏中达到了完美配合,而不单单只是传统课堂“眼、耳”的天下,学生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提高,那么自然他们会更愿意站起来表达、表现自己,英语被使用的频率变高了,程度变密集了,长此以往,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三、重视实践操练,凸显输出功能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三步教学法,即呈现、操练和输出。新知的呈现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操练得到更好地理解与巩固,在操练过程中从语言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获得初步的语言应用能力,把课本上冰冷的字符变成他们口中鲜活的语言素材。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师教学时容易头重脚轻,过分强调呈现环节,而忽视了操练的重要性,在操练时往往程序式的一带而过,这导致出现这样的结局:学生会读会背,但脱离课本,他们就不会用英语好好说话了,把自己死死地捆绑在书上。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教师如果眼里只有自己的教学任务,把过程和方法丢到一边,把原本应是生动活泼的语言教学变成了无意义的机械操练,只会让学生困于书本之中,丧失言语之能力。因此,教师要关注课堂语言训练与学生课后语言表达之间的紧密联系,注重学用结合,围绕课堂上的语言内容与语境来设计相应的实践操练,不断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育学指出:学生所获得的认识,只有经过实际锻炼,才能变为行为,而且从体验中获得的感受是最深刻的。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的方法是:随学随用,即时实践。如在学习3A Unit4 My family后,我要求学生去绘制他们个人的family tree ,鼓励做适当拓展,写上家人的英语名字、年龄、喜好、职业等,向班级同学和朋友进行介绍。在学习了4A Unit5 Our new home后,我在班级开展了 My home show的评比活动,同学们要首先根据自己家的情况画出家的布置,然后上台进行介绍,评选出最佳表述者。在这过程中,他们会画到用到之前学过的玩具类以及服饰类词汇等,自主将所学知识紧密联系了起来,各个单元间不再是孤立的个体,在介绍作品时,他们也会寻求多样表述,不再限定在本单元所学的句型框架内,而是在活动中学会思考,在应用中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框架,自主建构,使知识具有意义起来,真正凸显英语学习的实际意义。

教师在具体的真实语境中,要帮助学生构建多维语言体验,使学生在体验、理解、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现语言规律,内化所学语言,并在实际生活中自主运用语言,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实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真正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刘婷.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现状研究[D].新疆:新疆师范大学,2014:1-3.

[2]杨军.课堂评价表:促进教学回归本真[J].教学与管理,2013(2):34-36.

[3]沈峰.专家评课及教学指导[R].常州:2013年江苏省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教材培训会.

猜你喜欢

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生的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创设
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三步走”作文教学的初探
微课在优化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例谈
从高三英语阅读 “借力” 提高写作质量
探究高中英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