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2019-09-10李帅
李帅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有着极强的实践性,而且实操性突出。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的时候,必须要贴紧时代发展的步伐,不仅要将课程知识和社会现象融合在一起,而且要展现这一学科的时效性,真正提升教学进程的有效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全体思政课教师要坚持铸魂育人,做学生拔节育穗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经验进行分析,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完成对这一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问题引领与情感共鸣
兴趣属于学习的源动力,为了改变学生之前的受教理念,让学生切身体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趣味性,明确其意义,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走“感情”路线,用“问题”引领思考,以“情感”让学生对学科教学产生更强的兴趣。
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学活动中,教师设置一些充满情感色彩,通过生动、形象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的领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情境教学法,既能有效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可把学科知识融入其中,实现以情寓教。
教学的进程,是一个师生双向交流、寻找情感共鸣的过程。他们只有把自己当做课堂的一部分,融合到课堂情境之内,才可以实现以情动人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以实现教学目标。
学科融合与媒介激发
“学科融合”是一种以跨越学科主题为教学基础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教学内容、课程知识的统整和融合,更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探究性,完善学生知识网络和智力结构。相关学科中间不再有鲜明的界限,这就需要学生选择更高的定位,从全局角度掌控自主研究的节奏。依据初中生所具备的年龄特性,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进程中,笔者试着重视学科间的差异,把此学科的教学活动与不同学科联系在一起,继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
通常情况下,道德与法治教学会和语文教学联系起来。比如,在完成《家的意味》教学的时候,教师把“朗读者”环节运用起来,通过语文研读的模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父母对于孩子的那种深厚的爱,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孝敬父母;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放弃对技巧的教学,从学生的情感入手,让他们在感悟之后,释放对父母的情感。而在此环节之内,朗读不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学生对自己情感的梳理,逐步将感情宣泄出来。很明显,经过这样的情感体验,一定可以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逐步净化心灵,形成更加健康的品质。
学科融合与媒介激发的综合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经多次尝试,笔者发现:五花八门的图片可以给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创造新鲜的体验,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激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依托多媒体资源,把一些重要的图片突出呈现出来,并配备一些有争议的话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时事政治与案例教学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科目,尤其是其中的一部分知识,相当抽象。只通过教材教学,学生会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慢慢地学生就会对学科知识丧失兴趣,继而对其教学结果造成最直观的影响。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更新教学方式,把时事政治的教学引入到课堂活动中,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首先,进行时事播放。把时事热门话题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内,教师要调整之前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位置,将自己当做一个引导者,对学生做出相应的指引。
其次,引导学生构成正确的评测思维。在完成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添加时事政治要素的教学,不仅能够协助学生更好地认清知识内容,而且要让学生形成点评时事政治的修养,提高他们的政治分析能力,养成严谨的点评思维。
再次,协助学生办理时事报纸。为提高学生对时事政治及道德与法治内容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政治能力,教师可以协助学生联合办报,内容还是要以热点政治为核心,应当从下面几个层面作为切入点,协助学生推进此一活动。首先,教师要适当的放权,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搜集有价值的新闻,并决定内容的展示模板。其次,在这一进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在学生制作报刊遇到难题的时候,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引,逐渐提升学生的能力,让他们可以在扩展本身政治知识面的时候,提升他们的自主实践能力。最后,引导他们更好地创新,针对自己找出的新闻热点和周边的同学、教师进行讨论,进而协助学生一点点地磨练自己,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适当的价值观。
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应当立足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坚决执行案例理念,让课堂教学可以形成一个系统,辐射学生的日常生活,强化他们的思想品质。
综合上文的论述,在深综改的探究过程中,要对初中政治推进有效性教学,必须要与时俱进。而这一学科的教师必须凭借学习来逐步提高本身的能力,丰富本身的知识面,联系初中生的年龄特征,融合道德与法治特征,尽快摸索出学生适用的教学模式。利用高效的教学方式,推動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让其能够更好地进行探究,把原本充满理论知识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转化成更加多元化、极为有趣的学科。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