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学生有效沟通
2019-09-10李艾蔓
李艾蔓
【摘要】 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展现教师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谐的师生关系式构成教育效能的前提条件。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初中时期孩子心理特点,如自我意识高涨、情感矛盾性体验、人际交往存在新特点等,了解教师最为学生的引领者,应当理解学生,接受学生,以中学生心理特点为基础,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探究相应的沟通技巧,接受学生的真实感受、发挥同理心、尊重赏识学生,实现与学生真实有效的沟通,让学生快乐获取知识,健康成长。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特点 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3-036-02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核心,沟通是嫁接心灵的桥梁。学校中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增强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由此可见,日常教学中有效沟通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教师,该怎样进行师生之间的沟通,下面我将就用什么方式、我实际收获的效果谈一谈我的经验。
一、学习了解初中孩子心理发展特点
初中时期的孩子心理特点普遍具有以下几点:
1.自我意识的高涨。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有独立行事的能力,要求摆脱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约束,不再盲从和附和;其观点和行为都带有个人色彩,往往强调自己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如:喜欢体育的学生往往强调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学习好的学生强调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另外,由于心理并不成熟,又很容易发生盲目的反抗。如:哗众取宠;打扮得与众不同;做一些吸烟、喝酒等被禁止的行为,从而体验自己的“强大”;稍不如意,还会出走,以证明自己的力量;常常拒绝正确的建议和帮助。
2.情感矛盾性体验。其一,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的强度常常不能一致。他们可能刚刚表现出强烈的愤怒,转眼间又会因为另一件事情而乐开了花。这样的摇摆不定的情绪是的他们表现出情绪反应上明显的不稳定性;其二,情绪表现的隐蔽性和表演性共存。在需要考虑自己的形象和当时情形下,他们会有意识地掩饰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及表达方式。所以我们常常发现初中生的据只想问有时显得过于兴奋,有时又显得过于淡漠,好像很难做到恰如其分。这一阶段情绪表现体现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为孩子的成长带来困惑,也会对教师们的沟通交流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
3.人际交往有了新特点。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主要包括:忠诚,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共同的苦闷和烦恼,性格相近、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支持等。朋友之间会公开自己认为最重要、最秘密的事。随着初中生生活范围的扩大,分辨能力的增强,会发现父母身上的一些缺点,与此同时,由于掌握了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会有其他近乎完美水平的偶像出现,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
初中学生们身体和心理成长较快,作为教师,应当接受、理解他们他们,那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沟通的效果才能赶得上孩子不断成长的节奏。
二、有效沟通从学会倾听开始
我们在沟通过程中不能忽视听的作用,首先要让自己当一个听众,而不是讲者,这与教师本身的工作性质是完全相反的一种新模式。传统的模式中,教师通常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对学生作出评价时,这样难免产生偏见和成见。要让学生能放心对你说,那么老师首先要做的是放低姿态,做一个安静的聆听者,不急于发表自己的“经验”和“总结”,使学生觉得可以对教师倾吐心声。当你可以通过听,而不是说教得知学生做某件事的真正原因,这对师生关系就是一种收获。因此愿意为有效沟通努力踏出第一步的教师门将会尽一切抛开自己已有的经验,留出更多的腦容量去听、去思考从学生们的角度他们是怎么看待问题。
三、教学生活学习使用沟通技巧,同时学会欣赏学生
(一)接受学生最真实的感受
