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年级历史启蒙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2019-09-10吴家智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启蒙历史教学方法

吴家智

摘要:学生从七年级开始正式接触历史这门课。作者认为,要想让学生学好历史,从学生接触历史时就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上好第一堂历史课,开启其兴趣。学生对历史有了初步的印象,他们想要获取更多历史知识的热情就增加了。其次,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点燃其兴趣,并明确学习的目的。最后,通过构建有效课堂,巩固其兴趣。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导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等达到巩固其兴趣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 启蒙 教学方法

引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点燃智慧的火花;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

在七年级历史启蒙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兴趣教学进行了探究。

一、上好第一堂历史课,开启学生的兴趣

(1)讲自己的故事。我从一个普通的中等师范生到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得益于我读初一的时候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得上第一堂历史课时,我的历史老师就绘声绘色地叙述我国考古学家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发誓要将历史学好。于是我就努力学习历史考古知识,阅读历史课外资料,关注考古动向等,通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成为考古专业的研究生。我上第一节历史课的时候,拿着石器和陶片告诉同学们:“这是我在考古实习中发掘的,你们可以想象当时我们的老祖先的生活是怎样的。”学生看着那些石器和陶片,异常兴奋。有的学生说这些石器是用来砸开坚硬的果壳的;有的说这些陶片拼到一起可能是水壶,可能是酒杯……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急切地说:“老师您能不能带我们去考古”?“当然可以。”我说。可以想象这个学生心里的渴望与梦想。

(2)讲历史故事。刚上七年级的学生可能感觉历史很枯燥。讲历史故事对七年级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很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在起着重要作用。在学生刚接触历史的时候,我就是通过讲故事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可以讲考古大发现: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神树,秦始皇陵兵马俑,马王堆汉墓发掘的T形帛画,河北满城汉墓的金缕玉衣,江西海昏侯墓发掘的大量金器等。也可以讲身边的历史:含山凌家滩的玉器,六安双墩汉墓,蚌埠禹会村遗址,合肥包拯的故事等。还可以播放考古的相关视频:《走进殷墟》《始皇陵地宫之谜》等。也可以讲人类历史上的未解之谜:马王堆古尸为什么能保存2000多年而不腐,明定陵的玄宫之谜,曹操“七十二疑冢”是怎么回事等。通过以上的讲解,老师可以追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历史吗?”学生们很容易知道已经过去的就是历史,包括过去发生的一切对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或事件。接着我继续追问:“那么,已经过去的我们是怎么获得历史知识的呢?” “考古发掘、阅读历史书籍……”学生们凭自己的认识说开来。在故事的引导下,学生们对历史有了初步的印象,他们想要获得更多历史知识的热情增加了,从而开启了兴趣。

二、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点燃其兴趣

在七年级历史启蒙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我通常采取以下方法。

(1)明確学习的目的。“读史使人明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七年级时,我们就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些名言警句,让他们明白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使他们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如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我们能得出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落后就要挨打等道理。学习了中国古代先进的科技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2)增强记忆力。我给学生讲记忆的方法和记忆的规律。从理论上我引用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他们什么时候记忆效果最好,什么时候记忆效果最差,什么时候复习效果最佳,什么时候复习效果最差等。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我在讲“战国七雄”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七个国家的名字。我让学生这么记:齐秦(台湾歌手)厌(燕)赵薇(赵魏)韩楚。这样既形象地记住了这七个国家的名字,也记住了它们的方位。东为齐,西为秦,由北到南依次为燕、赵、魏、韩、楚。

三、构建有效课堂,巩固学生的兴趣

(1)精心设计导语。常言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历史课导语要设计得像磁石一样有吸引力,能引人入胜,使学生渐入佳境,从而把学生带入历史的长河中去。为此我常常采用故事导入法、音像导入法、联系实际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对比导入法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很容易进入历史课堂的氛围中。

(2)设置问题情境,引起探究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创设好探究学习的情境,掌握好探究的方法与技能,并让探究贯穿课堂,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如学习《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时,我说道:“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有很多种,你们知道有哪些?”于是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接着我又提问:“你们认为人类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出现在什么地方,他们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学生一下子陷入了沉思,此时,我顺势导入课文:“要解决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得认真学习课文。”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被充分激发了起来。

(3)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兴趣。现行的历史教材中,有许多精美的彩图、表格,各种地图,丰富的史料,这些素材都能引起七年级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尤其是《历史地图册》。可是有些教师可能出于应试的目的,不重视这些形象性、直观性的素材,这样不仅会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应充分、合理地运用教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如我在上《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清朝建立前,中国中央政权是怎样管辖黑龙江流域的?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开始从《历史地图册》中去寻找答案。唐朝设置黑水都督府;元朝设置辽阳行省;明朝设置奴尔干都司。所以引导好学生查阅有关图片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上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断提高。

另外,还可以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再现历史。例如,在教学《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时候,我们可以播放《探索·发现》中《发现传奇之失踪的头盖骨》中的相关视频资料。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但培养了学生对历史课的浓厚的兴趣,而且可以将学生放在特定的时空中去认识历史。

总之,只有老师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打造有效课堂,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陆晨阳

猜你喜欢

启蒙历史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再论中国近代史上的启蒙与救亡
新历史
言意共生,语文的“启蒙”之美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