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教学法创新之我见
2019-09-10余素仪
余素仪
【摘要】 音乐是听觉艺术和情感体验,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最直接的过程。它是一门传播美、感受美、鉴赏美的音乐课程,是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通过识谱、唱歌,传授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辨析,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素质。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当以创新教学方法为突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 初中音乐 创新教学 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3-061-01
一、音乐教学法创新的内涵
音乐教学方法创新指的是音乐教师应特别重视艺术教育质量手段,教学方法,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活泼的导入课题,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将知识性和趣味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为学生设计独特的教学情景。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体现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
二、音乐教学法创新的必要性
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例如:教学手段陈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索空间小,这实际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初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一种方感受和表达他们所看到、所思和所想的方式。再把音乐教育中形成的能力扩展到其他领域,促进综合能力的形成。正如音乐教育家曾经说过的: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对这一教育规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不断创新音乐教学方法,自觉运用和发挥音乐教育这一独特形式的特殊功能,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音乐教学法创新的实践和运用
1.通过课前音乐教师和学生问好
把学生领进一個美的环境,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课的开始不能使用简单的重复机械的“同学们好、老师好”,根据音乐的特点,为学生建立一个强烈的音乐氛围,用轻松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师和学生用音乐问好,使学生受到优美旋律的熏陶,从一开始就进入宽松的欣赏氛围和想象空间,让他们感觉舒适、快乐、精神,这对于上好音乐课奠定了基础。
2.用好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音乐教学实现最佳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用生动的情感和视觉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达到“乐学”。如介绍贝多芬音乐时,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听《英雄》《命运》《月光曲》等经典片段,学生在了解大师生平的同时,心灵也深感震撼。在学习“梨园金曲”关于京剧的唱腔、板式、脸谱、服饰、行当、文场、武场时,选择传统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现代的《智斗》及京韵大鼓《唱脸谱》的MV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的音乐元素,让学生对流行的、民族的、国粹精品与地方传统戏曲和国际元素有一个初步清晰的认识。
实施音乐情境教学,以音乐的魅力带动音乐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时,我们首先阅读了描写“汶川大地震”的惨烈和悲壮的诗歌,并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背景音乐播放,我们仔细听着,同学们的眼睛都湿了,老师的鼻子酸酸的。这时,老师对同学们说:大家注意到背景音乐了吗,好不好听啊?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动人好听的歌曲吧!毫无疑问,这种情境教学法将使学生把灵魂交给音乐,让灵魂在音乐中徜徉。又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同步展示夕阳西下,皓月东升,江上微波涟涟,白帆点点。乐队的演奏就像在音乐厅的现场演奏一样,让学生们忘我地投入到民族器乐所展现的干净优雅的意境中。
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探索,从而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在组织学习《茉莉花》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准备一些茉莉花茶叶让学生现场泡一壶茶,观察和了解茉莉的花型花色,感觉茉莉花令人愉快的芳香,通过品茗来体验茉莉花茶的新鲜爽口。这种贴近生活的舒适愉悦的体验融入到音乐的情感中,自然会激发学习的欲望,使他们的行动变得自觉,无形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3.角色互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当前的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从关心、尊重、发展学生的角度出发,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以学生为本,及时体验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学生只有对学习的知识感兴趣,积极探索知识本身及其外延,创新思维和能力才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在传统的音乐课上,在每节课的开始,教师首先会详细介绍所学歌曲的信息,学生在准确理解这门课内容的同时,也失去了对这门课内容的想象,按部就班的学习中也失去了对音乐本身的思考和理解。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注重学生对音乐的主动感知和对音乐中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思维进行思考的习惯。
结语
教无定法,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只要教师勇于创新,准确把握概念,正确运用新课程培养学生的新思维,教学效率就能得到提高。中学音乐教育正处于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初中音乐课堂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要求教师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课本知识,而且能够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王颖.声势律动与初中音乐课堂的融合实践[J].华夏教师,2018(30):66.
[2]将宁.浅谈趣味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J].学周刊,2016(06):208.
[3]邹娣.初中音乐课程设计的问题及对策[D].西南大学,2006.
[4]杨忠.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九卷)[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