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2019-09-10张普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11期
关键词:运营成本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

张普

摘 要: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为目标,建立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降低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优化企业各项资源及资金的分配,明确预算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各自分工及工作职能,增加企业的市场经济实力和利润收益。如果将企业内部控制划分为绩效激励管理、评估考核管理、预算管理和基础制度管理几个部分,预算管理策略是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控手段。由于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时间不长,可以学习参考的典型案例或者成功经验较少,因此下文中,研究者将结合个人从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实践,总结现阶段国内企业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困境,总结企业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路径和方法。希望以此篇论文为同行业者提供学习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资金链;运营成本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综述

应用信息化的全面预算管理手段,为绩效激励管理、评估考核管理、预算管理和基础制度管理提供信息参考和其他帮助,将预算管理工作融入企业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细节中,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是建立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最终目标。

通过预算管理工作,分析企业经营方针、生产策略是否可行、是否存在潜在风险,为各部门生产活动分配人力与资金,确保企业现金流周转稳定,结合企业发展计划制定预算管理目标和详细方案,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成因

(一)预算部门缺乏独立性,工作职权和责任界定模糊

一些企业在工作中,错误将预算管理工作等同于财务管理工作,将预算工作分配给财务人员完成,一方面加剧了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负担,降低了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不利于维护预算管理部门的独立性,难以保证预算管理方案制定与实施的公平合理,打击了企业员工参与预算管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了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南于预算管理工作的职权划分不清、责任界定模糊,导致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不够,最终目标无法实现。

(二)预算管理工作缺少明确合理的目标

在制定预算管理方案的过程中,应全面的考核、分析和评估企业内部环境和经济市场风险,同时关注国家的税收征管政策、金融汇率政策和财务管理政策及相应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客户需求,建立轻定性指标、重定量指标、资产负债指标、利润指标等预算管理指标。实践中,部分企业管理者不重视预算管理指标的选择和使用,没有将预算管理指标与企业发展模式、业务类型、发展特色、规划方针、经营目标相互结合,导致预算管理目标的选择不科学。

(三)预算管理的方法手段不科学

一些企业的预算管理人员编制预算方案的时候,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预算制定流程;预算管理人员随意设计预算方案,预算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有高有低,都影响了预算管理方案制定的科学性。

(四)预算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流程

规范化、系统化的流程设计将为预算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监督,保证预算考核、滚动调整、预算改进、预算控制、预算编制、预算目标的设计合理、管理方法科学。实践中,部分企业的预算工作管理混乱,缺少程序监督和权力监督,预算管理工作不能起到事前调整、资源优化、风险防范的作用,仅仅具有财务账目分析、总结的作用。

(五)缺少信息化的预算管理机制

部分企业不重视对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没有建立信息化预算管理机制,或者信息化预算管理系统存在漏洞和缺陷。企业领导不组织预算工作人员学习信息化技术,不选拔掌握信息化预算管理技术的人才,预算管理工作中缺少信息化报表分析、数据自动收集等功能。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对策探析

(一)明确预算部门工作职责,提高企业员工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企业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应首先具有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将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中,提高全部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协调各部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目标;建立与预算管理工作相结合的绩效考核与评估奖惩制度,对完成预算目标的部门和人员给予奖励,激发员工执行预算管理方案的主动性;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各部门职能和分工,明确预算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保障预算目标的实现。

(二)结合企业发展需求,树立明确的预算管理目标

管理者和预算管理人员应考虑到市场风险对企业工作的影响,建立风险识别指标和相应机制,掌握国家对市场管理、税收、金融财政的政策规定,结合企业的生产类型、经营模式、发展需求、规划目标,制定出具体的预算管理方案,确立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目标。

(三)使用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法,优化预算管理方案的编制设计

全面的预算管理机制应当包含专项预算、预算分析报告、滚动预测、长期预算、业务模拟、年度预算等功能和相应内容。企业预算管理人员应结合现实情况,对上个年度、上个季度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并作为下个年度、下个季度预算方案编制设计的参考依据;预算方案的编制,还应参考市场情况和企业环境因素,使用恰当的预算管理方法,保障预算管理方案的科学、有效果。

(四)添加监督和评价环节,全面预算形成闭环结构

全面預算管理还需要监督与评估来监控预算执行、保障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监督过程中产生的偏差与评估并及时调整不合理之处。通过过程的监督、科学的评价,可以调动与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的监督与评估应该是事前、事中、事后层层把关,预算管理在事前将各种可能的情况进行预测计划;执行人员是第一层事中监督,监督事件的发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上报问题。中层管理者的监督是既监督事件的发生也监督基层执行人员的行为,并即时纠正不合理行为。定制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充分让企业利益与执行人员利益挂钩,让业绩评价成为全面预算管理事后监督。

(五)增加对信息平台的投入,充分发挥其功能

信息平台在整个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通过收集、存储、加工和反馈预算管理信息,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各种数据信息。各种数据信息的及时反馈与对比分析为预算管理提供支持也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据以上对信息平台与沟通重要功能的解读,作者以为目前ERP等现在管理手段已普及到大部分企业,对于实际运行中的记录、核算与报表分析等功能都很完善,成本从核算也转换角色为管理及监控。相同的道理全面预算有关核算与记录与分析也都可以用ERP系统来实现,执行者更多的角色定位于监控与管理,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上报问题。充分发挥ERP平台网络连接作用,使信息使用的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实时获取所需信息并进行分析,提高信息沟通的效率、效果。

四、结论

综上所述,纵观当前所处为预算控制阶段的内部控制系统,也说明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有效的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优化企业资源分配,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效率,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扎实基础。所以我们强调全面预算管理也是全员预算管理。根据企业情况设置全面预算假设与预算模型,让全面预算编制更合理。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让执行人员有据可依。合理的设置监督与业绩评价系统,让执行人员利益与企业利益挂钩,让全员向一个方向努力达成战略目标。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不仅促进各部门沟通更是对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各种数据与分析支持。

猜你喜欢

运营成本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
等离子点火系统分析及其操作建议
物流企业成本管控
浅谈高速公路运营成本控制
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与探讨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