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康复护理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2019-09-10王晓红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4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梗塞护理效果

王晓红

[摘要]目的:评价在对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应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这一阶段作为研究开展时间,选择该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取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在实施了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后,评价患者得到的不同护理结局。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组患者无论是神经功能评分还是生活质量任意指标评分值皆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鲜明有意义。结论:在对脑梗塞患者护理当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应用效果鲜明。

[关键词]脑梗塞,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0-0134-02

脑梗塞又叫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补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导致发生缺血、缺氧问题,而在此背景下发生的局限性脑组织坏死问题。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伴随疾病的发生、发展,易于合并心肌梗死、器官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状。该类病患主要的疾病表现是昏迷、半身不遂、语言障碍、智力障碍,在对患者采取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明确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本文就以102例研究对象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法,评价在其护理工作当中应用康复护理的效果。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这一阶段作为研究开展时间,选择该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表现,人院后及时接受CT/MRI检查,明确脑梗死诊断。按照所采取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中患者有51例,分别是30例男性、21例女性,患者年龄值自53岁~76岁,年龄均数64.2±5.3岁,病程3-21个月,平均病程时间12.6±1.4个月。常规组中患者有51例,分别是28例男性、23例女性,患者年龄值自55岁~77岁,年龄均数65.1±5.4岁,病程2~20个月,平均病程时间12.1±1.3个月。两组间有关资料数据值之比,提示与下文研究开展前提要求相符:P>0.05。

1.2护理方法在常规组患者治疗过程当中,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内容有:按时巡视,叮嘱患者按时、正确用药,与此同时开展相应的健康宣教,尽量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切忌烟、酒,在营养摄取上要充足;注意帮助患者清洁其皮肤,以免发生褥疮;各项护理措施均遵医嘱展开。另外,对干预组患者再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1)体位干预护理:早期阶段尽量保持侧卧位的体位,并尽量避免以仰卧位体位休息,因为仰卧位的体位易造成肌肉痉挛;侧卧位状态下,有益于保持上肢自然的伸展,放松肌肉。注意每隔2~3h更换一次体位,一方面是为预防压疮、另一方面是减少持续保持一种体位下造成的关节痉挛发生率。选择侧卧位体位时,应尽量有自主意识的保持前臂外旋、掌心朝上,以此来尽量作用于对患侧肢体的牵拉。f2)心理干预护理:脑梗死疾病发生后,会因受到疾病症状刺激、或是巨大的经济压力等因素而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迅速下降,伴随出现焦虑、抑郁、悲观甚至是轻生等表现,同样也表现在会抗拒治疗上。针对于此,应针对患者心理状态予以评估,予以对症疏导,通过和患者的积极交流、沟通,为其提供在生活上的帮助,在此过程当中同样要呼吁患者家属参与到对患者的帮助、鼓励当中来,以亲情、温情感化患者,使其感受到来自身边亲人、朋友、医护人员的关怀与温暖,继而提高治疗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迎接后续治疗,并在情感扶持下树立好好生活的理念。(3)语言康复护理:在帮助患者度过疾病急性期之后,在疾病趋于稳定,便要及早开始对其语言康复训练,首先从简单的咀嚼功能锻炼开始,再慢慢指导患者做伸舌、缩舌的训练。从最初简单的拼音发音锻炼开始,再慢慢过渡为单个字的发音、词语的发音,最后再是句子的发音。在这个过程当中,护理人员应有足够的耐心来指导患者,使患者慢慢恢复语言功能。(4)肢体康复护理:当经过治疗、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之后的48h(以神经学各项症状不再发展为前提),及早开始肢体康复锻炼。当还不能下床时,便可以在创伤自主做翻转体位等简单的锻炼,促进肢体肌肉能力的尽早恢复;在可完全自主活动之后,便可引导患者下床,开展必要的运动训练;针对腿部肌肉功能较弱的患者,先要保证安全,应借助拐杖行走,慢慢恢复腿部肌肉功能;若患者行走正常,存在上肢行动困难,则要针对性的通过上肢伸展等方法,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5)生活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做洗脸、刷牙、穿衣等日常生活训练,慢慢帮助其恢复机体协调力,并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1.3效果评估(1)比较患者在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评分:NIHSS神经功能评分评价方面包括:对指令要求、眼球、肢体等支配功能,得分越高代表神经功能越弱。(2)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SS-QOL生活量表内容主要有语言能力、活动能力、自理能力、情绪几个评价方面,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佳。

1.4数据统计数值加入SPSS 21.0予以计算,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皆为计量资料,表示成(x±s)方式,实施t检验,P<0.05,出現计算数值明显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变化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皆有降低,同时干预组评分值更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鲜明。详见表1:

2.2比较两组间生活质量指标值评分观察可见,干预组患者任意指标评分值皆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鲜明有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从本次实验数据结果可见,干预组患者在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无论是神经功能评分还是生活质量任意指标评分值皆优于常规组(p<0.05)。具体分析来看:①早期康复护理旨在尽早对患者开展护理干预,以更为规范、合理的护理方法为患者治疗、恢复保驾护航,综合以肢体、肌肉、语言、心理等各项护理方法,最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其各项功能指标,为其治疗辅以更为完善的护理措施,保证护理质量;②康复护理强调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可自主活动时便积极开展各项锻炼,使其肢体各位置都能得到训练,这样可避免长时间卧床而可能造成的肢体功能退化,为其后续的恢复奠定有效基础,通过训练获得更佳的康复效果;③脑神经有对面部神经、语言、听觉等重要的支配调节作用,脑梗塞后随着脑部组织供血中断,出现局部脑组织坏死,导致神经功能缺失,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进行的语言功能训练等,有利于促进其有关神经功能恢复。

总的来看,大脑担负着调节感官、协调能力等重要功能作用,一旦脑损伤,便会使相应的功能可逆性丧失,因此,应在治疗后早期予以康复护理,虽不能完全恢复到发病前的状态,但也可基本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整体康复均有积极影响。

综而,在对脑梗塞患者护理当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应用效果鲜明。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脑梗塞护理效果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PCI介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后的康复护理分析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康复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创伤性骨折病人的心理干预护理研究
时间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内分泌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在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中治疗及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舒适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