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的情感培育路径探究

2019-09-10方琼

高教学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新时代

方琼

摘  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新的使命和要求,抓好三大课堂的四大感建设,以善用大众话语和调动感觉器官增加第一课堂的亲切感,从场景代入、角色代入、感受代入提高第二课堂的代入感,用贴近的交往方式、流行的文化元素、同步的话语体系体现网络课堂的时代感,从物质仪式、行为仪式、精神仪式方面提升整体思政课堂的仪式感,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正确的认知,最终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生活和学习。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堂;情感培育;新时代;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5-0058-05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 new mission and requirements. We must do a good job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ur major senses of the three major classrooms, so as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public discourse and mobilize the sensory organs to increase the intimacy of the first class, from the substitution of scenes, the substitution of characters, and the substitution of feelings. Improve the sense of substitution in the second classroom, use the close communication, popular cultural elements, and synchronized discourse system to reflect the sense of the times in the online classroom, and enhance the sense of ritual in the overal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from material rituals, behavioral rituals, and spiritual rituals. College students form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nd finally can consciously use Marxist theory to guide life and study.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motional cultivation; new era; path

新時代是对当前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高度概括,关系到方方面面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新思路、新方法,开启新征程。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肩负着对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创新创造活力的重大责任。

本文围绕“网络·课堂·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以培育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亲切感、代入感、时代感和仪式感为核心,激发大学生对思政课形成正确的认知,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关注度和认同度,引导大学生从中获得美、愉悦、责任、秩序、和谐等情感体验。

一、第一课堂(课内课堂)的亲切感

第一课堂,是学校教育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内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完成。近几年来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的改革,让学生站到了教学的前台,但新的教学方法仍然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没有教师的幕后策划,就没有这些教学改革的成功。因此,塑造好学生对第一课堂的亲切感,可以让学生从情感上更快地融入和接受学习。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决定了他们对教学的好感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往往是从现实中经过提炼和加工后升华而来的,具有高度的理论概括,因此,理论要回落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把宏观抽象的理论变得亲切可触。打造第一课堂的亲切感,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善用大众话语

第一课堂给师生提供的面对面语境,本身就具有亲切感的优势,学生可以由亲切而体会到真实。教学中如不能转换语言,无形中就拉远了师生的距离,形同“鸡同鸭讲”,语言不通,自然就无法形成共鸣。而日常的大众语言能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找到熟悉的影子,拉近距离,倍感亲切。大众话语具有日常化、生活化、口语化、习惯化的特点,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是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教学语言如何转化,有没有一个标准,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大众话语无疑是增加亲切感的一个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问题时,大量使用典故、成语、谚语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教学中的大众话语可以突出学生的年龄特点,甚至还可以借鉴一些较有特色的地方语言,让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变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二)调动感觉器官

感觉是靠不同的感觉器官在接受外界刺激后捕捉到的信息,课堂上,学生动用听觉、视觉、触觉器官感知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极大程度地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切感。

1. 耳听正能量声音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思想快,网络社会的便捷,为他们听取和了解各种信息提供了条件,因此,第一课堂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关注焦点,及时帮他们厘清各种思潮的来龙去脉,对付网络“海量”信息的办法,是同样用主流的“海量”信息去覆盖,让学生来一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听觉风暴”。理性本身带着智慧的光辉,用理论逻辑征服学生,行“良师”之为;用正面引导激励学生,履“益友”之责。古人云:“耳者,心之侯”“耳目者,心之佐助也”①,让学生常听理直气壮的主流声音,在耳濡目染中理解中国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道路”“中国智慧”和“中国故事”,用“中国方案”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为学生输送富有营养的成长正能量。

2. 眼看高颜值面孔

高颜值不是指教师天生的五官相貌,而是教师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养眼”的精神、气质。“相由心生”,一个对理论有着笃定信仰的人,他(她)身上一定也会有着坚毅的特质和生动的表情,一个生动而富有激情的人才是美丽的,高冷僵硬的面孔并不能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的审美意识,首先是从感官的愉悦开始,但是,美感的刺激必须达到“审美域”的强度②。什么是美?美是内在与外在的和谐,是理性和精神的完善,是教师眼耳身心传达出的正价值,它包含着真理、善良和美好。教师的思想、情感和智慧协调一致,不仅能给学生提供美丑的参照,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还能用教师自身的形象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精神享受和愉悦。美育是教育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与美育结合起来,是打造课堂亲切感的有效途径,对于改造人性,造就全面发展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特殊意义。

