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微创环切术在口腔种植中的临床应用和美学价值
2019-09-10张盈明孟琴
张盈明 孟琴
[摘要]目的:研究口腔种植中应用微创环切术的临床效果及美学价值。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8月-2019年8月期间的口腔种植患者74例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将传统翻辦种植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将微创环切术应用于研究组患者,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美学效果各项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各项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环切术在口腔种植中应用美学价值及临床效果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创环切术;口腔种植;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R78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9-0076-02
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审美意识逐步增强,对于牙齿美观更加重视。临床实施牙齿修复种植的美学效果及手术疗效与患者牙龈形态、牙周状态、黏膜翻辦或切开、牙间或颌间距离等因素相关,常规的义齿修复逐渐转变为义齿种植。将微创环切术应用于口腔种植中具有美学效果良好、无折线、手术时间短、创伤面积小等方面的优势,本次研究以74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微创环切术在口腔种植中的临床效果及美学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的口腔种植患者资料共计74例开展本次研究,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1.38±6.55)岁,失牙时间1-5个月,平均失牙时间(3.22±0.58)个月,根尖周病8例,牙体病损19例,外伤1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1.43±6.58)岁,失牙时间1-6个月,平均失牙时间(3.27±0.54)个月,根尖周病9例,牙体病损20例,外伤8例,常规资料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纳入标准:单牙种植,失牙区骨量及骨质符合要求,签署治疗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均拍摄口腔CBCT片,医护人员利用拍片结果评估失牙区病情,口腔及面部消毒利用碘伏完成,配合进行局部麻醉及铺洞巾。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翻辦种植治疗,切口位置设置在患者牙槽嵴顶端偏向腭侧,切口方向为水平,结合患者失牙区的病理特点设置垂直方向的松弛切口,并采取翻辦操作。将牙窝纤维结缔组织利用刮匙完全刮除,使牙槽骨面充分暴露,创口位置无需缝合操作,1星期后对创口实施拆线,3个月后为患者安装永久性基台,将上部结构妥善修复。
研究组患者采取微创环切术进行口腔种植,植入点利用探针进行准确定位,利用刻度精确的环形切龈刀制作植入点牙齦的环状切口,将患者口腔中环状牙龈清除,使牙髓骨顶端充分暴露。准确测量黏骨辦膜的实际厚度。钻磨牙齿的过程中采用球钻,需磨至牙槽嵴顶端。依据术前预先设计的种植长度及种植方向,在定位钻的配合之下完成钻孔定向,妥善准备种植窝。种植窝利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对局部组织实施降温,妥善保护唇颊侧骨板。利用探针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骨壁穿孔等问题,将种植体及愈合帽置入,妥善完成穿孔缝合。
1.3评价标准统计两组患者口腔种植后美学效果,具体指标包括种植体远中及近中牙龈乳头高度、软组织轮廓、牙槽骨突度、边缘龈水平。统计两组患者牙龈乳头高度,包括0-4度,无牙龈乳头为0度,楔状间隙高度为牙龈乳头高度2倍以上为1度,状间隙高度为牙龈乳头高度2倍为2度,牙龈乳头填满楔状间隙,软组织外形良好为3度,牙龈乳头可将邻牙及修复体部分覆盖,存在不规则外形及过渡增生为4度。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肿胀持续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牙槽嵴骨吸收量等手术效果指标。
1.4评价标准牙龈乳头高度比例使用%表示,x检验,美学效果及手术效果指标使用(x±s)表示,t检验,利用SPSS23.0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如P<0.05,则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指标及牙龈乳头高度指标
研究组患者牙龈乳头高度为3度占比为(18/37)48.6%,对照组患者牙龈乳头高度为3度占比为(8/37)21.6%,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肿胀持续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指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牙槽嵴骨吸收量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
2.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荚学效果 术后美学效果各项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经微创环切术治疗后,美学效果及手术效果指标优势显著。微创环切术利用改良处理的微小手术切口,操作中无需进行切开粘骨膜、翻辦、缝合、拆线等操作,可有效避免牙槽嵴顶及牙龈乳头受损,术中出血量较少,种植时间短,可有效降低炎性反应及感染的发生率,避免软组织受损。与传统翻辦种植相比,微创环切术手术视野清晰,可降低口腔刺激,有效避免术后局部肿胀及疼痛。术中无需将牙龈全层翻开,利用砂球钻、超声骨刀等设备可有效保护附着龈及龈乳头,提高植入体质量,避免局部微循环破坏,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作为微创手术模式,微创环切术切口面积小,能够保持牙龈的自然形态,术后美学效果良好。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牙槽嵴骨吸收量无差异,主要原因为微创环切术需选择厚度较大的黏膜组织,患者牙槽生长情况良好,传统翻辦术对牙槽嵴骨吸收量影响较小。
微创环切术临床优势显著,主要缺陷为存在较大风险,为此应用该术式前需对患者详细诊断,合理开展治疗方案的设计,确保患者符合手术适应症,提高微创环切术的临床效果。术中需选择平坦的牙槽嵴顶,厚度不得低于7mm,实施种植前应利用CT进行影像学检查,确定患者骨密度,保证种植效果及美学效果。
由此可知,口腔种植中应用微创环切术可缩短术后肿胀持续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改善美学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选取样本量不足,缺乏同类医疗机构数据对比分析,微创环切术的临床价值需进一步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