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在短跑教学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2019-09-10方琳

体育风尚 2019年11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对策

方琳

摘要:在众多体育项目中,短跑是其中强度最大的一项运动,这项运动一直在挑战人类的极限。人,至刚易折,至柔无损!高强度的运动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运动损伤。“中国飞人”刘翔就因为运动损伤最终退出比赛生涯。本文详细分析了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损伤,旨在推动我国田径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短跑教学;运动损伤;原因;对策

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短跑訓练和比赛时,学生经常出现运动损伤,从而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所以,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来减少和避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本文详细分析了引起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的原因以及易受损部位,同时给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旨在有效降低和避免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损伤。

一、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一)缺乏思想上的关注

据相关统计,在短跑教学过程中,有1.87%的运动损伤学生,是因为思想上不重视而引发不良后果。一部分认为,跑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谁都会跑,不必学习。在这种错误的思想引导下,学生思想意识不上去,在实际联系过程中,身体往往过于松懈,从而极易造成运动损伤。

(二)少年短跑运动员天生身体状况差

由于青少年短跑期间,个人身体素质状况良莠不齐,从而导致个体运动损伤程度不同。换句话说,青少年在腿部肌肉力量和大腿肌群发育上参差不齐,存在差异性,只有协调好大腿肌群,才能更好地平衡青少年腿部屈伸肌力量,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几率。另外,在自身爆发力表现和调节奔跑步伐上,青少年都拥有不同肌肉法理频率和运动习惯,其中肌肉的柔韧性不好,步伐幅度过大或者不稳以及存在不平衡的腿部肌肉等都会加大腿部拉伤的机会,从而造成运动损伤。

(三)青年短跑运动员赛前热身准备不充分或技术动作不到位

众所周知,在田径运动开始之前,必须做热身,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基础,但是,事实上,很多青少年并没有掌握科学的热身方法,并不了解人身的强度和量是多少。很多运动员不注重热身,比赛之前,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没有深刻意识到热身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提高自身肌肉温度,及时唤醒身体运动神经,此刻,青少年身体机能指标并未满足短跑比赛的要求,常常出现盲目比赛的局面,从而没有协调好身体各部位肌肉组织的发力和受力平衡状态,导致他们比赛前后和比赛中常常感觉身体不适,进而出现运动损伤。此外,在短跑比赛准备期间,没有做好热身运动,将难以全面调动身体各运动器官和神经兴奋性,导致竞赛过程和热身强度不协调或者热身技术动作过于单调,不能做到充分热身,从而出现腿部肌群滞涩,进而导致运动损伤。

二、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身体各项功能的逐步发挥,为冲刺比赛做好充足准备

科学发展短跑教学,合理加强训练,在训练和比赛之前,青少年运动员应全面测评自身身体各项机能指标,准确把握关节力量数值、各肌肉群以及受理范围等,之后有针对性的集中训练薄弱项,切实提升身体机能表现,从而快速适应短跑运动比赛要求。比赛或者训练之前,青少年运动员要高度重视热身准备活动,通过充分的热身,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肌肉温度,保证运动员尽快进入比赛状态,而且还可以更好地抑制肌肉群惰性。另外,充分赛前准备工作,还可以帮助肌肉更富有弹性,而且还可以使肌肉更加灵活。值得注意的是,短跑前,做好热身,可以保证充足的运动量,同时还要注意热身运动的规范性。

(二)合理把控训练量,逐步改善培训条件

在日常短跑运动教学中,青少年要合理安排训练量,最大限度地降低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概率。此时,需要教练员引入先进的身体机能测量装置,及时跟踪测量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技能和器官组织指标,准确评估运动员身体器官所能承受的最大训练和运动量,使运动员一直保持在合理的训练量范围内,科学合理地调动和利用控制运动员身体运动能力的神经中枢组织,防止身体过度疲劳。在改善训练条件方面,应不断优化和提高跑道、训练鞋和肌肉恢复设备条件,确保训练过程中不存在训练硬件造成的肌肉或关节问题。

(三)在训练之后,及时做身体恢复

在短跑训练或比赛之后,由于短时间内青少年会消耗巨大的能量,运动员会出现不同的疲劳感,虽然在疲劳程度上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如果不能及时缓解和消除轻、中、重度疲劳,难免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关节结构和肌肉组织。就此问题,教练员要监督运动员及时放松身体和申请,建议利用互相压腿、缓慢跑等诸多方式来有效消除和缓解运动员的紧张感和疲劳感。另外,学校医务人员要及时诊疗运动损伤和检查短跑运动员身体各项功能指标,同时给每个人建立运动损伤病例,便于及时与教练员进行有效沟通,此外,还要做好跟踪管理短跑运动员的生理、心理变化情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运动损伤,但我们仍然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其中技术动作不到位、教学过程热身准备不够充分以及学生和教师自身认识的不足等都会造成运动损伤。因此,在具体短跑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训练或比赛之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其次,不断增强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同时牢牢掌握技术要领;教练应选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学校应定时维护场地、设备。只有全面考虑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才能更好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林鹏.广东省粤东地区业余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5(12):251-252.

[2]崔思磊.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致因分析与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3]蒙晓全.试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与预防[J].成功(教育),2013(22):264.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策略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