3. 手摸有温度课堂

课堂有没有温度,取决于教师有没有深厚的情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这种情怀包括教学中渗透出来的教师个人对家国的深情依恋和忠诚捍卫,也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真切人文关怀。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教師“在传承优良家风中”体现的是“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家和万事兴”,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家庭的和睦团结,往往又把这种情感代入到对国家民族的认同中去,几千年形成的家国同构情怀,促成了中国人“修身治国齐天下”的理想人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与每一个人都休戚与共,国泰民才安,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把这样的家国情怀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近距离触摸教师源自内心的那份滚烫的炽热情怀,这就是有温度的课堂。另一方面,教师要爱生如已,教生如子,“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罗素曾说过:“为爱所支配的知识是教育者所必需的,也是他的学生所应获得的。在低年级,对学生的爱是最重要的爱;到高年级,热爱所传授的知识,就逐渐成为必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方法论,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用有温度的课堂指导学生认识世界,使学生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进大学生头脑。

二、第二课堂(课外课堂)的代入感

第二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开放的隐性课堂,它不拘泥于时间、空间、形式的限制,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和育人目标,在课堂教学外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延伸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间和空间,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各校在第二课堂内加大力度,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凸显了第二课堂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作用。

理论终将走向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进一步的提炼升华。第二课堂的代入感是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践主体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对教学活动产生的共鸣、真实感和认同感。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实践教学为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概述:

(一)场景代入

结合“基础”课教学中的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场景再现为主,将课堂上具有历史感的知识代入到可触的场景中,增加现场感和现实感。如:理想信念教育部分,穿透人的一生,需要在个人成长的阶段中去比较、体会它的宏大叙事内容,学生很难用自己当下的生活体验来感受它的实际意义,营造一个具有历史感的现实场景,比较有利于学生跳出当下的思维限制,以历史的视觉去审视自己的一生。为此,我们发挥云南独特的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吃红军饭,参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鸡鸣三省”的扎西会议会址,感受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成就伟大的人格,用科学信仰和精神之钙,带领一个民族走向光明。参观有“百年军校、将帅摇篮”之称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感受明亮的黄色校园与昔日官兵“坚忍刻苦”③的训练身姿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听觉冲击,听军歌嘹亮:“……感觉那黄狮一梦醒;同胞四万万,互相奋起作长城;……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中华男儿,要凭那双手撑苍穹;睡狮昨天,醒狮今日,一夫振臂万夫雄;……黄帝之裔天骄子,红日中国心!正当中!”④,从中感受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正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这种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铸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今天的大学生只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才能在实践中放飞自己的梦想。

(二)角色代入

结合“基础”课的教学内容,通过情境模拟设置特定角色,或给学生提供条件直接参与到现实的角色中去,以对角色的心理代入实现角色认同。如:绪论部分的开篇之言,需要大学生懂得珍惜历史机遇,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规划好人生课题,圆满回答自己的青春之问。我们设计了一份写给大一新生的信,要求大一新生以毕业生的身份给大一新生写一份寄语,在角色的转换里,包含了新生对大学四年的构想和展望,也许会有不成熟和迷茫,但一定会有初入校门的激情和信心,这封信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发生改变,这恰好是需要提醒学生牢记的初心。又如:道德部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或社会上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中体验快乐,知道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是每个人的内心需求。再如:法律部分,通过学校的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感知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法律运行的环节,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三)感受代入

结合“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活动,通过获得相同感受而实现理解教学内容的心理代入。如:改革创新部分,要让学生感受想象力和创造力带来的活力,我们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带领学生“走出去”到企业做客,实地走访城投集团、龙润集团、云南红酒庄、中威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企业,感受改革創新作为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参观“云南第一村”大营街,感受大营街如何抓住机遇,致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率先成为文明富裕的新农村——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繁花似锦的街心花园、光华璀璨的彩色灯柱和群星闪烁的灯海光流,展示着大营街的蓬勃生机;与中威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对话电影《芳华》的拍摄过程,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天翻地覆变化;邀请企业家或优秀毕业生“进来”,面对面讲述创业路上的喜怒哀乐;投身学校建成的三大基地实践,即“国家教育部、科技部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西山区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基地”“大学科技园分园”等。在感受代入中明白中华民族勇于创新创造的宝贵精神和民族禀赋,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增强“四个自信”和自豪感。又如:道德部分,搜集校园十大文明现象或十大不文明现象,在让座、不排队等问题上谈感受、谈对策;寻找身边的道德模范,给最想感恩的人写一封信,成为一个让人感恩的人,和谐人际关系的感受等等。爱国主义部分,通过“我眼里的爱国主义”“国庆随手拍”活动,感受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源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等等。

三、网络课堂(线上课堂)的时代感

网络课堂,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课堂,借助互联网络和电子设备技术实现的远程在线互动学习。网络课堂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其强烈的时代感涵盖了新时代的全部意蕴,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及由此焕发出的强大生机活力,无不昭示着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离不开世界发展的大背景,更离不开与时俱进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⑤

