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2019-09-10张枝叶

高教学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效性

张枝叶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与高中历史课在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教学重点方面有明显区别。做好“纲要”课与高中历史课教学的衔接工作,有助于有的放矢地提高“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纲要”课教师要认真研究高中历史教材,整合“纲要”课的教学内容;把握核心目标,提高“纲要”课的高度;精心设计教学,凸显“纲要”课的深度;历史观照现实,提升“纲要”课的温度。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高中历史课;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6-0108-03

Abstract: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urse of "An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outline") and the course of high school history in terms of course nature, teaching purpose, textbook content and teaching focus. Properly connecting the "outline" course with the high school history course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utline" course. Teachers of "outline" course should carefully study the history textbooks of senior high school and organize the teaching contents of "outline" course, grasp the core objectives and improve the height of the "outline" course; they also should carefully design teaching and highlight the depth of the "outline" course to make history respond to reality and promot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outline" course.

Keywords: the course of "An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the course of high school history; effectiveness

自2007年高校开设“纲要”课以来,“纲要”课的教学虽已取得不小成绩,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教师“炒冷饭”,学生对所学内容冷淡,课堂抬头率低等问题。致使“纲要”课教学中存在此类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未充分将“纲要”课教学与高中历史课教学衔接好。本文在分析“纲要”课与高中历史课教学不同之处的基础上,力求从“纲要”课与高中历史课教学衔接的视角,思考提高“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一、“纲要”课与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区别

“纲要”课与高中历史课教学都是以历史知识为依托,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但两者在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教材体系和教学重点方面有着明显区别。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不同

“纲要”课作为高校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一门以历史知识为载体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政治课程。这一性质决定了“纲要”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历史教育使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演变规律,以及中国人民作出“四个选择”的逻辑和意义,从而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高中历史课的教学目的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拓宽历史视野,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一门历史课。

“纲要”课和高中历史课的课程性质、教学目的虽然不同,但两者的教学目的并非是孤立的和断裂的,而是都注重发挥育人的功能。[1]“纲要”课教师要在把握两者不同的课程性质,深刻理解两者教育目的的相關性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地实现两者的衔接。

(二)教材体系和教学重点不同

高中历史必修教材按照人类发展进程的政治文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史分为三大模块,在内容编排上采用的是“模块+专题”的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在三本必修教材中均有涉及。基于教学目的和升学考试的考量,高中历史教学的侧重点在于讲授清楚历史基础知识,阐明历史是怎么来的。

“纲要”教材的内容按照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和演变逻辑,分上编、中编和下编。上编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叙述了近代以来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方案;中编翻天覆地三十年,叙述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新道路,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以及新中国的成立;下编辉煌的历史进程,叙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就和曲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广阔前景。“纲要”课的侧重点是在分析史实的基础上,总结历史规律和经验,阐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纲要”教材的理论深度显然比高中历史教材深。高中历史教材对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的分析相对较浅,而“纲要”课教材的分析较为深刻。

二、“纲要”课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必然性

(一)避免内容的重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纲要”课是高中历史课的重复,这似乎是一个普遍的误解。“纲要”课教学中,学生抱怨为什么中学已经学过的内容,大学还要再重复一遍。教师常讲“纲要”课要想吸引学生的兴趣,颇为困难。这恰恰反映出处理好“纲要”课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的必要性。教师在把握两者主要差别的基础上,备课过程中认真研究高中历史教材和“纲要”教材,整合“纲要”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讲授过程中处理好详略得当的部分,将有助于避免“纲要”课与高中历史的重复,提高学生对“纲要”课的兴趣。

(二)深化学生认知,提升“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纲要”课承担着以历史教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功能。这决定了“纲要”课教学的核心是在学生已有的历史基础知识上,加强学生对“四个选择”的认同,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纲要”课教师做好“纲要”课与高中历史课的衔接工作,在高中历史基础知识之上循序渐进,深化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的认知,将会有效强化学生对“四个选择”的认同,提高“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

三、提高“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一)研究高中历史教材,整合“纲要”课教学内容

“纲要”课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的历史基础知识之上的深化和提高,而绝非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为了有效避免“纲要”课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重复,“纲要”课教师要认真研究高中历史教材与“纲要”课教材,充分把握“纲要”课教学过程中哪些内容可以删减,哪些内容简略概述,哪些内容需拓展和延伸,哪些内容需要补充讲解。这样不仅能避免大量重复的内容,而且可以深化学生的认知。例如,“纲要”教材上编综述中“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这部分内容,在《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的第三单元和第一册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中有所涉及,但并不系统。这部分内容对于树立学生民族自信,帮助学生理解中国迈入近代社会的背景至关重要。因而,“纲要”课教师一方面系统、宏观地讲解清楚中国古代的辉煌灿烂与西方国家的望尘莫及,另一方面讲清楚中国的迅速衰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通过深入地对比讲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这部分内容,既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能引发学生思考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从而以古为鉴,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再如,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结果已有叙述。因此,在“纲要”课教学中不应再赘述此类事件的过程和结果,而应在分析背景的基础上,着重于引导学生探讨这些探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以及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二)把握核心目标,提高“纲要”课的高度

