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健身的动力

2019-09-10李艾玲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健身健康中国运动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举办国际性大型赛事的路上也走在了国际的前端,除了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自从1995年颁发的全民健身条例,群众体育也在蓬勃发展,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快速发展,很多工薪阶层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本文例举了第31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成都组委会的工作人员,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 由于本身就是要举办国际性的运动会,组委会工作人员的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整体呈良性发展趋势,个人参与度不断提升,但也存在较多不足。2. 健身人群中以青年人居多,大多工作稳定,受教育水平较高。健身目的明确,态度端正,积极性较高,有一定的体育消费意识和能力[1]。但也有部分人对全民健身计划缺乏必要的了解。3. 在健身项目的选择上,占据前三的分别是走跑类、舞蹈类和小球类。大部分人是进行模仿性练习,缺乏科学的健身理论知识和锻炼方法。在健身时间的选择上,利用傍晚进行健身的人最多,其次是晚上。健身频率在一周2—3次的人数不到40%,2次以下的占35.8%,5次以上最少,仅占6.8%,每次健身的时间在少于1小时的人数占52%,60—90分钟的人数占48%。针对工作组呈现的全民健身的情形,作者提出几点对策:1. 工作组制定具体的体育锻炼时间以及列出体育锻炼的类目,例如每日运动步数要超过一万步等。2. 加强全面健身运动,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各种益处的宣传,同时宣传当今的各种由于缺乏锻炼而患病的案例,对大家起到警醒作用。3. 在工作日组织体育锻炼,比如上下午的广播体操,午饭后的半小时散步或者静静站立等,周末举行各种集体体育锻炼项目,比如拔河,游泳,羽毛球,慢跑等等。志在好好工作的同时,也要利用各种时间好好运动锻炼好身体,实现健康工作,健康生活。

关键词:运动;健身;健康中国

一、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实行达标奖励政策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2]这句锻炼标语的提出就足以看出体育锻炼对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即时有很大一部分人会专门去为自己制定体育锻炼计划,比如每周去健身房锻炼或者游泳等等,没有坚持下来也就所有计划都打水漂了。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制定的计划要简单且对于大众的可接受度以及可实行度要高,而且需要采用奖励措施,不需要很多,调动大家的参与性即可,适合以集体性活动为主,集体参加。

二、全面宣传体育锻炼对当今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在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人民历来就是勤勞的龙的传人,现今的社会工作者占大部分的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讲,工作时间长期久坐,长期缺乏运动就会导致各种职业病,颈椎病,腰椎病等等[3]。而现今各种疾病不管年龄的找到年轻人身上,让年轻的生命止于此,各种新闻报道不禁让人叹息,有了好的身体才会有出色的工作,傲人的业绩。在单位就可以请专门有过医学或者体育专业的同事来进行专题的讲解,各个单位应该把健身课题做一个固定的课题,每周列出一小时讲解健身的重要性,健身的方式方法,健康生活的模式等等,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让大家在心里就要形成一种今天没有运动或者没有达到既定的运动量就会意识到这是对于健康不利的,要尽力改变,做到每天运动[4]。

三、利用各种琐碎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对于办公室工作人群来讲,朝九晚五,甚至是最近让我们所恐惧的九九六的工作模式,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从早坐到晚,那么我们为何不在期间好好利用时间,上下午期间可以组织做十分钟的广播体操,最大限度的活动全身筋骨,在工位上也要做活动筋骨以及开肩的动作,每隔一段时间可以起身上厕所,以及远观一下附近景观,活动一下眼球等等。在午餐过后的休息时间,可以饭后行走二十分钟或者如果没有区域就可以在工作区域内靠墙站立一段时间,不要吃完就坐下。在上下班路程上,如果时间不急,可以尽量步行,比如单位上有些同事的家在温江等离单位距离较远的地区,就可以上下班途中就可以顺便把完成当天的体育锻炼量,在公交车或者地铁上,尽量站立,同时作全身伸展的动作,调整呼吸,均匀的吸呼气,来达到全身血液的协调等等。

四、总结

全国的体育发展形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的结合发展当中,需要协调发展,大众体育作为国家体育发展的基础以及后备体育人才库[5],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而对于现今的年轻一代,很容易由于缺乏体育锻炼而工作过劳等等,需要引起自己,集体以及国家的重视,从自身做起,利用各种时间加强自身的运动,来保证自己身体健康,才能为单位,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加强宣传与教育,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健身观。

参考文献

[1]关姝.全民健身发展的共享机制研究[J]. 今日财富,2016(14):144-145.

[2]卢吉.淮安市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D].

[3]于善旭.中国政府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法治推进[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01):21-26.

[4]何艳芳,周智星.对实施大学生全面健身运动处方实效性的探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115-117.

[5]高慧林,亢莉.学校体育教育与全民健身计划的适应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48-49.

作者简历:

李艾玲(1996-),女,汉族,籍贯蒲江县,成都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健身健康中国运动
不正经运动范
“互联网健身”背景下从业者现状、问题及建议
“互联网健身”背景下从业者现状、问题及建议
以游戏为主打造趣味体育课堂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