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探析
2019-09-10陈超铃
陈超铃
【摘要】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任务。但是因为小学生基础知识欠缺、学习兴趣不足、理解能力较差及教师教学方法死板单一等原因,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有必要应用情境化教学方法,对传统课堂识字教学进行优化与完善,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本文先简单分析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现状,然后指出在识字教学中应用情境化教学的积极意义,并就相应应用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情境化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及重点部分,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课堂中,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识字用字,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及发展打下基础。但就当前来看,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质量及效率都较低,难以引导学生有效识字。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积极采取合理方法进行教学创新与改革,而情境化教学正是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现状
第一,学生兴趣缺乏,注意力不集中。对很多学生而言,生字是一团抽象而杂乱的图形,因此他们的学习兴趣往往也较低。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和激发,导致很多学生都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走马观花式地识字,并没有真正主动、积极地学习生字,这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极其明显。同时,小学生有贪玩的天性,在课堂学习中难以长期保持注意力,这进一步降低了教学效率。
第二,学生基础欠缺,理解能力差。小学生基础欠缺,理解能力差,难以有效完成识字学习,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学生难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更无法完全掌握生字的用法,导致教学效果偏差。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信心将受到严重影响和打击,形成恶性循环,致使课堂识字教学活动难以高效进行。
第三,教学方法单一死板,不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在传统识字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机械式的学习和记忆。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法在短期内有着显著成效,但却会消磨学生兴趣,更难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长期应用机械式教学方式后,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更容易出现将字弄混淆的情况,教学效果和教学时长呈现出一定的反比关系,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而且机械式教学存在明显的统一化、标准化特性,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在识字教学中应用情境化教学的意义
在课堂识字教学中应用情境化教学,能够全面改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和用字。首先,情境化教学可以构建大量生动、有趣的情境,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富有趣味性,这对吸引学生兴趣有着积极作用,并能让学生长期集中注意力学习。其次,情境化教学还能通过构建情境的方式,将原本难以理解和记忆的文字及其含义与用法,变得更加简单和易于理解。这让基础欠缺、理解能力及记忆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更加简单的方式理解和掌握知识。最后,情境化教学意味着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突破,能够避免机械式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发展。
三、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第一,创设情境,导入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中应用情境化教学方法时,应当以创设情境为基础,吸引学生兴趣并导入课堂。常见的情境创设方法包括使用多媒体、插图、语言,以及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各有优劣与适用性,而且多种创设方法可以同时应用。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各种情境创设方法的的内涵及适用性,选择能够充分吸引学生兴趣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课文《小猴子下山》时,教师先准备好相应的动画,并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在播放完一遍动画,让学生简单了解课文故事后,教师再次播放动画。只不过在这次播放动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时按下暂停键,将动画暂停在猴子运动的一些画面,并对猴子的动作进行讲解。与此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代表猴子动作的字,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字,如“掰”“扛”“扔”“蹦”“追”等。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感受动画的快乐的同时,不知不觉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生字的认识与学习上。
第二,深入互动,正确引导。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不但要教学生认识生字,还需要确保学生理解字义、掌握字词用法。因此在情境化教学中,一面要引导学生长期集中注意力,保障教学效率;一面要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换言之,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与方法,积极和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课文《亡羊补牢》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牧羊人。然后,教师利用图片和语言,向学生描绘故事:“牧羊人早上起来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仔细查看才发现是因为羊圈破了个洞,狼从这个洞将羊抓走了。”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牧羊人,发现这个洞后,你们会怎么做?”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全都回答说将洞给补上。教师先表扬学生,然后再引导他们阅读课文,让学生明白“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道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将自己描述的情境与课文进行对比,着重指出“洞”和“窟窿”“抓”和“叼”的不同。教师将“窟窿”和“叼”的读音、偏旁和字义等进行了讲解,让学生掌握识拼音、认字形、明字义、懂用法的识字学习方法。
第三,总结鼓励,联系德育。教师在情境化识字教学中总结过程,积极鼓励学生,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情境化教学与德育相联系,能够大幅强化德育效果,培养学生美好品德。例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准备了大量与重阳节、茱萸相关的图片,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然后,教师向学生讲述重阳节的相关知识,带领学生了解在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教师再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并用现代语言讲述古诗内容,为学生创设独自登高思亲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表达的情感,同时学习“茱萸”这两个生字。在完成教材教学后,教师再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尤其要对“茱萸”这两个生字进行重点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鼓励。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展开德育,培养学生对故土、对亲人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综上所述,情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能够全面改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并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美好品德。在实际进行情境化教学时,教师应当合理创设情境并吸引学生兴趣,深入互动并正确引导,总结鼓励并展开德育,从而充分发挥情境化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靳绍铎, 曹淑梅.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9):69-70.
[2]范红英. 论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 才智, 2017(29):50.
[3]安瑋. 浅谈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中的识字教学方法[J]. 考试周刊, 201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