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路上 携手共进
2019-09-10霍慧萍
霍慧萍
2018年9月21日,我很荣幸地被聘为山西省孝义市首批兼职教研员,旨在对乡镇农村园的教研做更规范、更有实效性的指导,倍感兴奋和激动的同时也觉得肩上的担子不轻。我本着“提升自我,服务他人”的精神,认真钻研教学业务,努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逐步落实教研计划,真正起到引领、辐射的作用。
一年多来,我对振兴街道七所幼儿园和崇文街道四所幼儿园进行实地帮扶指导,感受颇多,在观念与实践的碰撞中不断提升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及认识。在实践中,我不断反思、调整,把握“引领者”这一角色的内涵,不断改进教研方式,在自身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引领其他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和方法。这期间,让我真正领悟到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是我们每位幼儿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促使我们在这条道路上砥砺前行。
一、重在行动,以身作则
1. 真
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我走进11所幼儿园,真正了解各园所的实际情况,并和各园园长及保教主任进行交流。进入大、中、小各年龄段班级与班里教师沟通,收集有关幼儿的一些操作材料数量以及园内的一些设施设备数量,进行摸底(见图1)。调研之后,针对调查表作出分析报告。通过报告,制定出相应的教研计划,逐步落实(见图2)。
2.实
带着大家的诉求和对区域开展的现状分析,我第二次走进各个园所。针对各个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走动式教研,因地制宜,一起调整区域规划、材料投放及规则的制定,大家集智慧,出策略,真正感受到互相协作,共同携手的动力。
3.引
(1)实地观摩——“身临其境,相互学习”
集体教研之后,邀请11所幼儿园的教师走进新乐幼儿园,实地观摩区域环境、班级文化、主题墙设计及课程展示。大家学以致用,回到园所进行合理化组合,打造适宜自己园所的环境,结合自己园所特色,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园所内涵。
(2)理论支持——“开展讲座,双向研讨”
第二次针对区域规划调整后,大家齐聚一起开展了一次有关“区域设置”的讲座,并进行案例式双向研讨。在理论支持下,结合存在的问题,对每个区域如何创设,材料如何有计划地投放,规则如何设置达成共识进行调整,切实解决了一些困惑。
(3)活动支持——“率先示范,有效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作用”
第三次活动,我们采取集中观摩区域活动和微讲座的形式同时展开教研。大家集中在振兴东庄幼儿园,首先观摩积塑建构活动,之后聆听关于“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的微讲座。大家分组讨论自己的想法、收获和感悟,从彼此的交流中感受到及时雨那样的甘甜。
二、案例引路,共同提高
每次接受指导后,大家都会对指导意见及时进行研究、反思,在梳理、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园所环境和班级环创。在以典型案例引领的教研中,一是选择和确定的案例应确实能解决教师们的困惑;二是典型案例的分析要能引起教师们的深入思考,学会举一反三;三是典型案例要确实具有典型性,引发教师们的实践尝试。对每一次教研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都思考在先,学习在前,这样才能帮助教师分析、决定方向。如:在一次搭建“中阳楼”建构区活动中,某教师发现一个幼儿手握一块儿积木,准备尝试在一定的高度上进行镂空结构搭建时,迟疑地望了她一眼,她立刻给了一个赞赏的眼神和微笑。因为这位教师通过观察做出一瞬间的判断:这名幼儿缺乏勇气,需要教师的鼓励。果然,这名幼儿从教师的反应中似乎得到了对自己的肯定和信心。他笑了一下,便开始将手中的积木小心翼翼地摆了上去,“成功了”,这名幼儿高兴地叫起来。所以我们要想抓住介入的契机,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捕捉到幼儿最细微的动作,才能探知到幼儿最细微的需要,才能了解某个行为的意义并做出及时的反应。就像这位教师,这正是一个恰好的介入机会,介入不一定是语言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可以是介入的有效方法。
三、素养提升,重在反思
教研活动中,教师们的热情空前高涨,积极投入其中,从自查开始,敢于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并形成案例。其中,许多的案例都非常引人深思。如在研讨如何开展阅读区的教研中,教师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组织经历作为案例与大家共同研究分析:多观察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幼儿的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确定教育的内容和策略方法。又如:就阅读区新书推荐的方法,大家各有不同,以问题导入介绍、有物化环境介绍、有直接介入介绍等,通过分析发现幼儿的阅读经验和能力是千差万别的。有些平时不声不响的幼儿,却有较强的画面理解和阅读能力,平时口语表达好的幼儿未必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看来每一个幼儿对画面的观察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样的。之后我们和教师一起分析、反思、研究,面對不同的幼儿教师可以采用哪些指导策略和方法,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因为有了前期观察的积累,教师在指导阅读活动时没有了先前的盲目介入,而是多了几分对幼儿冷静的观察和判断,少了几分急躁,多了几分从容。可见,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并不缺乏教研的精神,缺的是进行教研活动的动力、集体研究的氛围以及在教研之后的反思。要使教师学会反思,首先作为教研员的我要学会反思。反思的目的是调整改进教研活动的方式,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教研的实效性。
四、专题讲座,共同成长
在学前教育宣传月之际,我把自己多年来总结到的一些关于幼小衔接的策略做了一场“幼小衔接无痕过渡”的专题讲座,在大家智慧的碰撞下,形成了适合农村园的科学衔接方案。
通过教研活动我体会到,每个教师都渴望成功。在日常工作中,由于经验和能力的差异,常常是忙于辛勤劳作,而不习惯于总结收获。作为教研员要深入了解教师所做的每一点努力,及时帮助教师反思、总结、提炼,肯定教师的进步,支持教师深入开展研究,这将会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新的教研模式的尝试实现了研究力量整合成效的最大化,做到了人人有责,人人尽心,人人成长。教研现场不再是一个人的战场,而是一个人的教研现场背后有一个小团队的智慧。研究分享不再是停留在研讨现场的研究,它让我们看到每个人在自主研讨过程中的经验,在点滴中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