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反思,学会成长

2019-09-10向颖

高考·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美的英语

摘 要: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1]”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对一名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在我的教学实践中,也一直在探索中反思,反思推动教学,教学令反思生辉。以下是对题为stayhungry,stayfoolish一节高职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反思,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教学反思;英语阅读课

一、备课“三备”原则,充分备战

备课(课前准备)方面:坚持做到了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首先,我要求自己对教材上的阅读材料非常熟悉,每一句都信手拈来能诵能吟,并且准备好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和拓展知识;然后是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和了解,随时关注学生,平时就组织并成立学习帮扶小组,有利于课堂上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尽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其自主学习探索精神;其次,是备教学资源和环境。对即将上课需要的教学资源我反复查阅反复比较,教学PPT经过多次修改争取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双美”,甚至对于上课要用的道具我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自己动手制作的。另外,在课前,我主动请教组内资深老师和同仁帮我磨课,提出宝贵建议,每次聆听我都会仔细做好笔记,回去后反复揣摩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出路。

二、创新教学理念,精心设计课堂活动

课堂设计和教学理念方面,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和创新。这堂课是一堂英语阅读课,在教学方法上我采取的是三步阅读法。活动设计为:阅读前任务的检查,以学生自己的课业展示(乔布斯的课前简介PPT实际上是学生课前自己制作的)作为导入,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展示活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引起全体学生的兴趣。在阅读中每个环节设计上都是以小组合作探究和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特别是在carefulreading中,结合了任务型教学法、音乐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竞争的模式,提高了学生独立自学和讨论合作的学习能力,也增进了集体荣誉感。教学理念上我是秉承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样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期间教师适时地“点石成金”使得教学目的更优化更有效的实现。阅读后使用支架教学法,通过竞赛接龙和复述的方式使得课堂知识像放电影一样的重现,最后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赏析以及自身对文中佳句的分享使得主题思想得到升华,从而达到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三、课后改进和今后努力方向

1、学生素质方面: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英语指示语不太明白,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欠缺,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的使用英语来进行教学,通过表情、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从而营造出浓厚的英语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浸泡式”的英语学习,从而使听力和口语能力得到提高。我应该注意平时培养学生习惯和学习氛围;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培养英语课堂的良好班风。

2、老师素质方面:注意教师人格魅力及自身修养提高一直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和努力方向。在课堂上,老师不仅是引导者,还是倾听者,更是智慧者:一是表现在鼓励学生开发新思路方面要倾听要思考,要允许“百家争鸣”,敢于挑战权威,例如:在上课中有一个细节,学生在划分课文结构上与参考答案不一致,我并没有否认学生的见解而是给予鼓励和表扬,但也不是一味的附和,一定要给出为什么肯定的理由,使得学生更信服;二是表现在小组讨论和探究问题上,我对自己的角色转换还没有完全到位,我后来仔细琢磨了这样的道理:教师必须对每个小组的讨论应该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在适当的时候对进行顺利的小组“点石成金”,提出表扬,而对偏离学习任务的小组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点拨,“指点迷津”;而在小组汇报时,老师则要扮演好组织者和评价者的角色,适时地介入让学生明白合作的技能与方法。三是在课堂策略的调整上一定要因时因地制宜,不能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有机结合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甚至是教学语言,并且教师要会表扬用语,适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扬他们,不同的表扬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和愉悦。

3、美育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渗透。在課堂上,我最后引用了文中的佳句赏析配合播放令人心怡的音乐,来试图达到学生对文学作品审美素质的提高以及情感教育的渗透,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后来又思索了很久,深深体会到: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实践的过程;阅读中有感,才有悟,才能思,才能有美的感受,才有创造美的冲动。首先要激发审美兴趣: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通过图片甚至音乐的渲染营造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然后要创造思想共鸣来引导学生发现美、享受美:在课堂上适时的找到切入点,创造师生思想的共鸣和碰撞,只有碰撞才会有火花,让学生惊奇的发现课堂之美带来美的享受;最后是收集和捕捉信息材料,引导学生创造出美。教育的目的是授之于“渔”而非“鱼”,美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使得学生创造出美。因此在教学中要懂得适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加以引导,使得学生创造出美的作品出来。

综上所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还要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把握上下苦工,更要在更高的着眼点提炼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潜能,从而创造出更好更美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

作者简介:向颖,1979年,女,汉,湖南湘潭,讲师,研究生,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职业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美的英语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打破平衡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美的校 美的人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