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天门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2019-09-10韦黎明吴明雄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流行特征疫情

韦黎明 吴明雄

[摘要]目的:对2018年天门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描述其入间、时间及空间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流行因素,为制定HFRS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8年天门市HFRS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8~f3市HFRS疫情总体呈高度散发趋势,发病水平高于以往年份;发病高峰存在明显的季节性,5月和12月、1月有两个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占90.53%;个别乡镇发病水平远高于其它乡镇。结论:近年天门市HFRS发病呈逐年升高趋势,应做好疫情监测和鼠密度、鼠带病毒率监测,开展以防鼠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疫情

[中图分类号]R5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8-0195-02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汉坦病毒主要存在于鼠类,当病毒传染给入时,可令入发病,症状有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以及面、颈、胸皮肤潮红,随后有出血现象及肾功能受损,甚至休克。死亡率较高。湖北省既往是全国HFRS的重灾区,1961年开始对HFRS进行监测,80年代中期,天门市HFRS年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以后逐年下降至较低水平,2016年开始年发病率开始逐年回升,2018年发病率和发病人数均达到近10年最高峰。本研究对2018年天门市HFRS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HFRS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HFRS病例信息以及天门市各医疗单位临床资料和天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1.2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全市HFRS病例监测结果。

2. 结果

2.1流行特征

2.1.1流行概况2018年全市27个乡镇有24个乡镇有病例报告,共报告HFRS病例95例(按发病日期统计),无死亡病例。与去年同期相比,报告发病率增加了约69.64%、病死率0%。与前几年类似,2018年全市HFRS疫情呈高度散发态势,以家庭或自然村为单位没有发生聚集性疫情和暴发疫情。

2.1.2地区分布病例数最多的乡镇是多宝镇(15例)、其次是净潭乡(7例)、麻洋镇(6例)和九真镇(6例),占总病例数的35.79%。发病率前8名的乡镇为多宝镇、净谭乡、麻洋、九真镇、竟陵街道、干驿镇、卢市镇、石河镇,全市总体仍呈高度散发,无死亡病例。我市历史上沿汉江乡镇为HFRS高发地区,近几年病例多发地区分布没有明显特点,但多宝镇HFRS病例数一直居全市第1位。

2.1.3时间分布1月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15.79%,5-6月份发病22例。占发病总数的23.16%。无死亡病例。从时间分布来看,全年每个月均有病例报告,5-6月和年底有两个显著的发病高峰期。

2.1.4人群分布报告病例中,农民发病最多86例,约占90.53%。男性发病56例,女性发病39例,男女比约1.44:1。0-9岁年龄段无发病,发病主要集中在50-70岁为主,高峰是65-70岁组。

2.2宿主动物监测 春季和秋季各选择2个监测点分别在野外和居民区室内进行宿主动物监测,共布有效鼠夹984个,捕获鼠107只,捕获率为10.87%,其中野外布有效鼠夹584个,捕获鼠47只,捕获率为8.05%,居民区室内布有效鼠夹400个,捕获鼠60只,捕获率为15.00%,居民区室内捕获率高于野外。共捕获鼠种5种,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共捕获32只,占总捕获数的29.91%,其次捕获黄胸鼠29只,占总捕获数的27.10%,小家鼠28只,占总捕获数的26.17%,褐家鼠17只,占总捕获数的15.89%,齣鯖1只,占总捕获数的0.93%。2018年鼠密度与往年比呈上升趋势。汉坦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共检测107只鼠的鼠肺、血组织标本,其中8份汉坦病毒核酸为阳性,鼠带毒率为7.48%。

2.3健康人群的出血热抗体水平检测2018年共采集100份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进行出血热抗体水平检测,其中12份血清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为12%。

3. 讨论

天门市2018年HFRS疫情较前几年明显上升,达到近10年最高峰。全市27个乡镇有24个乡镇有病例报告,全年每个月均有病例报告,总体呈高度散发状态。发病高峰有明显季节性,分别为5月和12-1月。湖北省全年鼠密度高峰期分别为4-5月、9月和12月,人间HFRS报告病例数变化趋势与鼠密度消长规律基本一致,我市HFRS疫情与全省相符。由此可见,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春季和秋季两次爱国卫生运动,尤其是开展灭鼠活动,对我市的HFRS防治工作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市的春秋两季灭鼠活动效果不是很好,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鼠药的购买、分发、投放等措施难以落到实处,灭鼠效果远不如城镇。

宿主动物监测结果显示,我市居民区室内捕获率(15.00%)显著高于野外捕获率(8.05%),这一结果出乎意料,值得反思。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我市人民(包括广大农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居住环境改善尤为直观,农村地区住房基本上全部是楼房,防鼠措施的实施应该较以往更加便利和容易。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两点:一是我市青壮年流出入口众多,农村地区以留守儿童和老年人为主,虽然居住环境改善了,但一些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比如粮食没有密闭存放,食品随意搁放,门窗不关闭,垃圾到处可见等,这些都为老鼠在居民区室内生存和繁殖提供了条件;二是我市针对农村地区和重点发病人群的健康教育力度还不够,许多居民对HFRS的宿主动物、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都不了解。今后我市应该从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着手,结合灭鼠活动,切实降低鼠密度。

我市HFRS病例主要为农民,原因有多种。HFRS病毒具有广泛的宿主,传播途径多样,在农村防制措施难以实施;大部分农民对本病的认识不够,HFRS疫苗接种不能普及,未能在人群中形成免疫屏障;部分农民卫生习惯较差,室外垃圾,杂物长期无入清理,增加了老鼠隐藏、孳生地,在食物貯存方面也未能做到密封存放,造成了传染隐患;农民经常在野外劳作,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机会增多等等。

我市地处江汉平原,水系分布广泛,易滋生鼠患,鼠类与HFRS疫情发生密切相关。90年代末期到2015年以前,我市HFRS年发病数都在10例以内,年发病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2015年开始我市HFRS发病数和发病率逐年上升,反弹趋势明显,影响疫情反弹的因素很多,比如鼠密度上升、鼠带毒率提高、易感人群逐年积累等,除此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近几年整个江汉平原地区HFRS疫情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包括天门、潜江、仙桃和荆州市所辖的各县区,疫情的发展是否与以潜江市为代表的小龙虾养殖业最近几年在江汉平原地区迅猛发展,养殖面积和养殖户大量增加有关联,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和探讨。

综上所述,为控制疫情反弹,进一步降低和减少发病,我市应该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和改善环境卫生,采取各种方式,开展以灭鼠、防鼠为重点的综合性措施,在居民区全力清除鼠类可能生存栖息的场所,努力降低鼠密度,尤其是灭鼠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农村地区,应作为重点开展综合防控;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宣传,让广大市民尤其中老年农民了解HFRS的传播及感染方式,指导群众避免与鼠类直接接触或与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触,食物或粮食要采取防鼠设施,尽量不吃生冷食物或被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尽量不在野外住宿。增强群众自我保健和防病意识;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大力推广HFRS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形成有效免疫屏障,预防HFRS的发生。

猜你喜欢

流行特征疫情
战疫情
疫情中的我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襄阳市2011~2015年艾滋病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08—2015年漳州市诏安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天津市武清区成人亚临床甲减的筛查分析
91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