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游戏化综合素质测评初探
2019-09-10谢珊珊
谢珊珊
【摘要】 新高考的到来,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尝试从融合游戏化学习、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创设主题情景等方面入手,开展学生游戏化综合素质测评,以期逐步与中高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接轨。
【关键词】 游戏化 核心素养 综合素质测评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3-022-01
近几年,新课改、新高考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教育部门也多次发文,强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如何开展和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顺利与中考、高考要求接轨,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在多年“游戏化学习”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就如何对学生综合素质展开游戏化测评,在低年段进行了摸索和尝试。
一、评价方式创新——融合游戏机制、元素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儿童的天性。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儿童应该在实践中学习,“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选择儿童喜欢的事物、最适合表现他们各种天然的倾向,如游戏、经济、建造等来调动他们的自然冲动,迈出第一步,从而主动的去作业,促进思维发展和取得经验。游戏的魅力在于成就,用游戏的机制、元素去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是受儿童欢迎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自己,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游戏化学习探索的经验的基础上,游戏化综合素质测评在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与创新:1.轻松开放的测评空间。游戏化综合素质测评没有空间限制,校园里任何一处场地,均可以成为测评地点。未来还要考虑家校合力,让家庭住所、社区成为可供测评的空间。2.灵活多样的测评手段。学生以小组共创的形式,以“点、线、色”的美术知识,协作完成“节日的餐桌”;综合运用数学的计算方法和科学的气候知识,为亲人挑选节日礼物;用英语和线上机器人进行交流互动,选择心仪的玩具布偶......3.及时有效的测评反馈。测评过程,学生手持“游戏通关卡”,在各种情境中穿梭,不断完成任务,积累相应的点数。考评官在学生顺利完成任务之后,以盖章的方式在“游戏通关卡”给予及时反馈。
二、评价内容多元——立足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立足于国家课程,是学科知识在书本的延申和实践。PISA认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末期的学生应当具备为日常生活工作所需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知识、技能和能力分别与语言、数学和科学领域密切相关,即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素养和知识的不同在于,素养未必存在完美的理论体系,而是更多地体现在行为和举止方面,其最重要是可操作性,即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游戏化综合素质测评针对目前小学阶段主要测评方式主要还是以知识为导向、相对单一的纸笔测试,从学科核心素养入手,罗列出不同年级同一学科的素养任务,实现纵向分层。对同一年级的某一学科素养进行横向分解,对应学科素养目标,分解成具体可设的情境任务,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评价。如根据一年级学生数学素养任务: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与模型建构、运用能力,创设了“扑克乐园”,鼓励学生用20以内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英语“ABC字母餐厅”中,学生通过与外教老师的互动,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礼仪与文化,掌握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三、评价过程激趣——创设主题情境任务
小学阶段是学生健康人格和优良个性重要的奠基时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知识技能、体质、社会适应性以及劳动技能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发展水平及可教育性进行的价值判断。小学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着眼于生活化、操作性强,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目标,设计主题式情境任务。如二年级的综合素质测评中,老师以“开心过大年”为主题,开展了“新年欢乐购”、“新年快乐吧”等不同主题的测试项目,贴近生活的情境创设,操作性強的项目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测评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年级,语文老师组织了以“我们去旅行”为主题的测评活动。活动包含“沙滩拾贝”“激情冲浪”等游戏环节,围绕新课标中“识字与写字”的学段目标,让学生会音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本能力。
有趣、好玩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单一的、唯分数至上的传统评价方式中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试图更加客观、全面评价学生,做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如何将游戏化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化、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细化学科素养考核指标等,是后续需要继续努力和思考的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陆璟,PISA测评的理论和实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刘志林,尹亚东.PISA测评对我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9,6(22):218-219+22.
[3]楚楚.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