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课程思政教育的体系架构及理论价值

2019-09-10李靖李储东

高教学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理论价值体系架构

李靖 李储东

摘  要:双创思政教育是新時期新形势下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创人才的思想基础,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核心理念是“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整体包括“通识型”、“嵌入式”、“体验类”三维体系架构。其理论价值在于实现双创思政教育从“两极”到“中介”的转化,确立追求实效的新型价值理念;理清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倡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双创思政教育;体系架构;理论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6-0036-03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short for IPEIE) is the ideological base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people with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 under new situation and period, whose core tasks is moral education. Its corephilosophy is "totaleducation", "all-sided education", "full-processeducation, and its systematical structure is "general education, embedded education, training education".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IPEIE are the realization of transforming from "two poles" to "intermediary" for building pursing effect,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ir effective integration.

Keywords: IPEIE; systematical structure; theoretical value

前言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精神的具体表征与实践,也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特色双创教育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更是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创人才的思想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双创思政教育,就是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双创教育全过程,使学生接受双创技能教育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之所以强调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归根结底是双创教育在实践领域已然进入“分叉口”:创业教育到底是一种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或者说创业精神;还是仅仅作为一门技艺课程教授学生创业技能,热衷于实际操作、拉项目、搞竞赛、聘请创业导师、建设创客中心,完完全全变成一种实用教育?创业教育在“真枪实弹”的演练中,追求的是一种商业胜利的教学成果还是思想胜利教育成果?这都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双创思政教育就是要回答:一是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之间关系的本质是什么?二是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能否实现有机融合?

一、双创中的思政教育的科学内涵

双创中的思政教育是在“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两个基础概念上形成的综合型概念。创业者所需要的精神有两类:一类是工具理性精神,可以帮助创业者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一类是价值理性精神,可以为创业者提供终极的价值追求。创业者所需要的精神,正是思政教育能够为创业提供的重要营养。[1]可见从本质上讲,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是相通的,二者天然地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既是创业教育的目标指向,也是思政教育的价值内涵,两者的核心任务都是立德树人。诚如经合组织商务产业咨询委员会(Business and Industry Advisory Committee to 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指出:“培育创业精神的政策是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说明,思政教育是双创教育全面开展的精神保障。

“双创课程思政”的实质是一种课程观,既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双创所有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其核心理念是“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闭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到的“第二个结合”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紧密结合,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通过专业教育、双创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推进,努力造就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双创能力、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3]”

本文认为,双创思政教育在形式上表现为在“双创”后面加上“思政教育”,其实质是在强调双创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教育,不能偏离教育本质即双创教育是在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以及如何培养的基本问题。因此,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在创业教育中始终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了创业教育的大学生也许不一定真的去创业,但是正确的创业观、务实的创业精神、诚信的职业道德、开拓的创造性思维、回馈社会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将成为学生一生的精神财富,这也是教育的本质体现。

在“思政教育”前面加上“双创”二字,其实质是内在规定了思政教育的应用属性,是指向双创的思政教育,重在将思政教育应用在双创教育的创新,明确了思政教育应用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实际运用。其基本价值取向既包括双创精神、双创思维的培养,也包括双创行为方式、双创人生哲学的塑造,还包括双创型生活方式、双创型生涯选择。

就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机制而言,应构建全程跟踪、全员参与、全景互动的思政教育新模式,将思政教育的本质要求贯穿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在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同时,着重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诚信品质、友善意识,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使命,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中说:“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双创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这也充分证明,双创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深入和开展,将思政教育贯穿创业教育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创业教育体系的保障,更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创人才的基础。

二、双创思政教育的三维体系架构

面向高等学校学生开展创业创新思政教育的实质是要回答“谁来创业”、“为谁创业”和“创什么业”的基本问题。双创类课程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包括一般性创业课程、专业技术领域创业课程和体验类创业课程三类创业课程群[4]。双创思政教育就是要与上述三类课程群实现有机结合,对应形成“通识型”——“嵌入式”——“体验类”双创思政教育三维体系架构,既实现双创思政课程“全覆盖”,同时实现“个性化”。根据“课程思政”理论,高校双创课程可以分为“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两大类别,挖掘“通识型”——“嵌入式”——“体验类”双创思政元素,则具备隐性的思政教育功能,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5],充分做到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一)“通识型”双创思政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主要定位于“通识型”思政启蒙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创业精神”、启发“创业意识”、挖掘“持续创业能力”。思政教育高度重视创业精神培养和创业意识启迪,是因为“在人们缺乏创业精神准备,在还不想自己创办企业的情况下,着重向他们讲怎样去创办企业是没有用的”。[6-8]通过“通识型”双创思政教育就是要在学生头脑中植入一颗创业的种子,用思想政治教育去灌溉和滋润这颗种子,以期慢慢生根、发芽和长大。

通识型双创思政教育就是要通过“有效课堂教学”和“增加学生生命体验”双管齐下来同时增加双创意识与思政意识的交互,不断跟学生强化双创精神与思政教育的粘合性。强调双创思政的“有效课堂教学”:就是包含物质的与精神的、无形的与有形的、直接的与间接的,所有有效课堂要素都要体现“思政教育是双创的精神保证”、“思政教育要服务于双创教育过程中意识形态类的具体问题”。“增加学生生命体验”就是要调动教师在整个双创思政教育过程的积极性,提倡应用探究式研究教学、采取案例式教学、提高项目参与度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哲学基本原理正确认识、分析理解和冲破创业困境。

