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教学探究
2019-09-10张伟
张伟
摘要:繼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从孩子开始,学校语文教学责无旁贷。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孕育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它们承载着民族精神,体现民族特色。时至今日,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仍默默滋养着中华儿女,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奋进。
关键词:古诗文 传统文化 教学实践
教育部在2014年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2017年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分别指出: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通过有效提取初中古诗文里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摸索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吸收,才能进一步落实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充分挖掘古诗文中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整合设计,并用之于教学。
一、研究内容及方法
此项研究主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通过对初中语文教材的梳理,从而提炼出教材中古诗文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将提炼出的传统文化元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和实践。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共有36单元158课,其中古诗文77篇,占总篇目的48.73%;课外古诗词56首。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里所占比例之大。
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的语文,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传承作用。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并不了解和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更是严重不足。
那么,如何将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渗透呢?
我们要立足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作为老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读书,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语文的趣味性与这一学科存在的价值,不要让学生为了学语文而学语文,更不是让他们为了应付考试而死学语文。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得从课堂抓起,如在语文课堂上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语文的课堂多一些语文味,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能更深刻地领略到语文应有的文化味道;其次语文老师还要引导学生,从解读文本入手,挖掘教材的文化元素,再设计符合古诗文文本特点的教学课件,将其带入课堂,慢慢实现古诗文中传统文化元素对中学生的渗透,与教学实践结合,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古诗文教学方法。
二、研究成果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大量优秀的古诗文,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关注其发展历程,通过学习上升到一定的精神高度去把握,最终达到再塑学生灵魂的教育目的。因此我们的研究必须立足于教材,立足于文本,立足于教学。
首先,理解古诗文内容,找准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带领学生积累必备的文言词汇,疏通文义,为进一步领略其内涵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完成了这一步以后,教师就要根据诗文的具体内容,找准契合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如学习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时,首先让学生认识陆游其人,接着自由诵读,在此基础上理解诗意,最后结合陆游本人的生平引导学生品悟诗情。为何“僵卧孤村”仍“不自哀”,仍想着为国“戍轮台”?再通过资料助读引发学生思考,陆游的诗作为何都与胡人分不开,自然而然就能明白贯穿陆游一生的爱国情怀:一直都有收复国土,报效祖国之心。再通过知识积累,进行文本勾连,让学生列举出曾经学过的诗篇和自己知晓的古往今来的爱国志士,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祖国的满腔热爱之情,最终达到爱国情感教育的目标渗透,达到传播正能量的目的。
其次,结合古诗文巧设情境,抓住传统文化教育的共鸣点。
要想进一步体悟古人的思想情感,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进行对话,并产生情感共鸣,那就必须要借助传统文化这一媒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达到学习古诗文的文化教育的目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接近古人的生活,从而感受古人的情操,以达到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的目的。如在学习《木兰诗》一文,在疏通文义之后,可以从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心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之心。这样的高尚情操,势必会感染学生,对他们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崔颢《黄鹤楼》,诗中的思乡之情,是古诗中亘古不变的话题。“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讲述的是乡愁,感叹的是人生。孝心、爱国之情、思乡之情,在古诗文中俯拾皆是,这些元素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的宝石。
第三,善于利用教材,感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部编版的《语文》七上教材中《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出自《世说新语》,主要记述陈元方与客人的对话,告知我们做人办事要遵守信诺。同时,陈元方这一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维护父亲的尊严,以及遇事沉着应对的无畏精神。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文中出现的“尊君”“家君”“君”这几个称谓,让学生了解古代的敬称和谦称后,最好还能适当加以引导,联系其他相关敬谦称。如古人称呼自己为“不才,在下……”再延伸到朋友、兄弟姐妹、长辈等称谓。自古以来,中国即是礼仪之邦,古人“讲礼”亦“讲理”,“求礼者”定“求理”,以理服人是最大的礼仪。自古以来,我们以礼待人,以理服人,就是高贵的精神品质,应该传承下去。
文章中的这些元素,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古人的生活面貌,学生了解了这些,远比对他们进行说教更有力量,字里行间里可以感受到称谓背后所包含的待人处世之道。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其中,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有意义。
第四,积极拓展教材内容,感受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如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可以抓住一个“痴”字,通过品味“冒寒深夜赏雪之行”来感悟他的“痴”,这个“痴”是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超脱世俗的雅情雅致。这也正是张岱遗世独立高洁傲岸不随波逐流的精神体现。“痴”字似贬实褒,塑造了一个不寻常的张岱。
这样的文人当然不只张岱一人,具有类似的精神品质的文人有很多。文人情怀、文人风骨即是中华民族风骨的集中体现。这里可以通过与柳宗元的《江雪》的比较阅读,让学生进行比较赏析,让学生发现共通的文人情怀,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加深学生对古代文人的品行、情感乃至精神的理解。
第五,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及校本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古诗文也是一样,为了让学生对古诗文感兴趣,更好地发即使在旁边直接用眼睛看,效果也不理想。于是,笔者和同学们一起自制了一个教具:使用一只大的饮料瓶,截取下边约5厘米制成容器;用具有绝缘层的导线顺时针绕在容器的侧壁,然后在容器中注入食用盐水,在盐水中丢进几个小纸片,接通电源,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线圈中的电流。实验时效果特别好。
用自制教具辅助教学确实有其独到的好处。但是自制教具在教学中也不能滥用,否则会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笔者在教学中,一般在教学开始时展示与教学相配合的自制教具,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做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自制教具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体现。通过教具的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爱科学、学科学的优良品质,使学生的能力在多方面、多层次得到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易圣春.自制教具在物理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3(39):19.
[2]盛雅琦,张辉蓉.群文阅读: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J].教师教育论坛,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