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式延展性阅读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9-09-10赖鉴娣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主题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赖鉴娣

【摘要】  时代的更新之下,人民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学生能力的发展也在逐步提升,素质化教育之下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期盼。语文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学习起来吃力,教师教起来困难,布置从何下手。本文着重以散文阅读教学为例,对主题式延展性阅读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主题式 延展性阅读 农村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3-134-01

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更好的文字功底,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能够下笔如有神。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是,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就存在着“雷声大,雨点小”得特点,教师着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很少有具体针对某一文章进行重点分析或重点欣赏的延展性阅读,我将以散文这一主题类文章为主,探讨学生延展性阅读的依据,让学生能够学习到阅读的具体方法再进行其他文章的延展性阅读。

一、阅读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村学校因地理原因等问题,存在着教学资源紧缺,学生基础薄弱等问题,学生缺乏课外文章的阅读,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弱,没有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其次,学生的学习条件差。大部分学生都只能通过教材了解知识的世界,课外的阅读书籍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舍奢侈的事情,一本教材,一个练习本,一支笔就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工具,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真的是他们真的非常需要课外阅读书籍。再次,教学环境的影响。中国这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分数的压力,让学生及教师都只能着眼于教材的学习,学生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看课外书籍,教师的教学也大多只是围绕教材进行展开教学,教学的重点也都是围绕考试的重点在进行教学,所以学生阅读也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学生的阅读思维也得不到正常的延展性训练。

二、主题式延展性阅读优势

主题式延展性阅读,能够让学生对阅读文章进行自主性的归类学习,并且能够让学生对阅读明白如何进行高效的阅读,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以更客观的心态看待问题,能够在文章中了解到现实生活以外的大千世界;同时学生能够通过课外延展性的阅读涉猎到其他类型的问文章材料,以此拓展自己的阅读知识面,大量的阅读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最后,大量的文章阅读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字写作功底,能够帮助学生的语文学习之路更加的顺畅,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

三、主题式延展性阅读教学

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足可见散文在初中语文阅读学习中的重要性,能够对学生的情感认知及情感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最用,但是散文学习却是让学生头疼一种阅读类型,散文是作者抒发对人物、对情、对景真诚的表述,看似质朴却饱含深情。下文将以散文阅读为主题展开延展性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主题式延展性教材分析,体会感受散文魅力

散文是行云流水的律动美,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作为教师要先从教材入手,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学生欣赏散文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够在其中获得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启示,并且能总结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方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散文教学工作,并能够实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学习之后能够进行自主性的课文散文学习。

例如:八年级上册《背影》,这是一篇歌颂父爱的佳作,其中对父亲背影多次的描写,每次作者都赋予了不同的情感,教师需要引导血神进行每次背影描写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在文字的描述下氛围、场景的不同情感的变化是怎样的。其中买橘子的背影这段是全文中对父亲背影描述的重点,同时也是情感的宣泄点,是文中的重难点,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分析。同时课后教师可以延展性的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的类似散文,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之后相互讨论学习,谈谈自己对阅读文章之后的看法及感想。

(二)主题式延展性深入散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散文学习不只是理解文章,更多的是要了解作者表達的意思,及内心情感活动走向下文字的表达方式,散文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是情感的升华,是一件昂贵的艺术品,所以需要学生体会文字的韵律美。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情感的贴近需要教师一步步的引导,慢慢靠近作者表达的美丽境界。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以故事的形式讲解文章,便于学生理解的同时又能成功的将学生带入情景中,学生会因为教师故事的导入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学生的学习也能起到推进的作用。

例如:八年级下册《海燕》,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下作者情感是如何展现,学生自己的分析好过教师千万遍的讲解,通过修辞手法的分析、对比,再加上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散文类分析教学,学生就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大致的明白整篇文章的表达意义,这样的主题式延展性阅读教学方式既不枯燥又能让学生自主性的参与进教学环节。修辞手法在散文中的表达一般都很多样,借物言志、借景抒情、对比、烘托等多种形式的表达是作者对情感的集中抒发,也能够一定程度的激起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语文主题式延展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就某一类文章进行着重的讲解,分析其文中的重点,学生学习的方向,让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式的进行类似文章的阅读,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上的信心,帮助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 参  考  文  献 ]

[1]王景伍.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走向[J].文学教育(中),2011(3).

[2]刘彩.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延展[J].学周刊(中旬),2015(12).

[3]戚志涛.语文延展性阅读模式探究之比较阅读模式[J].中学教学参考,2015(4).

猜你喜欢

主题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主题式课程整合的价值、困境与改进
小学数学和科学学科主题式整合的教学思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议“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餐饮服务教学中运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