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反思
2019-09-10王雯
摘 要: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支持下,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培养了一批宣传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学生群体,也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然而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如教育内容缺少开放性,教育主体缺少主观能动性,教育师资缺少多样性。解决现存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开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建设服务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服务社会
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其中第三十四条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1] 2017年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并突出强调了“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2]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支持下,全国各高校积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民间智慧、传统绝技、民族文化与当前的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于当今社会。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一、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尝试
近十年来,高校纷纷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总结其路径和方法,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课堂教学
全国各高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体育课、艺术课、历史课、思想教育课等课程,取得了较好地效果。安塞腰鼓是第一批“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遗项目;红拳是第二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陕西省唯一的体育类国家非遗项目。从2000年开始,西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渭南师范学院等高校将安塞腰鼓引入课堂教学,并组织表演展示活动[3]。2009年,红拳传习所在西安体育学院、西北农林大学、咸阳职院、榆林学院等高校设立,开始了红拳研究与传习活动[4]。这些高校将非遗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兼顾学习、健身与表演,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凡响。他们的成功经验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堂教学具有灵活性、实践性,以及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特点。
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设了“湖北地方戏曲汉剧、楚剧传承与保护兴趣班”。兴趣班的课程内容包括戏曲理论和戏曲表演两大块。该校音乐学院教授周希正负责理论授课,汉剧传承人袁忠玉和邹兆河进行口传心授式的表演教学。首批学生主要从音乐学院声乐系大一至研二的学生中选出,另外还包括几名非音乐专业学生。每周一、三、五的戏曲表演课,排演《辕门斩子》、《贵妃醉酒》、《董卓戏貂蝉》、《二度梅》、《文公走雪》等剧目。在当年湖北省首届艺术节大学生戏曲比赛上,兴趣班学员荣获了金奖一名、银奖一名、铜奖两名的好成绩。古老汉剧的青春身影开始活跃于高校演出舞台[5]。
高校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与旅游专题》、《漆画》、《中国传统康复技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武术》、《茶文化》、《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等等。这些课程有的侧重非遗常识的介绍,有的侧重非遗基础理论的学习,有的侧重传统技艺的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课堂拓展了高校教学的学科视野和文化深度,值得进一步加强和推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国家级非遗和地方级非遗,为高校提供了充足的传统文化资源。高校多采用非遗展览、非遗讲座、非遗比赛、非遗校园巡演、学生非遗表演、非遗社团或协会活动等形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1. 非遗展览。非遗展览多在国家遗产日、校园艺术节以及中国传统节日期间举办。展览内容多选择本地区独有的非遗项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该项目的基本常识、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非遗展览是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普及的一种常见形式,也是將非遗文化推进到高校师生日常生活的一种便捷形式。
2015年6月,武汉理工大学以传承人秀绝技与非遗展览相结合的方式,在校园里推广了全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汉绣、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孝感雕花剪纸、老河口木版年画、通山木雕、红安绣活、黄梅挑花、刘泥巴剪纸、铅锡刻镂技艺、仙桃麦杆画等10个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与40多块展板为全校师生呈上了非遗盛宴。同时,该校非遗研究中心开通微信公众号“非遗所思”,线上线下互为补充,传播非物知识,展示传承人技艺[6]。
2. 非遗讲座。非遗传承人的讲座因其专业深度与精湛绝活的双重魅力,受到高校师生的欢迎。湖北评书传承人何祚欢,湖北大鼓传承人付群刚,湖北小曲传承人何忠华,汉绣传承人王子怡,云梦皮影传承人秦礼刚,湖北省民俗摄影家吴志坚等都曾到武汉高校做讲座。尤其是何祚欢先生,除了肩负湖北评书国家级传承人的职责之外,他自己也从事口述史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者型传承人。他曾为江汉大学的师生带来“商业都会大武汉”(2013年)、“戏班文化与文化产业”(2014年)、“湖北评书表演”(2018年)等精彩讲座;他还曾主演方言喜剧《黄鹤楼上看帆船》,表演湖北评书《三国演义》经典片段“火烧博望坡”。
非遗传承人、非遗专家的讲座,既是高校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有益补充,也拓展了高校师生的专业知识视野,成为高校文化多样化发展的一道持久、靓丽的风景。
3. 非遗比赛。高校之间的比赛既是相互促进,也是彼此交流。2012年5月,江汉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参加了湖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比赛。参赛师生在传统绘画、孝感剪纸、阳新布贴、红安刺绣、湖北民间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与继承基础上,发挥创造力,创作了实用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产品。这些作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智慧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将湖北地区珍贵的传统民间美术技艺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既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旺盛的生命力,又反映出高校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的一次初步尝试。
