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建立激励机制

2019-09-10李伟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42期
关键词:定义激励机制途径

李伟平

【摘要】小学英语老师任教的班额较多,教学时间少,因而管理学生的难度很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激励机制;定义;途径;奖励方法

一、建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将近十八年,我担任每个班的课从每周七节(包括英语,音乐,美术),降到现在的三至四节(两至三节英语课,一节音乐或美术)。而担任的班额从开始的两个班到今年担任四个班,平均每天每个班不到一节课的时间,面对学生的时间越少,学生就越难管理,英语教学的难度就越大。再者,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很容易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难度的加大而逐渐消退。而新课标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保持对英语的持久兴趣,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建立了一套长效的激励机制。

二、激励机制的定义

激励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是指一个有机体追求某些既定目标的愿意程度,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等意义。激励的方法(即发挥激励作用,实现激励目标的具体途径)是激励机制能否产生实效的关键。激励机制(Motivate Mechanism),也称激励制度(Motivation System)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激励机制的内涵就是构成这套制度的几个方面的要素。

三、激励的途径

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我从小组激励和个人激励两方面入手。有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在受到激励的情况下学习能力会有大约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提高。

(一)小组激励

1.低年级的学生小组竞赛方法是把全班分成四个竞赛小组。竞赛的内容可以是学生的态度,学习的效果,可以让学生比赛读单词,表演。哪个小组积满二十分每个组员可获得一份礼物,奖品可能是食物,可能是文具,最主要是学生的喜好。上海师范大学的卢家楣教授说得好:“需要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学生需要什么我们要按需分配;学生喜欢什么奖品,我就奖什么奖品;没有积满二十分的小组就要努力争取,直到积满二十分才可以换礼物;换了礼物的小组可以再重新计算,再积满二十分又可以换礼物。但不是每个班的学生都适合小组竞赛,有些班的学生对小组竞赛没感觉,但对个人的奖励重视。所以奖励也要分层,最主要是学生需要什么。

2.中高年级的小组竞赛。每节课全班分成四个竞赛小组,对态度认真,积极回答的小组加分,对反复开小差,回答不正确的小组扣分。但态度分得比率较少,更多的是竞赛学习的效果。高年级的学生喜欢争强好胜。我经常组织他们比赛。比赛背单词、比赛背课文,通过比赛他们加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个人激励

1.认真读书。英语是一种语言,在缺乏语境的课堂中,每天上课的读书是必不可少得环节。学生只有每天多读,多认读,多认真认读,才能温故知新。我每天一上课都是让学生读书,让学生指着单词或句子认读。哪位同学最认真读,先在他/她的书上加一个A+,谁不认真读的,扣他的A+给认真的同学。因此,每节课一上课学生都很自觉地拿出书来读。

2.完成读书或背书任务。小学生年龄还是比较小,每页的重点句子或单词我要求每个学生要过关。单词要求会读,重点课文我要求会背。以前我是每位学生在我面前读,但这样费时费力。这种方法实施一个学期后,我把每两个学生组成一个辅导小组,一个是辅导组长,一个是组员。组长负责督促,教会组员读单词或背句子可以得到两个A+,组员完成读书或背句子任务可以得到一个A+。后来,我觉得时间还是比较紧,没有那么多时间检查,我又对此方法加以改进。我在课堂上全班检查。先是让第一组的同学站起来读或背,另外三组的同学观察谁不会,然后举手检举。会读的同学我让他们先坐下,不会的同学和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的同学一起再读或背,如此四个组完成检查后,不会的同学已经读了四次,这些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都很尽力读,再给一次机会他们,大部分的学困生都能过关,不过关的我就要求他们的辅导组长限期教会。然后我可以利用学生读书,做练习或下课时间给学生加A+,而辅导组长更能得到两个A+, 这种方法能有效促使组长在课内课后督促组员认真投入到学习上。

3.书面作业和听写奖励。学生的书面作业包括作业本上得抄写,默写和同步伴读的作业,只要是认真书写,我也会给他们在当次作业上加A+。每次听写我给学生打两个分,一个是听写质量分,一个是书写质量分。有些学生可能才六十分,但也可能得到A+。这种方法是鼓励学生认真书写。听写不是一百分,有些同学不喜欢更正,结果再听写又再错。我于是要求辅导小组,凡是得不到一百分的,要先更正 ,再重默错的单词,然后辅导小组的组长和组员互相签名,就算是一百分也要互相签名,学生只要按要求完成以上步骤,还可以每人再得到一个A+。部分学困生 我要求他重默多次,多默一次,就多加A+。学生可以不断得到A+, 自行心不断增强,对听写和默写的恐惧和抗拒日减,听写的质量不断提升。