“纲要”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教学必须将“四个选择”作为核心目标。关于“四个选择”的内容,高中历史教材中有所涉及,但均为知识性叙述,缺乏理论的高度。因而,“纲要”课教学需把握这一核心目标,深化学生对“四个选择”的透彻理解和情感认同,提高“纲要”课的高度。

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四个选择”及其内在逻辑。第一,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如何在多种社会思潮的比较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分析、总结先进知识分子和中国人民为什么会做出“四个选择”。第二,引导学生认识先进知识分子和中国人民做出“四个选择”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每一个选择都经历由少数先进知识分子的认同再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第三,带领学生领悟“四个选择”并非是孤立的,而是有内在逻辑的。正是因为先进知识分子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和行动指南,所以必然地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选择了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选择改革开放以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

革新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四个选择”的认同。认同的过程是学生自省的过程,仅靠教师空洞的说教很难让学生真正的将“四个选择”内化于心。要让学生从心理和情感上认同“四个选择”,必须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就“四个选择”制定讨论方案,提前布置讨论问题,给学生提供查阅资料的网站、书籍等,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上进行分组讨论,然后交流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通过撰写论文来督促学生自己探讨和领悟“四个选择”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三)精心设计教学,凸显“纲要”课的深度

高中历史教学侧重于课本知识的讲解,不会在历史细节上深究。而“纲要”课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与高中历史的不同之处,不仅要研究高中历史教材,整合“纲要”课的教学内容,更需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彰显“纲要”课的深度。

巧用鲜活史料,探究历史细节。在“纲要”课教学中,部分老师认为只需要抓住“纲”和“要”宏观讲解即可,不需要在历史细节上下功夫。这种错误认识也是导致“纲要”课“炒冷饭”现象严重的原因之一。长达17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留下了珍贵而丰富的史料,包括档案、日记、回忆录、信件、珍貴图片和视频等。这为探究历史细节,深化“纲要”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由于课时限制,并非每一章节都深挖历史细节,而是在关键历史问题和事件上,要通过史料深度解析。这不仅能增强“纲要”课的历史厚重感,而且会使理论更有深度和信服力。例如,在讲到甲午战争时,可以引用《吴玉章回忆录》里的内容,“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痛哭不止。”“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以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还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的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2]同时,还可以引用诗人黄遵宪的《悲平壤》《哭威海》等诗歌,让学生深切感受甲午战争带给国人的悲痛与愤慨。

采用典型案例,增强“纲要”课的吸引力。通过分析精选的典型案例,设定问题和活动流程,在案例的分析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历史问题,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增强“纲要”课的吸引力。例如,在讲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共一大时,教师可将“中共一大代表的命运”这一案例引入教学。通过分析中共一大代表的命运,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共一大代表里,毛泽东、董必武成为了中共的领袖,而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叛变投敌?通过这一案例,教师启发学生领悟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初心,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再如,在讲解红军长征时,教师将“红军抢渡大渡河和石达开兵败大渡河”这一案例引入分析。从红军和石达开部队的战术指挥、英勇顽强精神、人民政策的迥异等对比中,让学生感悟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信念的无比坚定,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以及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历史观照现实,提升“纲要”课的温度

高中历史课在升学考试压力之下,往往出现就历史言历史的现象,导致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被隔断。进入大学后,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对“纲要”课的务实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纲要”课的教学必须将历史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接轨,以历史关照现实来提升“纲要”课的温度。

关照学生成长,指导学生的发展。“纲要”课教师需要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实际出发,总结近现代历史上内涵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故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既可以通过阐述伟人的家国情怀境界和成功经验,也可以揭示历史人物失败的经验、教训,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和思考。例如,在特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都自小具有同情穷苦大众的情怀。这一情怀让他们坚定了为劳苦大众奋斗的立场,萌生了为改变中国社会而奋起的理想。通过阐释孙中山、毛泽东等人同情劳苦大众的情怀与他们走向社会变革、成就伟大事业之间的互动逻辑,揭示情怀对伟人以及个人成长的关键作用,启发学生要自觉培养高尚的情怀,提升思想境界。

关照社会现实,直面错误观点和社会思潮。今天的大学生是在互联网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的网络小达人。他们关注时政方针、国际国内局势,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他们的思想不成熟,易在网络的影响下,出现认知的偏差。因而,“纲要”课教学应直面错误的历史观点和社会思潮,溯本清源,以正视听,引导学生认识错误观点和思潮的本质。例如,在讲到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时,一般而言教师多是讲述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揭示“侵略有功论”、“殖民主义也可以实现现代化”的錯误观点的本质,教师必须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从殖民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视角以及正义与非正义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的影响。再如,近几年包藏祸心的“历史虚无主义”打着“还原历史真相”、“解密历史”、“反思历史”等幌子,在网络上散布极具蛊惑性的言论来博取眼球,侵蚀大学生的思想。如果“纲要”课教师未能在授课中做出有理有据的批驳,学生很容易受错误观点和思潮干扰,对历史的认识蒙上面纱或偏见。

参考文献:

[1]袁尔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J].历史教学,2008(2):91-93.

[2]吴玉章回忆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2.

[3]李方祥,郑崇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与高中历史学内容的衔接——基于教学设计的创新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8(2):55-59.

[4]韦健玲.突显“比较”,讲好“选择”,坚定“四个自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改革体会[J].教育观察,2018(7):122-125.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效性
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实效性探究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探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人物说史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树立唯物史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