高校内部也通过一些特色化的比赛来宣传与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11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辩论赛。2014年起,江漢大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常态化,成为每年6月庆祝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保留节目,至今已举办5届。
这些非遗比赛活动因其参与面广,知识性与趣味性相得益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等优势,成为校园非遗知识传播的亮点。另外,非遗比赛常常需要团队“作战”,因此培养一批非遗理论知识扎实、非遗实践能力过硬、乐观勇敢、善于沟通合作的学生团队,无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还是对增强校园文化凝聚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4. 非遗校园巡演。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27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6月,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以传统雅集形式将古琴艺术引进高校,以“和鸣——古琴艺术进大学”为主题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进行了古琴艺术巡演。演出由讲座、古琴家演奏和幼儿古琴表演组成。古琴大家吴钊、李祥霆、林友仁、于青欣以及一批中青年琴家的琴技表演,让师生们沉浸在《流水》、《广陵散》、《鸥鹭忘机》等古琴名曲的荡涤之中。高校师生通过古琴艺术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鸣”,从而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音”。[7]
戏曲进高校也是非遗高校巡演的主要形式之一。湖北是戏曲大省,汇集汉剧、楚剧、京剧、黄梅戏、花鼓戏、豫剧等32个剧种。武汉素有戏曲“大码头”的美誉,名家荟萃。2016年5月,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要求,湖北省制定出台了《湖北省戏曲振兴发展计划(2016—2020)》、《湖北省京剧振兴发展计划(2016—2020)》、《湖北省“戏曲进校园”工作落实方案》等系列文件,开始全面实施“戏曲进校园”。2016年12月,湖北省已完成戏曲演出活动6600余场,覆盖全省80%的大中小学,其中武汉市实现全覆盖[8]。
5. 学生非遗表演。湖北省2016年校园戏曲展演活动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的大学生们带来了包括京剧、黄梅戏、楚剧、恩施花灯戏、越剧、昆曲等剧种的经典选段。2018年12月,在湖北高校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活动现场,中南民族大学的学生表演了自己编创的皮影戏故事;汉江师范学院的学生按程式化规范表演了郧阳凤凰灯舞。高校学子的非遗表演为古老的非遗带来了蓬勃向上的青春气息。
6. 学生非遗社团活动。非遗社团是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保护的核心力量。武汉大学的楚剧社,河北科技大学的手工艺品协会、劲轩书画社,河北师范大学的太极拳研究会,廊坊师学院的鸿鹄戏社等,将有志于学习与研究非遗文化的同学团结在一起,共同发展非遗兴趣、丰富非遗知识与打磨非遗技艺,协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
7. 高校非遗传承展示活动。2018年12月13日,湖北省文化与旅游厅、湖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湖北高校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活动”在江汉大学举行。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湖北师范学院等15所高校的非遗团队参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湖北省文化厅非遗处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画展,也同步在江汉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了一个月。
这次传承展示活动将校园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百花园。黄梅挑花、老河口木板年画、皮影戏、阳新布贴、漆艺、郧阳凤凰灯舞、灯彩技艺、陶艺、木雕、苏绣等多种技艺展示和体验让“游园者”流连忘返。这次展示不仅较全面地反映了湖北高校的非遗传承成果,还进一步促进了高校非遗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生社会实践挂钩
高校为学生创造的实践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学生团队的非遗立项,即学生在立项基础上进行社会采访、社会调研活动;(2)教师带领学生走访非遗传承人、参观非遗博物馆等暑期社会实践;(3)传承人成立高校非遗工作坊带徒授业,并开展各项宣传保护非遗的活动;(4)高校与社会公共文化部门或非遗保护单位合作,后两者为学生提供非遗技艺实践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传承人工作坊除了收徒授课以外,还尝试着进行了非遗生产性保护。如江汉大学的黄梅挑花工作坊,汉口学院的“绣染丹青”国艺坊,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老河口木板年画工作坊,湖北师范大学阳新拼布岚韵坊,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楚兮木艺艺术实践工作坊等,都成立了以传承人为核心的师生团队,他们共同创作生产市场化的非遗系列产品。
(四)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建设
2017年3月湖北省文化厅网站发布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名单和主要研究领域”[9],22所高校确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研究领域,共同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由此可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高校为主力军,结合各高校办学特色、科研优势、兴趣专长各有侧重、协同发展。高校的研究范围基本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确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六大类别:“(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1]湖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地方政府与高校三方协作共建的格局。
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形式丰富多彩,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不能回避,有待进一步改进的。
(一)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内容缺少开放性
目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主要集中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忽略了世界级非遗的参照和地方级非遗的补充。虽然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专长从事非遗研究与教育,但是在教学中全面、宏观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有必要的。即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既要有世界眼光,又要有国家视野,还要有地方关照。高校非遗教育应该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经验,立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政策、法规与成果,涵盖国家级和地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资源。我国实行的分级制是地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音。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分级制也为高校的教学与实践环节提供了丰富的本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果我们在重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同时,也注重学习地方级非遗知识,以及了解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上的有效经验,将会极大地开阔教育思路,丰富教学内容,拓展高校师生的文化视野。