4.调控纪律。当我要求全班同学听我讲话时,我会说:“One,two,three.”全班同学必需马上坐好,最快的三位同学会获得一个A+的奖励,最慢的三名同学可能被减A+。因此,很多时候我还没数到三,学生已全部坐好,我讲纪律的时间大大减少,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更快。

四、激励机制的奖励方法

激励机制能否顺利开展,其奖励方法是关键。

(一)奖励的实质性。实质性是指机制奖励的内容。每套激励机制能否顺利的开展,激励的形式和奖励的方法是最重要的。包括对学生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1.教材配套电脑游戏激励。我借鉴了电脑游戏的奖励方法。想想为什么孩子们喜欢沉迷与电脑游戏吧。电脑游戏其实是很虚无的东西,可是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升级的刺激,感觉自己很强大。因此每次低年级的学生完成一定的读书或背书任务,我就让他们玩一些有益的电脑游戏。这些电脑游戏是教材配套的,针对每个单元重点设计。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單元,难点是认识人物,如Cathy, David, Wang Ling, Mocky, Uncle Booky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角色扮演,我的方法是让认真读书的同学在讲台上完“认识主人公”这个电脑游戏,其他学生坐好看他玩,不能提示中文但可以跟读游戏配套的英语提示。玩游戏的学生是边玩边学,享受游戏带给他的满足,而在下面坐着的同学是边看边学,争取上讲台来玩电脑游戏。学生是全身心的投入,所以这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学生很快就掌握了。

2.物质奖励。现在的孩子可比以前聪明多了。以前我们口头表扬某个同学,这位同学会觉得很光荣,能认真好一阵子。以前我们奖励几张贴纸,学生已经开心得手舞足蹈了。现在的孩子可不吃这一套,所以除了口头表扬、奖贴纸这种精神奖励外,我还赋予它更多的物质内涵。我不奖贴纸,而是给学生的加A+。学生得到的A+越多,能换奖品就越多, 学生很开心,因为不仅能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满足,更能在物质上获得奖励,从而感受到自我价值的超越。

(二)奖励的分层性。激励机制的奖励方式还要以学生的年龄为界。低年级的学生以食物为主。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较弱,奖励的频率较高。低年级的学生每获得五个A+,就能换一颗糖果。如果集到十個A+,就能换一颗糖果和一个果冻,凑齐十五个A+更能换两个果冻。而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耐性和毅力,所以学生奖励的难度有所加大。学生要集齐十个A+才能或得一个果冻,二十个A+一颗棒棒糖,三十个A+一包小薯片。而高年级的学生对零食的欲望不如低年级,除了个人的奖励参照中年级的奖励方法,我奖励的内容还包括减少作业量。一节课累计最高分的小组当天的抄写作业可以免除。这种奖励方法是针对学生的需求。学生都怕作业多,给他们减少些作业,虽然只是少抄几行单词或句子,但他们已经很开心。因此,他们每节课都很投入,学习效果倍增。

(三)奖励的时效性。在本文开始我就强调了英语教师的课时少,班额多,教学时间少的情况,那我用什么时间给学生换礼品呢?高年级我规定是每周一次,而低年级是两天一次。但不是凑够一定数量的A+就可以换礼物,我还要视学生的纪律,纪律好的,上课认真的才能换,进一步强化学生认真积极的学习态度。至于兑换礼物我也是指定专人管理。每个班都有一名负责换礼物的同学,他负责检查同学的A+数量,并及时把礼物兑换给同学。

我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这套激励机制,希望拓宽激励学生的途径,时时处处注意激励学生,让他们爱学英语、爱读英语、爱背英语、爱写英语,使他们保持对英语的持久兴趣,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的习惯。学生爱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乐学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勇.浅谈小学英语的激励机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3]柯长荣.在英语教学中探求激励机制[DB/OL].豆丁网.http://www.docin.com/p-571276333.html.

猜你喜欢

定义激励机制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定义“风格”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