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
2019-09-10李美谕
李美谕
摘 要:年轻教师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的发展,组织教师团队开展课堂观察活动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极佳途径。观察活动分为:观察准备、实践观察和总结反思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给教师带来新视野、新思考、新进步。听课过程不仅关注教师,更加关注课堂的主体——学生,这样的观察活动能够帮助教师群体保持对课堂教学持久、细致的关注,能极大促进其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课堂观察;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改以来,课堂交给教师的任务越来越难,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主导学生学习。对于“引导”分寸一定要把握得当,因此学生的课堂反应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观察主体为学生,與课堂主体一致,这样更加准确了解课堂效率。
一、课堂观察研究发展
1950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思提出了“互动过程分析”理论,他开发了12类人际互动行为编码作为课堂观察研究框架,自从开始了系统的课堂观察量化研究。20世纪70年代质性研究方法被引入到课堂观察中,自此,研究者可根据自身经验用文字描述和诠释课堂事件。但是前两者只能感受却没有量化,近年来,研究者们将课堂观察进行定量化与定型化制作表格,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一一记录下来,方便课后的总结与反馈。
二、课堂观察内容
1.课堂观察的概念
“课堂观察”现在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观察教师”,另一种是“观察学生”。前者是比较传统的理解,即观察教师上课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议,互相进步;后者是观察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应,反省自身获得教学反馈。从对教师的能力而言,后者对教师的挑战更大,因为观察学生的前提是对本节课内容非常了解,关注听课教师对于重难点内容的处理,从而观看学生对其内容的反应,从学生的角度去检测教法方法是否合适是最直观正确的方法。从发展途径的角度看,课堂观察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生学习,是一种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1]
2.课堂观察的程序
俞小平等认为课堂观察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会议三个程序[2]。①课前制作表格确定观察对象、观察指标、记录方式、人员分配等工作,多观察人员进行培训。②课中观察并记录信息。③课后整理和分析资料后教师集中反馈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学习效果,改进课堂,从而教师得到提升。
现场的课堂观察技术应能全面描述、分析与解释细微课堂事件,但是主观性较强,若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摄录工具将课堂录制,课后进行多人反复观察,这样会使得到的信息比较客观,细节不容易错过。
三、课堂观察对年轻教师的帮助
1.教师本人作为被听课对象:教师在上课时,会更关注自己的表现以及课堂呈现出来的内容。将课堂录制下来,以及其他教师的学生观察表,自己会更加正确看待自己上课的效果。
教师在设计课例时,会以自己的角度思考教学目标如何去完成,脱离学生学情和角度的设计是有可能错误的。当上完课以后通过其他老师对自己课堂的观察,可以得到正确教学反馈,从而改善自己的课堂。
2.教师作为听课对象:本身听课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就是一种进步,年轻教师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学生的感受,课堂观察可以让教师专注学生对课堂的反应,课后反思自己是不是也会有相似的问题出现。
3.教研组的团队讨论:课后研究组会聚在一起点评课例,多位老师会从不同角度点评课例,会使课堂更加立体,问题也会被放大,才能更好改善教学。点评的数据从传统听课的教师到教师与学生,观察点更多。
四、课堂教学的反思
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我感觉到课堂观察给我很大压力。因为传统听课,我只需要关注教师一个人,而现在我听课需要关注除教师以外的其余几位同学,那么这样就要求,我对教师上的课例本身要很了解,不然就很难很好完成任务。另外,当教研组教师集体听自己的课时,自己一定要重新审视学情,将其与自己的课堂设计目的结合起来,深度思考其效果。无形中提升了对自己要求,督促自己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吴江林,基于合作体的课堂观察;教研组的视角[J].当代教育学,2009,(2):26-27
[2] 俞小平,李建松.课堂观察20问答——何为课堂观察的程序[J].教育科学研究,2007,(24);12.
[3] 边玉芳,孙丽萍. 教师增值性评价的进展及在我国应用的建议[J]. 教师教育研究. 2015(01)
[4] 顾泠沅,周卫. 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学会观察[J]. 上海教育. 1999(05)
[5] 王文.课堂观察——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6] 王丽琴. 课堂观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J]. 宁夏教育科研 201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