近些年来,网络课堂方兴未艾,据前瞻网统计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呈规模性放大,且7年来的平均增长率在19.03%,其中2012年增长最快,达到21.8%,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1191.7亿元⑥。各地各校针对网络课堂研讨出了不少行之有效,并大为推广的网络课堂形式,但是,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人们对网络课堂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本文所指的网络课堂,仅以课外在线的社交平台(QQ、微信)为例进行论述。

(一)贴近的交往方式

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以来,发展迅猛,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人们已从电脑时代进入到了网络时代,进而又进入到网络社交时代。网络社会让空间距离缩短,人们依靠电子设备做到心与心的贴近,某种程度上,新型的人际关系就是一堆聊天数据。冯刚教授说:“Web2.0时代的‘关系为王’逐渐取代了Web1.0时代的‘内容为王’”⑦,可见,今天是一个注重人际往来质量的时代。作为“数字化时代原住民”的新时代大学生,他们的交往方式具有网络虚拟性与真实性交杂,以及实时性的特征。

虚拟性是指交往状态借助联网条件下的电脑或手机进行,并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双方的情绪用文字或符号代替,不真实,也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但由于虚拟性的存在,会让交流双方处于更加大胆、真实的状态,所以说具有虚拟与真实的交杂性。实时性是网络社交互动的特点,但由于空间的不一致,互动双方在时间的选择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不一定表现为实时互动,它会受交流双方的情绪、意愿、环境等的影响而产生停滞或延迟。尽管如此,师生间通过QQ、微信的方式联系,还是大大地贴近了师生间的关系,只要愿意,师生关系就能做到无缝对接。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都采取大班教学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对学生做到一对一的照应,有了网络社交,无疑把师生关系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带到了教学之余的生活中。教师可以充分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采用问题导向的方式进行一对一跟踪、辅导、答疑,弥补课堂交流互动的不足,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深入性。

依据开课班级建立QQ群、微信群,还能使教师自己或部分活跃的学生在群中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争当“网红”,发挥明星效应。

(二)流行的文化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对象到了哪里,我们就应该到哪里”,微电影、微视频、抖音的流行,催生了微课的制作,因此,网络社交平台也是一个新闻发布中心、资料和信息的共享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了解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人的流行文化元素,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观点、传递思想,大胆热烈地拥抱互联网,用新文化包装新内容。2016年3月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读书栏目《开卷有理》第一季——《马克思靠谱》推出了北大毕业生卓丝娜词曲的一首rap《马克思是个九零后》的主题歌,当时歌曲点击量就达几十万,中国电视媒体第一次以流行文化的方式系统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青年一代“以极具形式感的表达来言说自己的政治诉求和主体经验。”⑧

拥有流行文化元素的教师,也能利用网络社交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另一面,让学生了解教师立体、真实的存在,“有信任才会有交流,有交流才会有沟通,有沟通才会有影响,有影响才会有传承。”⑦教师并非生活在真空状态下,同样的生活环境,同样的时代背景,能融入进去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和喜爱。

(三)同步的话语体系

课堂之外的教师应是拥有丰富生命力的个体,能自如地用与时代同步的话语体系表达自我。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掌握和更新时代话语、网络语言、表情语言的速度很快,教师能与他们同步,甚至超前,会更加具有亲和力和穿透力。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洞察力、专研力,为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提供了话语超前的可能性。同时,力争多渠道、全方位了解学生,与他们做到话语同步,还可以通过他们所读之书透露出的信息得到帮助。我们在微信公众号“津桥青年”里每天推送时政要闻,定期进行人物专访或开展主题活动;在“每周一书”的好书共分享活动里,让学生撰写“提要”和“点评”,以学生的视角挑选书籍、介绍书籍的看点,以此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喜好和观点,例如:学生推荐介绍了美国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一书,告诫人们:“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在卢昌海的《小楼与大师:科学殿堂的人和事》一书里,看到了学生对科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及重大事件的关注,发现他们有“逆境中的坚持、错误中的探索”的感悟;在陈平原《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一书里,看到学生对治学门径、养成高远志向、醇厚读书趣味的追求等等,为丰富我们的话语体系提供了线索。

四、思政三大课堂的仪式感

教育过程本身是一件神圣而庄严的事,“师者”之“传道授业解惑”,做的是“树人”的工作,更何况是直接关系“培养什么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課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教师应在三大课堂上通过富有仪式感的言传身教,打通思政课堂的情感通道,构建相互尊重的和谐课堂,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感知度,促进学生思政思维的发展。所谓思政思维,是一种具有明显客观、辩证特征,又具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导向的思维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政治认同、意识形态认同、价值认同以及对个体的认同,在思政课中加入仪式感,可以使内隐的教育外显化,催化、助燃认同感,起到隐性教育的作用,培养对党和国家的崇敬之心,驱动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思政三大课堂的仪式感可以从物质仪式、行为仪式、精神仪式三个层面打造。

