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数学例题和习题教学的策略

2019-09-10蒋丹

成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例题习题初中数学

蒋丹

摘 要: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例题和习题的教学处理,不少教师只关注解题思路与解题结果,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单一、方法单调,缺乏对例题进行开发与挖掘,对例题和习题反映出来的思想方法不注重提炼与延伸,对例题和习题隐藏的教育功能没有领会,最后就是学生学习例题和习题后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模仿和操作,而没有对例题和习题从本质与解决策略上加以领悟。

关键词:初中数学;例题;习题;教学策略

1 引言

教师若能充分运用好例题和习题这一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引领学生深入挖掘其价值,不仅能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在例题和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呢?本文拟对例题和习题教学中诸多能力的形成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大家对例题教学的关注与研究。

2 精选例题,提高例题教学的针对性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适的例题讲解,就好像领着学生跨过一道门槛。因此精心选择数学例题就成了教师备课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教授相同的内容,但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的储存量、个性特点存在差异,教学的效果自然也不一样.因此在数学例题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习需求、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差异共进。北师大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整式的乘除—(6)完全平方公式,例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2x-3)2;(2)(4x+5)2;(3)(mn-a)2;这三小题紧扣本堂课的知识点,充分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在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错误展示,最后让学生进行点评,在学生点评的过程中教师追问、补充、修正、完善,做到教学有针对性,面向全体学生。

3 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例题教学中培养应用能力

教材中不少例题都呈现抽象化的基本特征,隐蔽了数学在现实世界的作用,需要教师将其置于一个形象化的日常生活情境中,以学生所熟识的场景和内容建构,充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此同时,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教师有意识地把握切入点,并在教學内容与日常生活的交汇处引入,激发学生的强烈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例2本校现行用电的单价为0.5元/千瓦时,若设本班所用电为x千瓦时,电费为y,所建构的函数关系式为y=0.5x,那么这条直线的斜率是多少呢?分析本题是笔者在执教“直线的斜率”一课时根据教材中的例题精心改造而成的一道练习题.经过改编,学生的兴趣被快速地调动了起来,有了思考的欲望,有了直接的学习动力,可以说深度思考真实存在。

4 提升学生讲题活动的操作模式

4.1 开展讲题的基础是科学地组建学习小组

以资质均衡、资源组合为基本原则组建学习小组,一般小组成员数量在5人左右,组内包含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构建科学的规章体制确保学习小组活动正常开展。共同商讨问题。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学习小组的主要目标。小组内应该对问题提出者、讲题者、完成作业者、改者以及思维创新者进行鼓励,组建一支这样的队伍,不仅是合作关系,而且是竞争关系,全班每名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要力量。

4.2 组内各成员自主学习和交流

教师在呈现出具有代表性的考试题目和例题后,组内各成员先自主学习,解答有关的练习题,这个环节是学生熟练掌握自学方式后,可以在课前完成,组内成员交流主要是对练习题或者课文例题的疑问,或者针对自学提纲进行组内成员的相互交流。组内可以解决的问题由组内进行解决,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再将其写在黑板上。通过这种问题展示的方式,教师和学生对本课程存在的问题就能立即有所了解,为今后的讲题提供明确的方向。

4.3 班级探讨后学生自己上台讲题

对各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整个班级进行探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内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启发。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都选出一个代表,到讲台上进行讲解和评价,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可以对这名同学讲评进行适当的补充,逐渐达到最佳的解题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很有可能导致全班每名同学都不能有效完成讲题。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少数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讲题,通过采取寻求教师帮助、学生共同探讨等方式,在课堂上认真完成讲题任务。最初要求学生讲题的时候,学生很有可能只按照答案来讲,过程并不清楚,很多学生都不懂。这时,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训练,这样就与更多的学生敢于讲题,也会有更多的讲题兴趣,并且座位上的同学也会认真地听。

5 布置课后习题,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性

在设置数学例题和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起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保证设计的问题能够综合体现所学的知识内容。只有将例题和习题将数学知识融合起来,才能帮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巩固。教师在设置例题时,不能只顾讲述新知识,而忽视对已学知识的复习。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学习互助小组,让学生对例题当中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和学习,共同巩固已学知识。同时,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模式来带动全体同学进行数学习题练习,从而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此外,教师应当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作业。可以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创新作业设计方式,制作一些知识点巩固复习的视频,并在视频当中穿插设置练习题。通过平台系统来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错情况进行记录,实现线上的作业批改。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课后实时交流,帮助学生及时解决课后习题上的问题,从而有效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6 结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意识到数学例题以及习题教学设计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成绩,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并结合习题设置的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注重题目的生活化以及趣味性。同时,要在习题设置上注重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而在课后习题的设计上,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这样才能完成对数学例题和习题的教学设计工作。

此文为东莞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民办初中数学例题“过程性”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8GH159)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林观辉.关于初中数学教材例题与习题的教学处理及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07):17.

[2] 章修明.浅谈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和习题教学的研究[J].学周刊,2019(16):40.

[3] 赖鼎盛.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和习题教学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8(88):89.

[4] 陈小云.谈谈教材例题的二次开发和利用[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8(12):16-17.

猜你喜欢

例题习题初中数学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