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成效分析

2019-09-10张立娟鲍薇吴蕾黄冬梅张丽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4期
关键词:护理应用优质护理冠心病

张立娟 鲍薇 吴蕾 黄冬梅 张丽华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接收的8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舒适度、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期间舒适度、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的疗效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明显差异。结论:优质护理可以给冠心病患者更为有效的护理,增强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愈后与生活质量,增强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0-0144-02

近年来,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升高,人们的作息时间和饮食结构也随之改变,再之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也使得冠心病的患病率也日益增加。冠心病是现今心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使得患者的血管越来越狭窄或堵塞,临床表现多以胸闷、胸痛为主,严重时还会产生休克甚至猝死,对患者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都会带来严重影响。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待疾病的态度也不再是只依靠药物或是手术治疗,逐渐向护理倾斜,认为优质性护理更加具有疗效与可行性。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相关对照试验,对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成效进行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纳入的80例患者为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收入,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40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6-74岁,平均(48.78±5.11)岁。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5-71岁,平均(49.22±5.4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本次研究有一定的知情权,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被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协会批准。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患者的日常护理,按照常规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例如降血脂、降压、降糖、降血脂、扩血管、抗心律等,并遵医嘱告知患者关于所用药物的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及时用药。

1.2.2观察组患者一方面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一方面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以下:(1)环境护理:每日对患者的病房进行常规消毒,以保持房间内的通风及阳光充足,防止因病房环境因素造成继发感染。同时注意调控病房的温度及湿度,保持病房的温暖舒适。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严格控制患者探访人员的进入时间,保证病房的安静。叮嘱相关的医护人员在患者休息时或夜间进行病房的检查或从事医疗活动时要注意保持安静,防止影响患者休息,尽力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促进疾病恢复。(2)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易受疾病因素、医院环境因素与家庭环境因素等影响致使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产生焦虑、紧张及消极的心理情绪,从而阻碍疾病的治疗进程。若长此以往,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的效果,所以护理人员一方面要向患者及其家属积极的宣讲冠心病的相关知识、正规的诊疗过程、日常保健等,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病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增加治疗的信心,一方面多与患者及其家属多沟通交流,及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从而发现患者目前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并寻找造成此问题的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治疗。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应保持语气温柔,并注意态度和蔼,让患者在心理上充分感受到医护人员的温暖。(3)饮食护理:因冠心病的影响因素较多例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并且冠心病患者会因疾病因素导致饮食不规律及饮食较差等情况,所以对患者的饮食方面应尤为注意,应根据患者的个人饮食习惯而制定健康的饮食方案。在制定饮食方案时,应注意保持清淡,忌刺激食物、辛辣的食物,防止摄人过多的油脂、糖分等不利于疾病恢复的饮食。整个饮食方案应保持低脂、低糖、低盐,保证膳食纤维、优质蛋白的食物以及蔬菜水果的摄入。(4)疼痛护理:某些冠心病患者突发心绞痛时,患者胸口会感到无法缓解的剧烈的疼痛,此时,护理人员在采取临床积极治疗的同时应科学的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者坐位,并嘱患者深呼吸等,也可在病房内播放舒缓的轻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减缓患者的疼痛感。(5)康复教育: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向病人及其家属宣传冠心病及其他疾病的健康保健知识。如病人状态允许,可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下床运动,适度锻炼,以降低临床上肺血栓和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性。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常规的全身检查,并主动告知患者及家属院外服用药物的用法用量、相关注意事项等。患者出院后应与患者保持密切联系,定期进行随访,嘱患者定期来院复查。

1.3观察指标(1)住院期间舒适度;(2)生活质量评分变化;(3)治疗的疗效。

1.4疗效评价(1)住院期间舒适度:采取美国Kolcaba制定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价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生理状态、社会文化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2)生活质量评分变化:采取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对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个人信仰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评价;(3)治疗的疗效:冠心病量表PROISCD-CHD(V1.0)内容包括4个领域11个侧面30个条目,即身体健康(含基本机能状态、活动能力与受限、精力与不适3个侧面8个条目)、心理健康(含认知、正性情绪、负性情绪3个侧面8个条目)、社会健康(含人际交往、社会支持、社会角色3个侧面8个条目)、精神/信仰健康(含满意度、信念/信仰2个侧面6个条目);特异模块含心衰症状、胸腹疼痛、特殊心理生活影响3个侧面,有支架者尚含支架作用及安全性侧面。

1.5统计学方法研究与获取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x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住院期间舒适度两组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舒适度方面的比较:观察组在住院期间舒适度总评分为(97.29±2.17)明显高于对照组(90.12±2.2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冠心病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对比: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1.75±1.83)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3.17±2.12),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治疗的疗效两组冠心病患者在治疗疗效方面的评分对比: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比观察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作为临床中一种常见的心脏病,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些心肌机能的障碍或器质性的病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而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生活质量下降。所以,向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冠心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尤为重要。

因传统护理在冠心病护理过程中不全面,无法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舒适护理,而优质护理可以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全面兼顾,可对患者的紧张心理进行缓解,增强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研究结果分析,表明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在住院期间舒适度、生活质量、治疗疗效明显优于采取传统护理模式的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不仅可以在护理方法方面给患者更加全面的照顾,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增强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故其护理方法适合在各大医院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护理应用优质护理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探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优质护理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转变临床护理模式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