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与汉英翻译教学

2019-09-10冯洪媛

校园英语·月末 2019年12期
关键词:汉英翻译模式教学

【摘要】社会建构主义是主要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对于语言和文化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在语言学、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下,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也渐渐应用于语言教学领域并形成一种新的语言教育心理学模式——社会建构主义模式。汉英翻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将中文和英语相互转换的翻译能力,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教学课程中的方法也会有一定的相关性。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当前汉英翻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对社会建构主义模式进行具体解读,最后阐述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下汉英翻译教学策略的改进。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模式;汉英翻译;教学

【作者简介】冯洪媛,河南新乡学院。

引言

随着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受当年英国“日不落帝国”历史的影响,英语成为世界最通用的语言。在中国的教学领域中,英语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外语翻译能力也是目前教学的重点之一。提高学生整体的翻译水平能够对我国对外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发展和提高产生一定积极的作用。就之前的教学模式而言,各个高校的汉英翻译课程并没有深入采用翻译教学的认知论基础,在社会建构主义的背景下,翻译教学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教学方式和思路。

一、传统汉英翻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汉英翻译教学课程中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只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也大多都是以讲授法为主,教师站上讲台将自己所学的东西教授给学生,学生坐在台下听取教师每一句中能够获取的知识点。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进度都是由教师安排好的,但是学习效果却可能会与教师所设想的相差甚远。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师将知识更全面地讲解教授给学生,但是学生也会在此过程中失去学习如何学习的机会以及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汉英翻译教学如果长期采用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脱离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和忽视学生个体建构的重要作用,那学生的翻译学习就只能够靠死记硬背。这对学生来说,他们只能学到汉英翻译的内容,而不能学到他们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语言学习的技巧,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个人未来的学习都是无效的。

二、了解社会建构主义模式

社会建构主义是在西方语言学和心理学共同发展基础下而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既借鉴了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也在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中吸收汲取了一些理论知识,从而在教学领域也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社会建构主义模式。社会建构主义模式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结构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而不是教师帮学生建构完成的,学生的知识建构来源于自己的经验、认知,教师只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社会建构主义模式指出四要素,教师、学生、环境和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既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个体,又强调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学习是从个体开始的,每一个个体在出生以后便开始建设个体的意义和个人的理解,从自身的经验结构中构建出自己的知识结构。虽然社会建构主义主要强调个体在学习中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忽视社会环境、教师等因素的影响。在结合人本主义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之后,社会建构主义模式关注教学中教师对学习者的引导作用,要求教师应当履行好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职责,学会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安全感,帮助学生调整学习任务的难度和先后顺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能够满足个人的需求。特别是对语言教育而言,教师如果只是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完全灌输给学习者,并不能让学习者得到真正学习语言的方式方法,学习者只能依样画葫芦,照搬教师的学习模式,这对学习效果或者是学习者自身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三、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下汉英翻译教学策略的改进

首先,应该淡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导作用,转而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作用,先了解学生学习的需求,再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调整学习任务的难度,帮助学生形成具有安全感的学习环境,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在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下,汉英翻译的学习中,学生和教师应当处于一个相对平等和平衡的状态,教师应当调整好自己的姿态的地位,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合作,以与学生平等的角度和心态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其次,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语言学习知识体系,汉英翻译的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够学习到翻译的技巧,这对学生学习其他的外语和语言都是直接有利的作用。身为教师,可以直接以学习的成果和成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克服对英语的畏惧心理和情绪,使得学生在汉英翻译课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翻译技能。

四、结束语

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在汉英翻译中被广泛采用,既能够符合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个体建构的发展,帮助学生习得学习的技巧,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谭益兰.汉英翻译教学答案标准多元化研究——以西藏大学非英语专业汉英翻译教学实践为例[J].西藏科技,2018,305(08):52-56.

[2]许丹,于红霞.建构主义理论视阈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猜你喜欢

汉英翻译模式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网络司法外宣翻译初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永续债券探析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
公示语的功能及其翻译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