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小范围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2019-09-10陈首兴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陈首兴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推进,各种教学方法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其中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全国上下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改革,农村学校也不例外,小范围合作学习对于农村教学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能够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本文笔者就尝试着从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小范围合作学习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农村教育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3-0079-02

所謂小范围合作学习实际上就是指小组合作学习,多为两人一组或者四人一组的小组合作学习。从目前农村教育现状来看,大多数学校都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原因在于许多学校是照搬照用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经验。显然这一实践尝试中我们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性,忽略了教育地域不均衡差异性。不同地域的教育发展是不均衡的,我们在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必须结合自身学校发展现状来开展,完全照搬或套用只会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伦不类。因此,笔者个人试着从个人教学经验出发,谈一谈农村初中数学小范围合作学习的落实策略。

1.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小范围合作学习的实践策略

(1)科学合理地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有序分组和合理分工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基础。数学中合作学习必须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差距相比文科学习呈现出来的差距会更大,加上农村学校学生来自各个地方,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在分组时可以采取“同组异质”的形式来分组,保证不同小组之间的整体水平一致,但是组内成员水平有层次,从而才能营造出一个公平竞争,互相协作和提升的学习氛围。

(2)精心设计、有效讨论是保证合作学习有效措施

开展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同时还需要我们教师有序引导,掌握整个课堂节奏,这一前提就是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尤其在设置问题环节,鉴于每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差距大这一特点,我们在设置问题时尽可能采用“逐层递进”形式。同时为了避免产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基础较好学生的“个人表演秀”现象。对此笔者的建议是合作前给予学生时间,让每位学生都有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数学问题都不是直观视觉审题后就能有答案的,不仅需要思考,有时也需要计算,所以,合作讨论前的“留白”也非常重要。

(3)教师的指导、调控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凸显学生本体地位,让学生回归课堂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也并非意味着教师“远离”课堂,教师依然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数学

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的难度在于学生是否能够打开思

维,比如,针对同一问题,是否能够采用一题多解的思路解决;是否能够以辩证的态度审视问题;讨论结束后,是否能够运用数学归纳思想,对结论进行分析和归纳。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合理的指导学生有序开展合作学习,调控全体学生合作学习的进度和节奏,统领全体,纵观全局,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及时给予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

(4)落实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是一个团队努力的结果。因此评价也应该是对整个团队进行评价,而不是个人。对于此,笔者以为我们可以采取小组间互相评价、组内评价和教师评价几种方式,组间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组内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互相帮助;教师评价则是客观公正的反馈学生学习效果,总结归纳问题,以为下次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2.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以北师大教材《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一节内容为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步骤一:首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地分组,本次分组采用的是“同组异质”的形式分组,每一个小组4人,由学生自己推荐小组长负责分工。

步骤二: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证明方法。

步骤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通过课前新知识导入环节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对证明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想,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能够取长补短,探索出了更多完善的证明方法。

步骤四:小组讨论结束后,全班交流,大家共享。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总结了如下证明方法:

①如图1,延长BC到D,以点C为顶点,以CA为一边,在△ABC的外部作∠1=∠A。

②如图1,延长BC到D,过C作CE∥AB。

③如图2,过点A作PQ∥BC。

④如图3,过C作CD∥AB,由同旁内角互补可以证明。

根据以上几种方法,我们选择了第一种,并且师生合作,写出示范性证明过程。其余的方法笔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一种,完成证明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步骤五:成果展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们探索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三种表达方式:

第一种是文字语言: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第二种是图形语言:即一个三角形

第三种是符号语言:∵∠A,∠B,∠C是△ABC的三个内角,∴∠A+∠B+∠C=180°.

引导学生科学地展示学习成果,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几何语言,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步骤六:评价和点拨。学生展示完成果后,笔者先让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了学习成果,之后让每一个小组成员内部展开评论,反思此次合作学习的优缺点,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改进方案。最后笔者对全班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了评价和点拨,对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了肯定,并强调了本节课重要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叫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几何证明中就可以直接使用。”

当然,学生提出的方法远不止以上这些。可见,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全班合作交流,学生的思维达到高潮,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笔者来回巡视每一个小组的开展过程,看到学生在交流中只阐述方法,没有说明理由的时候,就指导他们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但需要说明讲明理由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以此方可让人信服;看到有同学不够积极,不敢“说话”的时候,笔者也上前提醒,鼓励他积极表达。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整个学习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大部分学生都非常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真正实现了合作共赢、互帮互助的教学目的。

当然,关于农村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策略远不止笔者上文提及几点,笔者仅是从个人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相关尝试和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更多教学者提出自己宝贵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张伟刚,孙文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02):150

[2]徐凤友.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117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