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教育探析
2019-09-10张坚
张坚
【摘要】语言是文化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民族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各个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个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教学中的英语教学,同样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教育。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对跨文化的教育,给学生增强文化的敏感性,培养学生通过跨文化进行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文化意识教育
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都是文化意识的范畴。为了更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更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多接触和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
一、为什么进行文化意识教育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当今社会化的进程对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的流通起到了促进作用,全世界各民族好像都住在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 世界各个民族的生活对跨文化交际成为不可少的一部分。譬如,在中国,“龙(dragon)”是一个民族的图腾,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龙”的意义重大,是中华民族的统称,中国地域的统称,拥有传承意识。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中国人会倍感自豪,可在西方人眼中,对“龙”的这份特别的情感就没有了,甚至把“龙”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可怕的怪物。假如有些企业家对“龙”不甚了解,把印有中国“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外市场,你试想下:此产品西方人会否购买?能否给企业创造效益?
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是文化意识教育,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基础是语言能力,但语言能力不等于交际能力。许许多多的人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认为交际能力应包含五个方面: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写的能力及社会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特别是语言中的语法结构及外在形式,老师尤其比较关注,重视培养学生能够造出符合语法的句段,而完全忽视语言环境,更谈不上符合语言的文化差异,导致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地方应说什么话,完全忽略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这里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必须指出来,就是跨文化差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文化意识教育的内容
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会对学生带来很多的干扰。学生对一位同志常常称呼为“Uncle liu”,导致这种现象往往是中文思维方式套用英语思维方式。主要是在中文里亲属称谓存在泛滥化使用倾向,而且在非亲属之间得到很常的使用。例如,年轻人对长辈称呼为“叔叔”“伯伯”“阿姨”;对平辈称呼为“大哥”“小弟”“大姐”。但在英语中,这些亲属称谓在社交中广泛使用是不可以的。如果我们用英语称呼这些长辈为“Uncle Liu”“Auntie Peter”,你可以想象对方听了会怎么样。在西方文化中,这些称呼只有在关系很密切的条件下才会用且后面只带名不带姓,如“Uncle Liu”。
我们知道在英语里“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学生会想当然地把“刘老师”称为“Teacher Liu”。可是,在英语里“teacher”仅仅是一种职业;在中文里我们有尊师的传统,“教师”不但是一种职业,而且已经成为我们对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的一种尊称。因为这种文化存在差异,导致学生理解为“刘老师=Teacher Liu”。此外,学生还会错误地把中文里很常说的“李秘书”“陈护士”称呼为“Secretary Li,Nurse Chen”,西方国家的人听到这些称呼后会感觉到很不可思议。在英语中,对汉语里的“先生、小姐、夫人”,我们通常用“Mr.,Miss,Mrs.”来进行。
当你被别人问起你想不想喝点或吃点什么时(Would you love something to drink/eat?),我们通常很客气并礼貌地说:“别麻烦了”“不用了”。可是按西方国家的习惯,你想要就不用推辞,你只要说一句“Yes, please.”就可以了。你假如不想要,说声“No, thank you.”就很礼貌了。中国人的含蓄和西方人的坦荡直率的风格由此充分体现。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常问:“你吃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和西方国家的人说这样的话,他们会错误认为你一定想请他们吃饭。在英语国家里,他们打招呼是以“weather、transportation、sports、health、interest、hobby”等話题开始的。
在漫长的使用中,英语词汇已积累了很多的文化内涵,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教师要引起高度重视,以防学生“望词生义”。譬如,“red”这个单词,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东方国家,红色与喜庆日子和庆典活动等有关,英语中有“red paper ”(官样文章)“red—letter days”(节假日)。在中国,红色象征吉祥、喜气、热烈、激情、斗志、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西方的英语中“red”还有许多其它意思,例如,“使人生气的事”可以用“red flag”来表达;“亏损、负债”可以用“in the red”来表达。
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方面也存在不同。共同的节日New Year's Day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外,中西方国家各自都有自己的节日,中国有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重阳节(Double-ninth Day)等;英语国家有圣诞节(Christmas Day) ,愚人节(April Fool's Day),情人节(Valentine's Day),复活节(Easter),感恩节(Thanks Giving Day)和圣诞节(Christmas Day)等。节日风俗习惯在中国和英语国家也很不相同。例如,在节日里,对送来的礼物,中西方国家的人态度也不同。中国人在见面接受礼物的时候,在接受前习惯推辞几次,在客人的面前,主人是不能打开礼物的。相反,英语国家的人们通常感谢后当场把礼物打开并美言几句。
三、文化意识教育的方法
教师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文化意识教育。例如,可以采用灵活多变教法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及跨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吸收这些知识,同时融入到文化意识中。
1.强化中外文化差异的比较。把中外文化在称呼、招呼语、谦虚、赞扬、感谢、关心等题材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同时,加强价值观念差异等方面的讲授。
2.利用各种方法吸收和体验外国文化。譬如,国外的物品和图片,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使学生去感悟外国的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可以叫学生去感受国外的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教师可以把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向学生推荐,使学生增加对外国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名人作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设立英语角,举办英语晚会等等,创设多种多样的专题活动,加深对中外文化的了解。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不能只注重词汇及语言的教学,必须加强中外文化意识差异导入。只有这样做才能算得上真正地掌握了英语这门语言。
参考文献:
[1]荣秀秀.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罗毅.英语课程标准研修与教材分析[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3]江俊丽.全球化视野下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D].四川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