通识型双创思政教育在国内实践已经开始并蓬勃发展起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在双创课程中,引入设计思维方法,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创业知识,增强创业技能,又着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精神。大连理工大学双创学院制定了《双创学院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强调“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反哺师德师风建设,帮助全院教师梳理教学任务,明确将立德树人思想纳入到教学环节之中。[9]

(二)“嵌入式”双创思政教育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的,主要定位于“嵌入式”双创思政教育,主要目标是根据各学科不同的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在不同专业课程中能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针对不同创业内容和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政嵌入,不断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捆绑式推进”。高校的思政教育与双创专业课建设相融合,以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创业实务、创新思维训练等学科资源与学术资源转化为以创新精神、拼搏精神、敬业精神为代表的育人资源,有利于实现不同专业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10]。

把各门课程隐性存在的如同盐一样的正确价值观、育人元素,融入内涵如同一碗优质底汤的丰富专业课程,实现“学科育人”与“课程教学”目标的融通,增强学生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和价值塑造能力。

(三)“体验类”双创思政教育

面向有明确双创欲望或者已经在进行创业实践的少数同学,主动参加各类双创活动或者各级别双创大赛的同学,主要目标在于提升学生在双创实践过程中识别和驾驭创业风险的能力和信心。目前,高校“体验类”双創课程普遍存在着“三多三少”。[10]第一,对学生的创业技能训练多,如参加各类双创大赛项目、创业路演、项目计划书大赛、创客中心等,但是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理念和创业意识等的培养少。第二,对于“创业智商”培养多,如创新战略管理、创业融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大数据平台等,但是对于创业团队组建和经营、创业风险分析和防范、创业政策学习和解读等的“创业情商”培养少。第三,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培训和关心多,对毕业选择创业的学生扶植少。中国有一句俗语“扶上马,送一程”,毕业后选择创业的同学,必然会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和风险,母校就是你最坚强的靠山,而“体验类”思政,就是明确地向学生传递这样一种信号和讯息。

三、双创思政教育的理念价值

双创思政教育化解了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难题,确立了“追求实效”和“有效融合”的新型价值理念。

“两张皮”是指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各行其道或者只在某些方面有所关联的现状。思政教育未能有效对双创教育实现价值引领。创业者不但需要工具性精神,可以帮助创业者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同时需要价值性精神,可以为创业者实现终极的价值追求,而思政教育恰恰能够为双创教育提供重要的精神给养[11]。

(一)实现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关于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目前学者们主要持两种观点:一是对立关系,部分学者认为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只能说是某些方面有所关联。二是包含关系,其逻辑的着眼点是从破解德育困境或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出发,通过引入双创教育的理念或者技术来摆脱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双创教育更多被看作是思政教育的组成部分和补充。很多学者在肯定了思政教育的同时贬低了双创教育,这种学术观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非是一两个学者的看法。产生这种观点的深层次原因是缺少在新形势新业态新视野下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缺少全面和準确把握导致,这种发展趋势早在教育部(2010)公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双创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已经凸显,“在高等学校开展双创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明确了思政教育在双创课程的价值定位。

“有效融合”理顺了双创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二者的链接互动:第一,二者不是对立关系,即思政教育是主动的而双创教育是被动的,或者思政教育是母体而双创教育是客体。第二,二者不是包含关系,双创教育不是思政教育的分支、部分内容或是补充。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经济新常态下,双创思政教育并非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双创教育的穿插式教学,二者不可偏废,应该采取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即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新型价值理念。[12]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是对当前高校新型教育模式的有益探索,既是实施“双创”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确立追求实效的双创思政教育新型理念

诚如前文,以往的双创思政教育实现了从“两极”向“中介”过渡,确立了追求实效的双创思政教育新型价值理念。“两极”是指推进双创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客观存在的两个极端,一个极端认为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是对立关系,导致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顶层设计上各行其道。另一个极端认为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是包含关系,认为双创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分支或部分,然而,过度聚焦德育视域可能会带来德育研究的“泛德育化”和双创教育的弱化、边缘化。“追求实效”可以有效推动“两极”向“中介”转化,是指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要充分实现把思政教育贯穿于双创教育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在双创教育领域,以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创业实务、创新思维训练等为代表的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以创新精神、拼搏精神、敬业精神为代表的育人资源,有利于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转型。[10]

参考文献:

[1]李志祥.思政教育是创业教育的精神保障[EB/OL].http://ex.cssn.cn/jyx/jyx_jydj/201709/t20170927_3654836.shtml.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收官深入推进双创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7-09-19.

[4]王占仁.“广谱式”双创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56-62.

[5]沙军.“课程思政”的版本升级与系统化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10):81-85.

[6]蒋明新.对在MBA学员中开展创业精神教育的几点意见[Z].

[7]张玉利,等.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75.

[8]许进.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基于案例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8(4):41-46.

[9]丁伟.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双创教育课程建设[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4):242-246.

[10]思政教育是创业教育的精神保障[EB/OL].http://ex.cssn.cn/jyx/jyx_jydj/201709/t20170927_3654836.shtml

[11]刘洪波,熊继承.双创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7,33(4):103.

猜你喜欢

理论价值体系架构
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基于SDN的OpenFlow管控标准接口协议研究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基于国产软硬件的行业大数据体系架构研究
论王阳明民族观的当代启示
关于应急移动通信体系架构及组网技术分析
智慧健康物联网体系架构研究
共享发展的哲学基础及其实践路径浅探
施行“少教多学”,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