(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主体缺少主观能动性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大學生学习与实践非遗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应该将学以致用落到实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非遗理论、非遗常识的学习,但并不适用非遗技艺的操练与实践。而与非遗相关的实践环节,往往以教师带队的短期参观访问为主,学生很少有便利的渠道去进一步研究探索。这种局面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们走进非遗、钻研非遗的热情。因此,高校主动参与国家、地方非遗文化建设与规划,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规划、自主实践的机会,是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的关键。即鼓励他们从非遗教育的学习者、接受者转变为非遗文化发起人、非遗传播设计者、非遗活动组织者、非遗技艺表演者和非遗产品设计者等等。同时,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抱团创业,鼓励他们将非遗学习与兴趣培养、专业学习、个人发展和人生规划相结合。
(三)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师资缺少多样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是国家、地方政府、传承人、高校及社会等各方相互合作才可能圆满实现的。高校既是平台又是桥梁,只有坚持非遗教育的开放性,才能更好地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非遗教育的深入发展。因此,高校非遗教育的师资不应仅仅局限于传承人和本校教师,也可以邀请非遗政府官员、研究所专家、博物馆专职人员、文化策展人、资深媒体人等进校园,请他们就各自擅长的领域结合非遗问题传经送宝。授课者的多样化会带来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视野的开阔性和思考的深度,从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成熟与发展。
三、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发展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加了文化立校的深度,使校园文化融入了传统智慧与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也应该走出校园,了解民众需求,适应地区发展,激发青年才智,建设服务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发展方向。
(一)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性课堂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性课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授课者的开放性。即前文提到的传承人、非遗专家、非遗项目官员、非遗策展人、非遗创业者等等,都可以邀请到课堂中来,请他们就各自擅长的领域授课。二是课程内容的开放性。由于授课者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国家非遗政策及法律法规,地区非遗工作安排与发展规划,非遗研究热点与难点,非遗策展方案、非遗创业经历等,由亲历者传授经验、答疑解惑。三是教学地点的开放性。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非遗工作室、遗址公园等都可以开展非遗教学活动。四是课程考核方式的开放性。如创建、设计与维护非遗网站、博客和公众号,非遗视频纪录,非遗活动策划,非遗手工艺创作等,鼓励师生将课程考核与学校日常生活、地方文化活动与国家文化建设相结合。
(二)建设服务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发展方向
目前,多数高校已与传承人建立了合作关系:一方面,高校专家为传承人提供抢救性记录、整理、跟踪、回访、咨询等服务;另一方面,传承人的工作坊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交流与展示的机会。这种互动合作若能辅以服务社会的目标,则更能促进其持续、稳定地发展。即高校课堂教学与非遗工作坊的实践相互补充,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沿着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开发两条路径均衡发展。简单地说,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工作坊服务实践可以拿到学分。工作坊的服务实践环节包括技艺学习、日常事务管理、媒体推广、产品设计与开发、策划组织活动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项目承担相应的任务。实际上,学生的参与丰富了传承人工作坊的职能,使它们不仅是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场所,也是为社会提供非遗服务的平台,还是学生将非遗知识技能学以致用的舞台。非遗工作坊将传承人、专家、教师、学生与各种社会资源、社会活动整合在一起,推进传承人及其非遗项目更有效地利用现代观念、现代技术、青年人才共同服务于人民生活、社会建设与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EB/OL].[2011-02-25].http://www.ihchina.cn/3/10377.html.
[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关于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EB/OL].[2017-02-08].http://www.ihchina.cn/3/51934.html.
[3] 许万林,曾玉华.安塞腰鼓在陕西高校的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2):34-36.
[4] 李蕾,曾玉华.陕西高校非遗体育文化进校园的思考与启示——以红拳与安塞腰鼓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11):765.
[5] 周希正,陈子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汉剧现状及非主流传承方式[J].湖北社会科学,2013,(3):197-198.
[6] 湖北省文化厅.武汉理工大学、江汉大学等高校非遗研究中心广泛开展非遗校园传播活动[EB/OL].[2015-06-23].http://www.hbwh.gov.cn/xwdt/whdt/9763.htm.
[7] 黄杰.古琴进高校 遗产觅知音[N].中国民族报,2006-06-09.
[8] 荆楚网.湖北“戏曲进校园”8个月演出6600余场 迎戏曲之春[EB/OL].[2016-12-14].http://news.cnhubei.com/xw/wh/201612/t3757
700.shtml.
[9] 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名单和主要研究领域[EB/OL].[2017-03-09].http://www.hbwh.gov.cn/whsc/fwzwhsc/fsxjzx/18720.htm.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的路径与发展对策研究”(2015GB046);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与实践研究”(2015049)
作者简介:王雯(1975- ),女,江苏仪征人,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江汉大学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