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曲棍球训练的心理特点

2019-09-10田小霞

体育风尚 2019年11期
关键词:曲棍球心理特点青少年

田小霞

摘要:在有效的研究青少年曲棍球训练的心理特点过程,要重视结合运动员实际,有针对性的采取更加完善的训练对策,以提高心理素质,进一步为青少年曲棍球运动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青少年;曲棍球;心理特点

新时期,为了提高青少年曲棍球运动水平,要抓住其训练过程的心理特点,积极做好训练工作,以促使青少年曲棍球训练水平不断提高。

一、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较儿童阶段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由于其各方面发育尚不完善,因此與成人有大为不同。因此,为使青少年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状态,所制定的训练计划应当与其心理和生理状态相适应。相对来说,我国独生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与抗挫能力较差,因此其在体育比赛中难以长时间保持正常状态。此外,由于青少年还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因此其骨密度低、软骨发达且韧性高,因此在骨损伤后能很快恢复。

在青少年群体中,通常女性的肌肉会较男性早2-3年发育,同时在18岁以前,女性运动员长高的趋势更为明显,而在此之后则显著降低;男性运动员在20岁之前肌肉发育、身体增高速度均较快。此外,青少年骨骼组成成分与成年人也有所不同——骨骼中无机盐、脂肪、蛋白质含量较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水分,因此其耐性差、易疲惫。但是,青少年的柔韧性较成年人高,这种柔韧性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降低。与此同时,由于青少年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因此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缺血、心率加快、呼吸疲劳等现象。

二、曲棍球体能训练方法分析

(一)耐力素质训练

由于曲棍球运动的区域较大,因此,若想在比赛中获得更多的拿球和射门机会,就需要运动员在较大的场地内不断进行奔跑和拼抢。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长跑耐力素质。通常状况下,曲棍球运动中运动员的机体功能主要依赖糖酵解,即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此同时部分糖类能够完全代谢,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相结合。因此,应当重视运动员的无氧运动耐力训练,才能实现耐力素质训练的最佳结果。

(二)力量锻炼

由于青少年具有特殊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对其进行曲棍球力量锻炼的过程中,应当采取与其心理特点相适应的训练方式。

1.卧推

卧推是一种基于青少年特殊心理特点的、提升胸部外侧肌群力量的训练。具体做法是让运动员仰卧于卧推架上,两脚平放在地面,双手之间大约有一肩半的距离,并紧握杠铃杆。首先,杠铃杆应当下降至乳头以下,随后运动员挺胸伸肘,用双臂力量将杠铃垂直推起,同时头部和髋部应当保持于卧推架平面。在呼吸调节方面,应当在双臂伸直时呼气,在双臂屈曲时吸气,并反复进行。

2.双臂坐拉引

双臂坐拉引是一种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目的是提升躯干两旁上部和上背部肌群的力量的训练方式。具体做法是运动员取坐姿,两只脚顶住固定物体,同时双手握紧扶手,身体前倾且不能随意摆动。随后,双臂将扶手向胸部两侧拉伸,并反复练习。

三、速度素质培训

专项速度素质也是曲棍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必备素质。由于起动、停球、传球、击球、转身以及倒地等多种动作都需要运动员在跑步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专项速度素质。与此同时,运动员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主要体现在速度和方向的变化方面。运动员个人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以及位移速度等都能够影响运动员的速度水平。除此之外,曲棍球本身体积较小、球体较实,因此运动员应当具备更高的速度素质。速度素质包括一般速度素质和专项速度素质。

在训练青少年曲棍球过程中,教练员应当充分尊重青少年的特殊心理特点,关注其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与位移速度。这三个方面的训练有助于青少年运动员更迅速地适应曲棍球专项速度训练模式。例如,在训练与动员的反应速度时,教练员可以采取“抢球小游戏”等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训练方式。

四、让青少年在曲棍球练习中获得一定的归属感

作为一项团体性运动,曲棍球运动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队员的团队意识。这就要求青少年运动员树立以集体荣誉为荣的意识,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共同为团队的成功贡献一分力量。这是一种以团队的成绩为基础的归属感。因此,青少年曲棍球教练员应当结合这一时期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在训练过程中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充分照顾到青少年好胜心强、渴望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让奖惩措施成为促进青少年运动员拼搏努力的源动力。与此同时,教练还应当充分利用榜样效应,让每个团队在比赛中表现最优异的队员作为其他队员的榜样,使其奉献和拼搏精神感染其他队员,从而实现团队整体精神面貌的提升。

五、激发青少年在曲棍球训练中的兴趣

学习者是否具有探索和钻研的兴趣,直接影响到其能否迅速接纳新事物。而曲棍球训练也是如此。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青少年能够依靠自身的兴趣驱使,主动参与到运动中去。这种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运动爱好选择有助于青少年在训练中完成大难度练习动作。与此同时,由于当今我国的青少年普遍难以接受高强度训练,导致其身体素质明显低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同龄人。因此,曲棍球训练承载着提升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任,这更要求激发青少年的曲棍球运动兴趣,使其在积极性的驱使下,主动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从而能起到比教练苦口婆心强调更好的运动效果。

六、结束语

总之,结合以上研究,总结了青少年曲棍球训练的心理特点,提出了相关的训练对策,希望分析能够为青少年曲棍球运动员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忠元.青少年曲棍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及其训练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0):31-32.

[2]郭旭东.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2):242-243.

猜你喜欢

曲棍球心理特点青少年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草原文化高峰期问题研究
把握领导干部学习心理特点,不断增强党校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