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编委王慧敏一行到常州市档案馆座谈交流
2019-09-10
人民日报社编委王慧敏一行到常州市档案馆座谈交流
11月27日,人民日报社编委、海外版总编辑王慧敏带领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农村组主编高云才、人民日报江苏分社社长何聪、人民日报安徽分社社长朱思雄等一行四人,在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洁茹的陪同下,来到常州市档案馆了解、收集洑家村相关档案史料,调研相关情况,进行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常州市档案馆副馆长张步东介绍了洑家村档案史料的收集、整理过程。王慧敏对常州市档案馆完备的档案史料收集工作与编研成果表示高度赞赏,还仔细回忆了当年在洑家村、下吴村驻村采访的点点滴滴,询问了两村现在的发展情况,对比了两村今昔的发展与变迁。
2016年起,常州市档案馆以馆藏1995年《人民日报》王慧敏的报道——《山这边,山那边》为线索,积极开展相关档案史料的收集工作,多次前往实地了解情况,采访当事人,与溧阳市档案馆共同收集、整理相关档案史料,编辑出版了《山村记忆——洑家村档案史料选编》一书,对那段“大讨论、大发动”的历史,用档案的独特视角进行了还原,从中汲取经验,获得新的启发与思考,为推动“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贡献档案“资政”力量。该书出版后得到丁纯市长的肯定和批示。(都寒誉)
扬中市委常委孙健调研市档案工作
11月19日,扬中市委常委孙健到市档案馆调研指导档案工作。调研中,孙健常委实地察看了档案查阅中心、机房、档案库房,听取了档案局(馆)长郭渝关于全市档案工作的情况汇报,详细了解市档案馆在本轮机构改革后的运转情况以及档案信息化、“三个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孙健充分肯定了全市档案工作扎实,工作思路有深度、有高度、有创新,并提出更高期望:一是要继续加强基础业务建设,严把质量关;二是要坚持开门建馆办馆、管档用档,主动把档案工作输送出去;三是在创成省5A级数字档案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四是推动管理模式转变,把“资料馆”变成“思想库”,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智囊服务。(朱薇)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与社区共建社会实践基地
11月18日,无锡市档案史志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梁溪区清名桥街道沁园第一社区、北大街街道古运河社区举行合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仪式上,无锡市档案史志馆副馆长孙海东和两个社区领导分别作了讲话。市档案史志馆与两个社区签订了共建协议,明确了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市档案史志馆将不定期举办社区家庭档案、青少年成长档案等方面的讲座、实践及研究活动,积极推进社区档案工作发展。
仪式后,参会人员观看了由馆藏资源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吴风锡韵》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展、《时间版图》专题展,对无锡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有了新的解读,深入领略了档案文化的魅力。(童燕芳)
宿迁市档案馆召开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12月6日,宿迁市档案馆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宿迁市委第九巡回指导组副组长沃恒光、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吴保辰到会指导。会上,宿迁市档案馆馆长蔡浩代表馆领导班子作检视剖析,并带头作个人检视剖析。随后,班子其他成员逐一进行个人检视剖析,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沃恒光副组长指出,市档案馆工作基础比较扎实,民主生活会整体效果很好,较好地落实了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是一次质量比较高的民主生活会。沃恒光对下一步工作提出3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深化政治建设,要强化思想武装,高度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发挥档案的政治功能;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抓好问题整改,要坚持领导带头,立足刀刃向内,突出建章立制;三是强化使命担当,更好推动工作落实,要加强统筹谋划,转变工作作风。最后,蔡浩代表班子作表态发言。(丁颖)
《苏州年鉴(2018)》在全省年鉴质量评定中获评“一等”
近日,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公布2019年全省年鉴质量评定通报表扬名单,《苏州年鉴(2018)》获评“一等”。这是《苏州年鉴(2018)》获评第六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特等奖之后,再获佳绩。此外,《太仓年鉴(2018)》《张家港年鉴(2018)》在2019年全省年鉴质量评定中也被评为“一等”。(刘凤伟)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摄制作品获全国建设项目档案微视频一等奖
近日,由无锡市档案史志馆摄制报送的微视频作品《倾听蠡湖——蠡湖整治档案实录》一片荣获国家档案局2019年建设项目档案微视频征集活动一等奖。这部微视频作品以无锡蠡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为表现对象,站在档案视角对蠡湖整治的起因、过程及成果进行了歷史的再现与现实的陈述,并阐明了档案对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赵梓吟)
《苏南运河“四改三”项目档案管理纪实》荣获全国建设项目档案微视频三等奖
12月6日,国家档案局主办的建设项目档案微视频评选活动总结交流会在北京举行,苏州市航道管理处制作的《苏南运河“四改三”项目档案管理纪实》微视频荣获三等奖。《苏南运河“四改三”项目档案管理纪实》微视频以苏南运河苏州段建设管理为基础,力求通过记录工程项目整治情况、档案管理情况以及项目档案资料员日常工作情况,反映档案管理工作所蕴含的科学规律、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苏州市自全面加快“苏南运河”内河航道基础设施建设以来,十余年累计完成航道基础设施投资近百亿元,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也产生了大体量的工程档案。本次获奖是对全市水运工程建设及项目档案管理的极大鼓励和鞭策,也将对全市项目档案的规范管理、高质量利用产生积极影响。(庄丽莉)
常州市档案馆荣获“第二届中国电子档案管理论坛”三等奖