从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我们知道了在这一个时期,他们的情绪是摇摆不定的,他们的一些行为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放下教师就是要教给你大道理的刻板印象,是无法接触到学生内心最底层的。前段时间,我的班里有两个男生在宿舍打架了,了解了大概经过后,我找来打人的学生找来,一见到我他哭了,我问:“你们打架是怎样回事?”学生表示他的心情很不好,情绪也很不好。我问:“哦,你的情绪怎么不好啦?”学生:“妈妈明天生日,我想请假回家给她庆祝生日,可是她不同意。所以我就很生气,我在床上很气愤的时候,某同学来逗我,我就跟他打架了。”我说:“你刚来学校住宿,肯定很想家人也很想家,你也记得妈妈明天生日,想回去陪妈妈过生日,可是妈妈不同意,你是不是觉得很失望呀?”说完他又再一次哭了,感觉老师能理解他,随后他意识到因为自己的情绪不好而发泄在同学身上,这样做是有问题的,他主动找与他打架的同学道歉并说明自己生气的原因而得到了同学的原谅,这件事情就告一段落了。在这个过程,我因为他说情绪不好就找人打架而马上指责他,而是继续聆听背后的原因,说明原因后我简单复述了他在给我说的原因并把他内心的委屈解读出来,剩下的认识错误,找同学和解道歉都是他自己觉得要做的而不是我把道理说出来的。很多时候孩子和父母和老师会有代沟往往是从不接受对方想法开始的。当学生还没有讲完,你已经迫不及地去纠正去发表不同想法往往是大部分长辈级身份的人会犯的基本错误。从接受学生真实的感受开始,将会是有效沟通的一个简单起步。
(二)同理心的艺术
有一天刚上课的时候,发现几个学生没有认真听讲,心不在焉。走近一看发现有同学在传递小纸条。被我发现后,学生的脸上满是懊恼与羞愧。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都看着,于是我说:“我猜你们是下课时讨论得很激烈,时间不够用,想继续交流一下?”几个同学低下头。“没关系,不过上课时不能光明正大的交流也不尽兴,这样记着你们讨论得话题,下课聚在一起,接着发表你们的看法。纸条先收起来。”如果我当时批评了他们,他们可能会觉得委屈而影响了听课效果,而我放下我的个人参照标准,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移位、移情,因为当我们的回应具有换位思考的同理心因素是,通常学生会感到我们很明白他,从而会有一种舒畅和满足感,而这种感受会促使学生继续表白和剖析自己,情形就像好友重逢时,在很深的默契中倾听与交流,自然就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情况。
(三)学会尊重与赏识
那天下课后,那几个孩子还对我敞开了心扉,说:“老师你知道我们说什么吗?”“我还真猜不到。”生:“我觉得身体不是自由的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心不是自由的。”我问:“这话怎么说?”原来是她们讨论正在热播的爱情电视剧《花千骨》,在和同学们讨论一些感情的话题。我明白正是有了刚才谈话中的同感体验,学生们才愿意对我敞开心扉。“老师你喜欢电视剧里的哪个男主角?”又一个学生说:“我觉得白子画是把自己关在一个囚笼里。”有一个学生说:“我就喜欢杀阡陌,全心全意保护小骨。”在现代网络和科技都极其发达的社会,这些敏感话题可以说是无法避免的。在与学生沟通时,只要在孩子年龄范围、认知范围内能知道的事情,都不要避讳,因为越是遮掩,越是会激起孩子好奇、反叛行为。我说:“这个电视剧我还没有时间看,不过这本书我倒是读了。就这本书而言,故事情节还是很吸引人的。你们愿意讨论说明您们是爱思考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绩与优点得到教师的认可与尊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及时表示欣赏之意。我接着说:“花千骨是一个善良、乐观、对朋友很信任,对梦想也执着追求的人。等你们长大一些就知道这些都属于人格魅力!”既然不能避免,我们可以做的是正确引导孩子对这些事情的认知、看法,并相互交流彼此的意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观、价值观。最后孩子了解了,不好奇了,也就不会再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些事上了。
沟通是否有效给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很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与教师对自己身份及心态的调整,需要教师把自己的爱心、虚心、融入到沟通的实践中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去。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花不漂亮,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因此,教师要想与学生有效地沟通,要想了解孩子的内心,就必须躬下身来,多管齐下,主动去亲近你身边每一位孩子的心灵吧!
[ 参 考 文 献 ]
[1]杨孚伟. 中学生心理特点与语文教学初探[J]. 新课程(中), 2017(1):14-14.
[2]房立艳, 张大均, 武丽丽,等. 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类别特征:基于
个体中心的潜在类别分析[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 15(1):20-25.
[3]左春江.中职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技巧[J].活力,2019(4):
213-213.
[4]张艳.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8):10-10.
[5]马军,杨慧娟.班主任與学生有效沟通的技巧[J].读写算:教师版,2015(13):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