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章节教学反思
2019-09-10周健
周健
摘要:教材是教学的辅助,教师应该通过调查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文通过对学情调查,基于艾賓浩斯遗忘曲线、最近发展区、结构化学习,提出对“透镜及其应用”章节内容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创造性使用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最近发展区 结构化
传统教学中,教师唯教材马首是瞻,对学科所用教材秉着虔诚笃信的态度: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点对点”的教学,即“教教材”;不会根据教学规律进行灵活的调整与改变;教学完全服从于教材,不是“用教材教”。
这种教学缺乏教师与学生双向信息及多向信息交流,学生获取知识具有非自主性,不利于潜能发挥。
此时教师应该在摸清学情的条件下,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策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一、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多画一列”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绘制了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图1所示。
若以开始记忆时为基数,20分钟后记忆量为58.2%。
物理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在探究性学习中,往往通过列表使数据有序,从而便于从庞杂的数据中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数据的遗忘自然会使结论不能顺利地形成。
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往往设计如表1所示表格,使物距由大及小进行实验完毕后,要讨论当成实像时物距减小时像大小如何变化。
看似十分简单的结论,学生应该会应对自如,但是学生反馈出此问题难度较大。
经过调查发现,约有40%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总结出“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这个结论,都是经过后期强行背诵记住。
这种强记内容不是自己获得的,不易理解,不够深刻。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笔者基于这一点对此探究做了深入思考,发现学生只能通过强行记忆来掌握规律的原因是遗忘,遗忘了“像的变化”,于是对记录表格做了如下改进:
在表格中增加“与上一次比较像的变化”一列(如表2),问题迎刃而解。
通过增加必要的表格行列,避免遗忘造成的大脑信息量不足,改进后的教学效果良好。
二、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多问一句”
应在教学中重视最近发展区,利用学生的“前概念”,将略有难度的教学内容提供给学生,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的基础上,超越现阶段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
例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中,学生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和强行记忆规律表格等方式记住凸透镜成像规律。经过调查发现,约有50%的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将物距与焦距做比较,笔者做了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如下教学设计。
(1)学生使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分组实验;将发光体从距离凸透镜较远处逐渐靠近透镜,每次都找到清晰的像,并记下物距、像距、像的性质。
(2)提问:你认为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得到倒立等大的像?实验并测出物距和像距,得出物距、像距分别和焦距的关系。
(3)对比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在相同的物距情况下,像的性质还相同吗?为什么?
利用最近发展区,巧妙搭建“脚手架”,便可以让学生理解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三、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多总结一步”
碎片化学习以其灵活度高、针对性强、吸收率高而受到广泛应用,但是知识不可能是孤立的,知识结构不是一张浮点图:孤零零的知识点漂浮在各个位置,而应是一个将它们有序串联起来的网络。
例如:在“透镜”和“眼睛和眼镜”的学习中,便有如下碎片化的学习。
(1)在“透镜”一节学习中,重点阐述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在“透镜”一节“动手动脑学物理”的习题巩固环节,设置了如下题目:如图2,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3 cm和5 cm。画出平行光经过它们之后的光线。哪个透镜使光偏折得更显著一些?
学生通过作图,得出结论:甲使光偏折得更显著一些。
(3)在“眼睛和眼镜”一节重点阐述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物体的调节、近视眼及其矫正。
这三点看似是孤立的、碎片化的,其实它们存在着必要的联系。在笔者所在地区,经过调查发现有部分老师并不去讲解第二点所示的习题,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第三点的知识。
若将此习题加深一步,提出:“凸透镜的焦距与光的偏折能力关系是什么?与凸起程度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画图,辅助教师演示实验,便能得出“凸透镜越凸,焦距越小,对光偏折能力越强”,若教师能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就更能加深学生对此附加结论的理解。学生自然就会对“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物体的调节、近视眼及其矫正”有更深的学习,改变被动接受的现状。
“多总结一条”,便会将零碎的知识通过一条主线串联起来,形成结构化网络,从而使知识形成一个整体。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理论、学情、方法策略相结合,并对教材做出合理性的改进,给学生提供最佳获取知识、技能、方法的视角,便能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徐新梅.小台阶 稳步走 循序渐进出规律——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课的分析与反思[J].中学物理,2016,34(20):6365.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