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工区环境规划布局的调整策略

2019-09-10诸取芳

家长·中 2019年10期

诸取芳

摘要:适宜的区域环境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习的重要媒介,规划布局是环境创设的基础,当前本班区域环境创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美工区为例,根据需要进行规划布局的调整,从位置的选择、橱柜的摆放、展示的形式、区域的融合等方面入手,通过环境的小小改变,为幼儿的深入游戏提供可能性。

关键词:美工区环境;规划布局;调整策略

根据目前我园班级区域环境的现状,教师能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规划区域布局,如在靠近水源的地方设置生活区、在光源充足的地方设置美工区、在相对安静的地方设置阅读区,科学区、益智区、建构区、表演区也都一应俱全,并能考虑到动静区域的相对分割,避免相互干扰。但是,由于班级的活动空间不大,这些区域全部设置在班级内,导致每个区域的空间很小。以某中班美工区为例,在约5平方米的区域内,一眼望去琳琅满目,有高低错落的橱柜、有轻盈灵动的吊饰、有一物多用的屏风、有各种类型的工具、有不同层次的材料、有丰富多彩的作品、有详细清晰的规则,整个区的柜子、墙面、空间都利用起来了。但是幼儿创作的空间很小,只有一张长60厘米、宽40厘米的桌子作为操作台,材料、工具拥挤地堆放在柜子上,幼儿展示作品的地方也很小。狭小的空间限制了幼儿的身手,阻碍了幼儿的思维,整个美工区的布局规划也因为空间的限制显得不合理。

为了合理规划美工区,使之适合幼儿的活动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对美工区进行整体性规划调整,从位置的选择、橱柜的摆放、展示的形式、区域的融合等方面,采取系列调整措施。

一、调整区域位置,创作无拘无束

美工区是幼儿自主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场所,幼儿从简单创作逐步走向复杂创作。为了给幼儿创设足够的空间,我们将美工区移至走廊开阔的凸出区域,这块区域长约10米、宽约3米,是以前的角色游戏区域。我们进行了调整,在中间开辟一块长约5米、宽约3米的美工区,同时与走廊通道相连接,总宽达5米。这样美工区的面积拓展到25平方米左右,宽敞的场地让幼儿的美术创作更加自由,无拘无束。

在创设新的美工区环境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商量,孩子们计划开设蜡笔画、线描画、水粉画、轻泥手工、拓印扎染、创意制作等项目,在已有美术技能的经验基础上,孩子们有各自喜欢的美术形式。梳理幼儿的想法,将美工区分为三个小区域,绘画区、玩色区、制作区。靠墙设置玩色区,长条桌靠墙固定,墙画上挑起搁板、悬挂篮子、盒子,摆放各种颜料、工具等,幼儿取放方便。中间分割成两块,分别为绘画区、制作区,各摆放一张方形小桌子,整体形成一个“品”字结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向走廊通道拓展,特别是制作区,孩子们在走廊的大区域里制作出了很多大型创意作品,如奇妙动物车、疯狂机器人、魔幻城堡、城市高架等。空间有多大,孩子的作品就可以有多大,足够的空间让孩子放开手脚、放开了思维,也为同伴的合作创造条件。

二、调整橱柜摆放,空间灵活应用

在美工区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虽然三个小区域的形式分为绘画、玩色、制作,但是由于创作的内容是根据主题课程、生成课程而变化的,为了适应不同内容所需的不同空间,需要适时调整橱柜的摆放。如在玩色区,在冬天的主题课程下,幼儿创作《冬天的树林》,在已有的玩色经验上,师生探讨出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幼儿选择了大块底板,现在上面画上各种各样的树,然后将底板斜靠在墙面上,用报纸做成纸团,蘸上白色颜料后,对着底板扔,呈现出一副别样的《冬天的树林》图。在这个玩色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可以让孩子们适当地移动美工区的柜子,以满足幼儿创作的需要。

我们在每个橱柜的下面都安装了万向轮,这样使装满材料和工具的柜子变得很轻巧,一个孩子就能轻松地推动橱柜。变固定为移动,改变的不仅是柜子本身,也改变了空间的局限和僵化,更改變了孩子的固化思维,让美工区的空间可以灵活应用,让幼儿的创作变得灵活多样。

三、调整展示形式,成果充分呈现

美工区的特殊性在于不仅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幼儿创作,还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幼儿展示作品。因为与专业的艺术家一样,儿童也需要机会去回访自己以前的作品,有助于他们反思自己的作品和发现同伴作品的优缺点。这是一个相互欣赏和评价的平台,也是一个促进幼儿元认知能力发展的平台,以便在此基础上继续改进,获得提升。为了创设足够的展示空间,我们改变以往的展示形式,除了利用美工区橱柜上面的成列、空中的悬吊、墙面的粘贴,还开辟了移动式的屏风展板,幼儿可将美工区的平面、小型作品贴在屏风上,制作成展板。而这一块块移动的屏风,可以用在班级的其他区域作为隔断、装饰。在班级的其他区域中,也设置了适宜的悬吊,将美工区的作品和本区域的规则图示、操作照片等结合在一起,使每个区域的环境中呈现的都是幼儿的成果,增强了幼儿的成就感,同时美化各区域,可谓一举两得。同时,幼儿园的一些公共区域,也处处将孩子们的作品作为环境装饰,充分体现幼儿是环境的主人。

四、调整多区互动,领域自然融合

朱莉·布拉德在《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一书中讲到:“儿童通过绘画学习,而不是通过学习来绘画”“艺术也可以作为一种思考和探究的工具,让儿童把他们的想法和理论实践出来,学习选取新的角度,表达和扩展情感,并且学习物质世界的属性。”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然地与旁边的区域交流、互通,形成不同区域游戏间的无边界模式。如在种植饲养区内,设置了一张操作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绘制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张贴在展示区,美工区的幼儿也可以到种植饲养区进行观察、写生。在绘制动植物时,幼儿就会专注地观察花的造型、叶的大小、小动物的动作等,绘画的过程是幼儿主动认识的过程,其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现能力等都得到相应发展。再如与建构区游戏的自然融合,建构区中的孩子需要添置树木、各种标志等,就会跟美工区进行交流,讲述自己的需求,请美工区的幼儿绘制,而美工区的幼儿在根据要求绘制过程中,激发了对树的想象,加深了对各种标记的认识。多区域的自然融合式学习,可以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在资源丰富的环境中,儿童更容易投入独立自主的学习中。首先要做到区域设置的布局合理性,才能在此基础上研究材料的提供和教师的指导,从而不断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发展。

(责编 侯芳)

参考文献:

[1][美]朱莉·布拉德.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