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实效

2019-09-10巨雅虹

高考·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效果

巨雅虹

摘 要:教学过程是否可以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所决定的。所以教师要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式,找到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本文重点在于站在高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角度展开分析与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期给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方法思路。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效果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个学科之中,那么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如何区别于其他学科,形成自己独特且有效的方式,这需要教师充分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多种因素进行。教师要科学合理进行分组,以组员间开展问题讨论和相互学习共同提升数学成绩为目标,进而有效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存在问题

第一,重形势而轻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切实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设置的。如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重视小组合作的形式,从而盲目分组合作学习,就会丧失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并且不是所有的高中数学课程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教师在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做好前期的备课工作。在备课阶段,教师就应该对本堂课所要教授的内容、预计达成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准备采取的教学方式有一个完整的设计。在备课中,教师要充分认知教学目标和任务,在课程内容下合理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相关教师必须对应用模式充分了解和全面掌握,能够在课堂运用中有的放矢。然后在具体课堂使用中多维度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使用中的效果。

第二,小组成员安排有待提高。科学、合理安排小组成员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第一步。小组成员在构成上要满足多种因素:数学学习成绩、性格特征、表达能力等,教师在分配小组成员时,要综合考量这些因素,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小组成员分配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一个小组内既要有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也要有相对较差的学生;既要有性格外向的学生,也要有性格内向一点的学生。只有小组成员之间存在差异,才能够让小组合作学习产生效果,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取得进步。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高效应用

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实际应用。

1.优化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进行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可以通过优化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进行提升教学实效。首先,教师应该做好说明和指引工作。在进行小组合作前,教师要充分给学生讲解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什么。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积极性。教师还要做好小组分配,在全面掌握所有学生性格及学习基础情况下,然后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参与到各个小组的学习之中。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观察其讨论效果,如果发现有些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较差,要及时给予引导和调整。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教师要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放权让学生自己在小组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和明确的分工,并且要求学生定期更换小组成员任务,全面提升学生数学能力。为防止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不作为不思考的情况,教师要求小组汇报学习成果的人员每次更换。通过优化教师和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角色定位,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科学合理安排组员

教师要在上课前考虑好小组的分配设计,每一个小组成员的构成,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应该是互补的,这样有利于小组学习活动的有效展开。为了凝聚小组合作力量和提升小组合作效果,应该在各个小组内选择一个有领导作用的小组长,统筹和领导组内成员进行小组学习。小组长的设置可以由教师安排,也可以由小组内推选产生,因为高中生已经有了较为成型的观念和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多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提升课堂参与感和主人公意识。小组长可以起到凝聚、协调和把控的作用,让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进行下去,被顺利完成课堂任务。

3.多样化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统称,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有不同具体的表现形式。教师要根據具体课程内容和任务进行合理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采取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形式,小组成员之间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课堂小组讨论,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模式,学生可以在相互交流和探讨中交换思路,获得解题灵感。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比单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解效果要好很多。也可以采取小组间竞赛形式,教师出题后,可以计算时间,看哪个小组先完成解题任务,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意识。这会在无形之间,培养学生做题速度和做题准确率。

结束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给课堂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经改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小组合作学习属于学生占主导地位进行交流思考的学习模式,这对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也对高中数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推动意义。因此,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提升,最终让学生数学成绩实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马鲜艳.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实效的分析[J].中外交流,2018,(27):108.

[2]杨娇娜.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实效[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0):65.

[3]厉东利.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实效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3):96.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效果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构建探析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