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2019-09-10加永曲珍益西群错
加永曲珍 益西群错
[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8年8月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研究比较2017年8月-2018年8月改进前及2018年8月-2019年8月改进后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时间段各科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灭菌物品监测率、待滅菌包合格率等指标。结果:改进后,各科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高于改进前(P<0.05),改进后灭菌物品监测率、待灭菌包合格率高于改进前(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医院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8-0181-02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对医疗用品及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消毒供应中心不直接接触患者,其提供的间接性医疗服务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如消毒效果不佳,极易导致医疗用品或医疗器械携带细菌病毒,引发患者接受治疗中发生感染,为此需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果,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8年8月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研究比较2017年8月-2018年8月改进前及2018年8月-2019年8月改进后的临床资料,选择62名护理人员及41名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各科室对改进前及改进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
1.2方法改进前,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采取常规管理方法开展内部管理,医护人员依据科室相关管理制度开展消毒供应中心日常工作。2018年8月起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主要措施包括加强无菌物品管理、人员培训、强化质量改进落实、质量改进效果评估等。加强无菌物品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的可行及落实效果,以此来实现对医院感染的有效预防。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过程中,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严格执行医院及上级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工作实际,对具体制度进行适当调整完善,充分分析影响无菌物品消毒质量的因素,建立消毒追溯系统,实现无菌物品消毒的追踪调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避免不符合消毒规范的医疗用品及医疗器械直接下发到各个科室。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得随意走动,接待参观学习人员需做好记录。利用完善规范的制度,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人员配合: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的落实需要全员共同参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及辩证的思维模式解决各类问题。为确保持续质量改进的落实效果,消毒供应中心需定期组织内部人员开展教育培训,以预防医院感染为培训的核心,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包装间、无菌间、清洁间的基础消毒工作规范,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在完全无菌的环境完成对医疗设备及医疗用品的消毒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内部需要对医疗用品的清洗及消毒工作制定严格管理,确保医疗用品的消毒和清洗质量,对医疗用品的储存及包装环节严格划分,控制消毒供应中心的入流和物流,避免交叉感染等问题的发生。强化质量改进落实:为确保持续质量改进相关制度的落实,消毒供应中心需建立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定期开展交叉检查,对院内ICU病房、治疗室、换药室等科室无菌物品消毒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管理,每月末对检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日常工作中需加强细菌培养情况检查,并加强对高温灭菌设备的维修保养,实现对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质量改进效果评估:消毒供应中心治疗改进效果评估主要包括各个科室满意度调查、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自评和互评,定期开展满意度抽查工作,并对质量改进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评估,制定完善的整改措施及奖罚制度,使消毒供应中心内部工作人员能够自觉遵守持续质量改进制度。
1.3评价标准选择62名护理人员及41名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科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工作的满意度,90分以上为满意第,60-90分为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和较满意视为满意。统计改进前后灭菌物品监测率、待灭菌包合格率。
1.4统计学方法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灭菌物品监测率、待灭菌包合格率使用%表示,检验方法为x2检验,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2.0,P
2. 结果
改进前,灭菌物品监测率为(14796/21134)70.1%、待灭菌包合格率为(12309/19854)62.0%,改进后灭菌物品监测率为(22347/22358)99.9%、待灭菌包合格率为(21580/21692)99.5%,改进前均高于改进后(P<0.05)。改进后各科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高于改进前(P<0.05)。
3. 讨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负责为院内各科室提供无菌物品,并对污染物进行处理,通过消毒供应中心高质量的工作可实现对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常规管理制度下缺乏对医院感染诱发因素的分析,管理制度的设计及落实均存在问题,为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开展持续质量管理,提高消毒质量,实现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后,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物品监测率、待灭菌包合格率均高于改进前,各科室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提示持续质量改进临床效果显著。通过对改进前后的资料分析,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大部分医疗设备完全暴露,缺少覆盖等保护措施,部分医疗设备长期灰尘积累产生水垢、生锈等问题,部分工作人员清洗过程中未使用标准水,缺乏针对性的仪器设备清洗方案,对于清洗后的病原微生物情况未能做出有效的判断,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
开展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后,我院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明确内部成员工作职责,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及标准化程度。质控管理人员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进行检查及考核,针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制定管理解决对策,确保质量改进的持续有效开展。同时,我院建立信息化追溯系统,对院内无菌无的发放、储存、杀菌、消毒、清洗、包装、回收、分类等环节严格管理,促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持续提高,减少临床科室存放消毒包的时间。同时,对消毒、包装、灭菌等环节实施严格管理,依据国家相关标准控制消毒时间,规范消毒方法,在包装前详细核对,在包装物品内部放置化学指示卡,在包装外部粘贴化学指示胶带,准确标准灭菌的时间和有效期,并粘贴条码,利用追溯系统进行扫描记录。实施灭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依据相关规定及工作流程进行操作,工作人员需准确掌握灭菌的压力、温度、时间等参数,定期维护保养灭菌设备,并将完成灭菌的医疗设备及用品放置于干燥清洁的环境中,依据灭菌时间和类型分类摆放,确保灭菌合格率符合要求。
由此可知,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显著提高灭菌物品监测率、待灭菌包合格率及各科室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选取样本不足,持续质量改进的措施及具体应用效果需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