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李婷
李婷
【摘要】 隨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与实施,新课改的核心目标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独立自主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对此,小学音乐教师要从小抓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以生为本,从而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调动小学音乐课堂的气氛,真正落实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的目标。
【关键词】 以生为本的 小学音乐 教学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3-117-01
引言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提出与发展,这个理论提出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小学音乐教学也不例外。传统的音乐教学通常是以教授歌唱为主,让学生进行歌唱或者赏析判断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性,还会导致学生不均衡发展。对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根据这种状况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调动课堂气氛,结合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习特点进行授课,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在小学音乐课堂的交流中,教师在课堂中占引导地位,教师应当引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备课过程中应当把学生放在主体,教师进行辅助教学。对此,本文将结合自身经验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以生为本进行探讨。
一、运用生本教育理念,首先要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通常都把教学当做一种任务去完成,甚至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关系,这种教学方式会让教师产生疲劳感,学生也会失去上课的积极性,难以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率。对此,小学音乐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在实际意义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以及辅导者,学生能够为教师工作生涯提供经验,只有老师真正转变这种教学观念,才能与学生互帮互助,与学生成为合作者。所以,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研究型的教师,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守旧的小学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把学生教成书呆子,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型的人才。对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参与教学研究等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这样才能在思想、理念上不断更新,在音乐课堂上把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适合以及的方面进行发展,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发挥自己所长,才能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下熏陶自己。
二、运用生本教育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今有一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已经认识到应当把学生放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应当放开手,让学生大胆的发挥自己所长,感受、思考、观察音乐。同时,面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不能产生厌烦心理,要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方面进行正确引导,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充分学习到音乐知识感受到音乐的美。对此,针对这种情况小学音乐教师就要创设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思考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这样不仅增强了课堂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主积极的投入到小学音乐的学习当中。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开展音乐学习。让学生结合看、听的方式自己分析作品,如:歌曲段落划分、理解歌词大意等。小学音乐教师在教授《小熊过桥》这首歌曲时,就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自己观看多媒体中的动画视频,自己分析作品划分段落,在视频直观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就能划分出《小熊过桥》(A.B.A.C.A)的歌曲结构。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导入,更能激发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兴趣。在解决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提出自身感到疑惑的地方,让学生之间头脑风暴共同讨论,进行解答。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会有效的提高学习的参与度,主动地思考会使学生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愉悦感。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中能够更充分体验学习音乐的快乐。这样学生才会自主积极的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才能发挥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的真正意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创造型的人才。单纯依靠成绩在社会上发展只是局限性的发展,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应当做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对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讲授歌曲的时候,就要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所要讲解的歌曲。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只有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才能不断激发思维,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索欲,让学生善于思考。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让学生听儿童歌曲时,如:《卖报歌》这首音乐,由于这首歌曲家喻户晓,学生对这首歌曲很熟悉,但是由于当代的孩子娇生惯养,不能真实的理解为什么卖报歌中的孩子没有饭吃还没有衣服穿。所以,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艰辛条件,可以让学生从网络上寻找这首歌作者的实际以及作品,在课堂当中让学生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同学之间相互分享,相互探讨。小学音乐教师也可以根据这首歌曲找出相对应的故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卖报儿童的艰苦生活,理解《卖报歌》中的小男孩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这种教学方式真正的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将死板的教唱变为生动的演绎,使音乐课堂充满乐活力。通过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能够活跃思维,丰富自身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当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运用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本文系2018~2019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共建课题《基层少先队教育和活动品牌化构建新探——以华阳小学少先队“生本特色教育”为例》(课题编号2018GJ08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