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爱玲小说语言的特色解读

2019-09-10朴春子

锦绣·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语言特色张爱玲

摘 要:在我国文坛史上,张爱玲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她之所以能够在文学界颇具盛名,就是因为她笔下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描绘的动人的爱情故事以及处处透出的对人性的洞悉和解剖,在她的作品中,语言艺术无处不在。词句绚烂、修辞巧妙,无不凸显出她的作品的独特魅力。平声字的运用渲染了整体的悲哀基调,叠音字又让情感百转千回,华丽和悲哀,在她的诠释下都成为了美的代表,共同造就了张爱玲小说独具一格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语言;语言特色

引言

张爱玲笔下的故事多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香港为背景,讲述这些时代、背景之下都市男女的人生浮沉。她非常善于对事情的深入剖析,洞察内心,以笔法精湛而为人称道。在《茉莉香片》的开头,张爱玲写道“……香港是一个华美的但是悲哀的城。”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她的小说艺术,即“华美而悲哀”。本文尝试由修辞学的角度着手,来对张爱玲的小说艺术风格进行探究,感受其中的华美和悲哀。

一、古典文学的印记

张爱玲骨子里是偏向传统的,有非常古典的一面,虽然她的行为表现和中国传统女子很不一样,小说中的人物却各个都是典型的“中国人”,体现出典型的中国特征。无论怎样的人物,都被贴上了中国化标签[1]。古典文学语言就是张爱玲作品的底色。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红楼梦》的痕迹。以《金锁记》来说,二者除了故事环境相似之外,书中的人物的说话风格、言行举止等风格都非常相近。都是家长里短的故事,都是细腻的语言,想到那些人物的举止神态,很容易联想到《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那些活泼的、生动的话,就像是从《红楼梦》中的人物口中说出来的,但在《金锁记》当中又是那样的贴切、自然。比如她描写曹七巧出场的部分“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四下里一看,笑道:‘人都齐了。今儿想必我又晚了!怎怪我不迟到——摸着黑梳的头!谁教我的窗户冲着后院子呢?单单就派了那么间房给我,横竖我们那位眼看是活不长的,我们净等着做孤儿寡妇了——不欺负我们,欺负谁?’”一个疯丫头的形象跃然纸上,性格风风火火、说话泼辣刁钻,和凤姐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二、华美的风格

华美也可以说是华丽、绚丽,辞藻丰富,渲染到位,情感热烈,生动形象。多数描写多姿景物、抒发细腻情感、塑造厚重人物形象的描写都会使用华美的描写和表现方式[2]。张爱玲擅长灵活运用一些形象、色彩强烈、情感热切的词语来描写人物形象、自然天象、房屋建筑、服饰装束等,由此显得非常华贵多彩。比如“山腰里着座白色房子是流线型的,几何图案式的构造,类似最摩登的电影院。然而屋顶上却盖了一层仿古的窄红边的框。窗上安装着雕花铁栅栏,喷了鸡油黄的漆。”“碧”“白”“绿”“鸡油黄”等词将建筑的色彩细致地展现了出来,色彩词的构造上也有区别,单音节词和复合词结合,在表色彩的字前安排了限定或修饰词,比如“鸡油黄”,这样可以让形容的色彩更为形象,使词的感染力更强,让人们的理解更加直观。张爱玲还非常擅长用比喻。有论者评价称:张爱玲的比喻是基于本體和喻体的相似性而建立的繁复的交织关系,基于读者自身审美基础,再施以引导,使人产生联想,大大丰富了内容的意蕴和内涵,对于人物形象的树立、作品主题的搭建等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

三、悲哀的基调

张爱玲在创作中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在观察这个世界,她的小说给人传递出一种刺骨的疼痛,令人不禁悲从中来,这种悲怆的情绪随处可见,悄无声息地隐藏在小说的各个篇章当中,并逐步渗透到读者的情绪中。她用到大量的平音字,决定了文章的悲戚基调,还用到了很多叠音字,强调了这种悲戚的情绪,使人久久沉浸在其中,难以脱离。汉字的各个音节都有其音调,在现代汉语中是“阴、阳、上、去”。平声,其声哀,尾音长,可传递悲哀凄凉之情绪。语音是在不断变化的,古四声和现代汉语不完全一致,不过整体上说,现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即为平生,以此来分析张爱玲的小说用音,比如“生命像圣经,从希伯来文译成希腊文,从希腊文译成拉丁文,从拉丁文译成英文,从英文译成国语[4]。翠远渡它的时候,国语又在她脑子里译成上海话,那未免有点隔膜”这一段,平声字有41个,非平生字有26个,平声字的尾音慢慢延长,好像隔了很长的距离,呼应了吴翠远对于生命的理解,即“重复和单调”,给人一种难以看透生命之感,无限凄凉。

四、结语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夏志清为张爱玲单独开辟了专章,并称她为“中国当年文坛上独一无二的人物”,并将她笔下的《金锁记》评价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世人之所以会对张爱玲的作品做出如此高的评价,就是因为她笔下的人物、故事都颇具生命力、感人至深,语言艺术极具感染力。在她的小说中,词语的应用非常丰富、灵活,比喻恰如其分,充分体现出小说的华美风格。她用自己独到的理解来传递人生百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伟大丰碑。

参考文献

[1]崔婧.张爱玲小说语言的特色解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2):67,69.

[2]叶舒.从词汇计量角度看张爱玲《金锁记》的语言特色[J].文学教育(上),2018,(7).

[3]严军.张爱玲小说中色彩意象的文化隐喻[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00(001):P.71-75.

[4]严军.张爱玲小说中色彩意象的文化隐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7):43-45,60.

作者简介:

朴春子(1999.1.25),性别:女,民族:朝鲜,籍贯:黑龙江绥化,学历:本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在校生.

猜你喜欢

语言特色张爱玲
名人的味道
浅析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翻译标准及策略
基于商务英语语言特色的翻译技巧研究
弗洛伊德早期绘画语言特色
浅谈商务英语的文本特征及翻译策略
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英语的语言特色对汉译旅游文本的启示
CAUTIONARY TALES
细说张爱玲年代的流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