(一)物质仪式

每一个仪式感需求的背后,都藏着一份爱的表达。新时代的大学生,学习的介质主要是动感的、读图的、网络化的,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倾向于旁观或被动接受,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课堂上要注重打造物质仪式感,创新内容和形式,刺激学生感官,进而触动他们的心灵,引起共鸣。如:教师庄重雅致的穿着,每章PPT的色彩、版式、字体的设计;第二课堂的学习道具、环境氛围布置、着装要求;网络课堂的名称、背景图、表情符号等,借助和谐、得体、美的形式,让教学变得更有秩序感、精致感,使学生获得“我要上好思政课”的情感体验。

(二)行为仪式

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对学生最好的行为引导,由行为效仿而到行为养成。行为仪式感包括语言、站姿、坐姿、走姿,不是表演,是内心修养的真实流露,一个“请”字包含了与学生的平等,一声“谢谢”表达了对学生的尊重,眼神覆盖所有学生,不卑不亢,优雅自如;上课轻关教室门,讲台干净整齐,下课主动关灯;上下课问候,课前导入、课后小结,网络有问必答等等,这些都是教师从行为上展示给学生的仪式感,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才能换来行为上的规范与神圣。用好课堂内外的各种庆典仪式、纪念仪式,诸如:开学第一课、升旗仪式、军训、毕业典礼、开学典礼、入党宣誓、向宪法宣誓等等,体现行为仪式对政治认同、价值认同的实践意义。

(三)精神仪式

每一个仪式感都有它背后的精神内涵。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方式具有独立、求新求异、无惧权威的新特点,仪式感更多的是从精神上对他们进行洗礼,由感动到激动再到“燃起来”,让他们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满足一定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强化心灵归属感,对学科心存敬畏。精神仪式源自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让理论自信“能展演能表达,能看见亦能被感知”⑩,是培育当代大学生理论自信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路径。“自信既是信念、情感、信仰的内化,也是一种外在可视化的存在……是对价值的自觉心理认同”。⑩课堂本身就是一种仪式,精神、理论的传承具有神圣性,教师精神气质的自信来源于专业的自信,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马克思也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我们就是要通过自己由内而外自信的精神气质透露出理论的魅力,让学生的梦想、拼搏之火熊熊燃烧。

2018年9月23日,中国人迎来了自己的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节日的仪式感“既饱含对农业丰收的期待,也有对农耕文化的重视,更有对农民社会地位的尊重,尤其是在‘乡村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语境下,这个节日的设立,更有着特别的意义”  ——对中国人悠久厚重的农耕文化的认同和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认同,这一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形式,是中国人坚定“四个自信”的又一有力佐证。被奉为白话圣经的法国作家埃克苏佩里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品《小王子》,以儿童的眼光,通过透视人类世界之后,学会了“勇于承担责任的重要”,懂得了仪式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仪式感,就是要力争让每一堂课都与“其他时刻不同”,从课前铺垫、课后小结到常给学生打call,为教学加冕,让自己和学生得到情感升华,让平凡的教学散发出光芒,变得有趣和值得纪念;课堂因一种独特的开始或一种独特的结束,变得不再难熬,把课上成想要的样子;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唤起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尊重、向往、温馨和良善,表达内心的庄重和情感;养成对课堂的在乎、尊重和敬畏,敬畏人性、敬畏知识、敬畏导师,提升教学的整体质感。

注释:

①春秋·元命苞.

②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③云南陆军讲武堂校训[Z].

④云南陆军讲武堂校歌《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Z].

⑤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⑥刘新元.前瞻网[EB/OL].2016-04-26.

⑦冯刚.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3):4-8.

⑧《马克思是个九零后》:中国青年与马克思的“久别重逢”? [N]. 澎湃新闻,2016-03-29.

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180.

⑩马婷婷,林美卿.仪式感视域下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5):97-101.

新华网[EB/OL].2018-06-02.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学习文选,2017(10).

[2]杨增岽,杜成敏.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阶段进展与评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5):16-21+25.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5]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7]刘新元.前瞻网[EB/OL].2016-04-26.

[8]冯刚.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3):4-8.

[9]《马克思是个九零后》:中国青年与马克思的“久别重逢”?[N]. 澎湃新闻,2016-03-29.

[10]马婷婷,林美卿.仪式感视域下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5):97-101.

[11]新华网[EB/OL].2018-06-02.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