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意识的探究

2019-09-10刘慧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2期
关键词:文化教育文化差异跨文化

刘慧清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是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英语教师,应对传统教法加以改革,在教学中重视对跨文化的导入,给学生增强文化敏感性,培养学生通过跨文化进行交际的能力。笔者在本文对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必要性、途径和原则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教育;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意识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丰富知识,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抱着此目的去进行教学。高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能够提高独立思考及判断的能力,进而能够形成和他人进行沟通合作的能力,增进对跨文化的理解,促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树立,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有重大意义。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使跨文化的培养与语言技能的教学同步进行。

一、文化差异问题

在校园里常常会发现,有的同学虽然英语成绩很好,口语也不错,却往往讲了不得体的英语。譬如,铃声响了,老师进到教室,同学们全体起立说:“Good morning,teacher.”在汉语中可以翻译为:“老师早上好!”可在此处“老师”是称呼语,一种尊称。在英语里“teacher”不能用作称呼语,也不是一种尊称,仅仅作为一种职业而已。在西方国家,同学们称呼老师一般是在姓的前面加上“Mr.、Mrs.或Miss.”。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森说过:“在与外国人接触中,讲本国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和句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的规则违反常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因为本族人不大会认识到语言学的相对性。”因此,语言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在民族中深深扎根,并且民族的情感和信仰也会充分体现出来。

二、文化教育的范畴

首先,不可将英语词汇和中文进行对等,不可以将英语词汇在文化内涵、外延上完全等同于中文。汉英两种语言由不同的语义结构和词素组成,表述的概念系统也完全不同。然而,这一点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同学们尽管用英语同本国人交流,但编码和译码存在错位。其次,虽然很多同学已不再用“No. It's really bad.”进行赞扬,但是,同学们经常错误认为有些字表意义相同的中文,其功能也肯定一定相同,也就更谈不上透彻理解言外之意了。最后,必须加强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及培养。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他们的閱读速度过于缓慢,复述课文或文章时经常歪曲原文。

三、具体的文化教育方法

1.开展各种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并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该研究成果。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于语言形式的正确和语言运用是否得当,教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然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角色的重要性,对语言形式看似正确但不合乎角色或者场合的情况应指出来给学生,使学生学习社会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在英语词法句法教学中学生往往只顾表面形式忽略真实内容,机械片面地操练,教师应加以提醒。

2.巧用教具。特别是图片、卡片、PPT、幻灯片、电视、电影等教具。例如,教师在讲授“house”在英美指怎么样的房子的时,倒不如让学生直接看一幅图片。其次,电影是一种了解外面世界的非常有效手段。有的电影是专门记录社会各方面情况,当然十分有用。好的故事片同样起到很好的作用,因为它提供了有用的跨文化知识材料。在美国,很多教师在教学时用不同时期的电影知识材料,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各个时期的社会习俗的了解。

3.适度选用辅助教材。在英语教学中,多用国外出版的英语教材和自编教材中的“真实材料”。有些英美出版的课本采用了很多文化上存在差异的文章,有的称为“Culture comments”,有些对话的确是研究跨文化知识的好材料,所谓“真实材料”是指从实际交际中选取的原始材料,并不是编教者自己撰写的。

4.引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在读各类文章时细心积累跨文化背景知识、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材料。我们的学生能出国留学,在国外生活较长时间的毕竟是少数。对多数学生而言,了解某一民族的文化特点、社会习俗、社会关系各方面的最直接、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就是从文学作品和日常新闻报道中来。问题在于如何选择这些阅读材料。假如学生读文章只是为了获取故事情节,那得到的东西就很少了。教会学生在阅读文章中,要深刻了解文学作品中内涵、各种社会问题、社会各阶层关系、各种深层次的人物性格剖析等,进而使学生在自学各类文学作品时能够养成探究跨文化知识的习惯。

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不愉快结果的例子有很多。这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的行为方式受社会文化的制约,人的语言行为的方式也同样如此。这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迫切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内容是否应包含社会文化教育?答案假如是肯定的,那该怎么样在跨文化知识教育中提高交际能力?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基础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在国家教委颁布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到。所以,教师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应关注跨文化背景知识、社会关系、社会习俗等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并了解人们在平常和紧急状况下的各种行为方式,不同的跨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及行为方式。譬如,在日常交际中英语国家的人一般在见面时喜欢谈论天气、地理位置等话题,通常把年龄、身高、婚姻状况、工资多少等作为禁忌的话题。再如,接受礼物的时候,中国人习惯礼貌性地谢辞,也习惯性地认为在客人的面前打开礼物是不礼貌的,而英语国家的人们通常会大方地接受并当场赞美。

总之,目前在英语高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交际能力的培养仍处在初级阶段。虽然我们需要了解历史、地理、文学、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但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更要重视交际技能的训练,有计划、分步地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达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目的。高中英语进行跨文化意识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才能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参考文献:

[1]刘清香.试论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J],2015(9).

[2]杨小燕.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J].科技信息,2009,(03).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猜你喜欢

文化教育文化差异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中美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研究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
发展文化教育是提高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