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

2019-09-10于珠珠米波谢呈惠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住院治疗循证卧床

于珠珠 米波 谢呈惠

[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率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均为两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普通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卧床时为,均显著短于普通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能够保障生命健康,值得推行。

[关键词]循证护理模式;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8-0156-02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属于临床常见心血管病症,据统计,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发病期,超过四分之三的患者会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故而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时,需要制定科学的急救护理措施。本文主要研究循证护理措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现择取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心得与体会作以下详细汇报: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率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均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无精神障碍方面的疾病,肝肾功能均正常。使用WHO世卫组织制定的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作为诊断依据,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6比20,年龄上限为74岁,年龄下限为61岁,平均年龄为(67.5±2.8)岁;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5比21,年龄上限为75岁,年龄下限为63岁,平均年龄为(67.8±2.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以及病情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所有患者家属均已提前了解护理方式,自愿同意加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项目已通过伦理委员会初审与终审,同意进行研究。

1.2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普通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普通组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采取吸氧、卧床休息,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病症变化,做好并发症护理措施。研究组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采取循证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文献查找工作,收集患者循证证据,采用情景模拟法学习病情识别和处理措施。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加强巡视,若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先兆症状,例如有头晕、心悸时,需要立刻进行抢救。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心律失常危险诱因管理,限制病房探视入数,保持病房内处于安静状态。

1.3观察指标(1)记录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与住院治疗时间。(2)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心室颤动、心率过快和严重心律失常)。

1.4統计学方法研究数据统一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l9.0进行运算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行卡方(x)检测,计量资料使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测,当检测后的P值小于0.05时即可认为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卧床时间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3±1.2)天,卧床时间为(2.9±0.7)天;普通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5±2.1)天,卧床时间为(5.1±0.7)天。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均显著短于普通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828,P<0.05;T=7.3724,P<0.05)。

2.2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组,低10.8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详细并发症发生情况见下文表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又可成为缺血性心肌坏死,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当新的冠状动脉供血被突然中断或者减少时,将会导致心肌细胞处于急性缺血状态,最后心肌细胞发生急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症状较为常见。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1小时内的致死率非常高,因此抢救时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至关重要。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以患者疾病制定护理措施,广泛收集文献资料,最终制定科学性护理措施的护理模式,适用性与科学性非常强。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后,护理人员摒弃以往根据护理经验的护理措施,采取的护理模式更具客观性与科学性,患者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在本文研究中,通过采取循证护理模式,患者住院时间与卧床时间大幅缩短,同时住院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下降,证明循证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疗效提升作用显著,能够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循证护理模式下,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数量上升,护理人员不再是机櫥性参与患者护理工作,通过主动识别患者病症,广泛查找循证证据,对于护理人员工作综合护理能力提升作用显著。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工作中采取循证护理模式,患者能够获得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命健康均得到有力保障,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大规模实践与应用。

猜你喜欢

住院治疗循证卧床
护理干预在预防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对新生儿picc护理中不良反应的研究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有效避免卧床老人发生肺炎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心理护理对部队伤病员住院治疗的影响
好好躺着也可以治腰椎盘突出
儿科疗区潜在的感染因素分析
晚期癌症患者住院及居家姑息治疗模式的生活质量及费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