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9-09-10王国庆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语文知识思辨能力核心素养

王国庆

【摘要】在语文学科授课中将核心素养加以渗透,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不断得到培养和提升。而这种素养,不单单是指学生对知识脉络的熟练掌握程度,还包括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思辨能力以及思考与解释语文常识的能力。唯有这样,语文知識在学生眼中才会变得更为客观和科学,学生对语文认知才会更清晰,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进而使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和素养不断获得拓展与提升。

【关键词】语文知识;核心素养;思辨能力

一、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应结合教材改变教学方式,着重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情感体验为立足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感知、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深化对语文知识的认知与判断,进而形成鲜明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充当编剧、导演、演员角色、编导课本剧,通过扮演人物角色,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隔空“对话”,进行心灵的碰撞,进而对社会做出价值评判,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生成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

要想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师首先要找到正确的教学观点。对应新课改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不再以教师讲解为主要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散学生的思维。作为语文教师,不能仅对一个点进行讲述,而要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科特色的问题情境,要以“创设问题”为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听会”过渡到“学会”,由“学会”提升到“会学”,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化角色,创设形式多样的、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问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此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内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精神。

三、语文教学要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比较短暂,可以适当地留一些课后作业给学生,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但作业不要停留在手写某话题作文上,学生对这种作业上会产生厌烦,这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要在课后作业中增加一些趣味性东西,例如观看关于某一内容的视频,写下自己的心得,在课堂上大家进行分享交流。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记忆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教师要抓住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负责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讲解内容,学生却时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所以教师要改变讲解方式,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教师也要就重避轻地概括好内容,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例如学习《古诗词四首》中,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研读一首诗。教师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断句、逐句翻译、了解中心思想等,都理好后,每个组分别派代表进行展示,同学在各个代表讲述完后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进行讨论,加深对每首诗的印象。学生在对古诗进行研究时,也可以发挥想象,如果“我”身为诗人会怎么做。这种多元化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将注意力投入学习中,提升语文能力、想象力和思考能力等,从而为培养优秀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四、结语

总之,学生语文素养包括的方面非常多,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在某一时段突出某一个素养的教学,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美燕.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湖北教育,2015(7).

(责任编辑 林娟)

猜你喜欢

语文知识思辨能力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论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利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聚焦语文知识 提升语用能力
上语文课,请讲点“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