11月20日至21日,由档案职业联盟委员会主办,深圳市档案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协办的“第二届中国电子档案管理论坛”在深圳召开。常州市档案馆都寒誉、杨宽撰写的论文《新时代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探索与展望——以常州市档案馆为例》荣获三等奖,这也是江苏地区唯一的获奖单位。
第二届中国电子档案论坛以“新时代中国电子档案管理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全国各地档案局(馆)、各高校、企事业单位领导及档案工作者200余名齐聚一堂,从学术理论、工作经验、实际调研等多个角度对电子档案展开探讨,迸发出许多新观点、新理念。常州市档案馆注重电子档案的保管利用,使用先进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制定了一系列数字档案管理规范,为市民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档案查询服务,赢得档案用户的一致好评。(杨宽)
苏州市档案馆在“新中国的记忆”征文评选中喜获丰收
日前,国家档案局“新中国的记忆”征文评选结果揭晓,苏州市档案馆喜获丰收。苏州市档案馆此次共推荐文章244篇,其中4篇文章获得优秀奖;苏州市档案馆和苏州市税务局荣获组织奖。
“新中国的记忆”主题征文活动,旨在从档案角度讲述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讲述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丰功伟绩,讲述档案工作的独特作用和档案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征文活动得到了全市档案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找寻珍藏在记忆中的档案事业发展的闪光点和个人感悟,撰写感人文章,或展现苏州档案人的细腻情感,或再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相明洁)
张家港一项成果入选“苏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
今年,苏州市文明办开展了2017—2018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张家港市档案馆“成长档案催开‘五色’繁花”成果入选一类创新案例。
近年来,张家港市档案馆多措并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未成年人建档工作,成长档案深受全市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未成年人的好评和欢迎。首先,经过精心组织、策划,将未成年人成长档案的特点、收集范围、保管期限、归档整理办法、保管、利用等多项相关资料编印成《未成年人成长档案建档手册》,规范了成长档案的各项标准;其次,通过广泛宣传,以举办讲座、现场参观、媒体宣传等方式营造氛围,促使未成年人成长档案工作有条不紊开展;三是通过主动服务,开展志愿活动,组建了“五色档案·伴你成长”建档志愿者团队,宣传到户,指导到家,以讲座授课、实际操作等服务,引导和帮助家长和孩子合作建立未成年人成长档案。截至目前,张家港市已有3000多户家庭建立了未成年人成长档案。(徐慧)
太仓市档案馆举办乡村振兴档案工作培训班
近日,太仓市档案馆举办了乡村振兴档案工作培训班,来自全市区镇、行政村、涉农社区90多位档案工作者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以提高村级档案工作者业务技能操作为目的,培训课程紧凑充实,重点讲解了所有村涉及的文书、会计、基建、照片、光盘、实物档案的整理,全宗卷、档案分类方案及保管期限表的解读与编制,以及档案管理软件的应用。为了更有效提升档案工作者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培训班还为每位学员发放了《档案工作业务规范汇编》。(钱彧)
常州市金坛区档案局召开红色档案资源普查登记座谈
12月11日下午,常州市金坛区档案局组织区档案馆、区委宣传部、党史办、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文广体旅局等单位和部门召开了全区红色档案资源普查登记座谈会。
会议传达了省档案局《关于开展红色档案资源普查登记的通知》文件要求,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提出的“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的讲话精神,并对金坛区红色档案资源普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与会各单位对照文件结合本单位红色档案资源实际交流了意见,并表示将认真开展此次全区红色档案资源普查登记工作,充分挖掘金坛本地红色档案资源。(郑磊)
新四军《苏中报》纪念馆在宝应县开馆
近日,新四军《苏中报》纪念馆在宝应县射阳湖镇举行开馆仪式,扬州市双博馆馆长束家平、宝应县政府副县长杨洪国共同为《苏中报》纪念馆揭牌,宝应县档案馆馆长王天彬参加揭牌仪式。
《苏中报》从1943年12月2日创刊至1945年10月11日停刊,共出版发行270期,在宝应出版发行185期。在抗战进入全面反攻阶段的关键时期,《苏中报》为宣传抗日、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打击敌人等各项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苏中报》纪念馆自2018年10月份开始维修,2019年9月份实施布展,共投入近400万元。《苏中报》纪念馆铭刻着中国共产党和新四军在苏中地区开展抗战斗争的光辉历程,蕴含着射阳湖儿女英勇战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是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一笔宝貴的红色文化遗产。(姚燕)
宝应县档案馆新增馆藏《仲子世家谱》
12月12日,宝应县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会《仲子世家谱》捐赠仪式在县档案馆举行。此次县档案馆接受捐赠的《仲子世家谱》较为珍贵,系仲氏宝应支谱1套、共12册,始修于明万历戊子年间(公元1588年),系仲子宝应后人第4次编修,在宝应县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会支持下,历时5年编修成功。
(邱群顾霞)
镇江市润州区档案馆新馆正式投入使用
12月16日,历时半年的建设,镇江市润州区档案馆新馆正式投入使用。新馆位于镇江市金润大道1018号,润州区档案馆精心组织了搬迁工作,全馆上下同心协力,确保了整个搬迁过程安全有序。没有丢失一页档案、一件物品,没有信息泄漏情况出现,没有影响群众查阅档案,圆满地完成了新馆搬迁任务。
润州区档案馆新馆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其中档案库房700平方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200平方米,查档大厅300平方米,技术用房300平方米,资料室近500平方米,大大扩充了库房档案存放空间,确保20年内不会发生胀库,所有楼面均按照档案馆设计规范和库房承重要求建设。同时建设了新的机房,购置安装了视频监控、服务器、UPS等必要设备,有效提升了数字档案馆的硬件建设水平。(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