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艳:小学语文有效阅读课堂的构建
2019-09-10袁雪艳
袁雪艳
摘 要: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育对个体的成长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们的打好基础、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阅读课堂上,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他们语言知识,更要促进他们能力、情感、思维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提升。那么,在新时期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有效课堂呢?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多年工作经验,运用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学生;有效;阅读
语文学习无处不在,语文的魅力需要我们去用心把握、用心是感受。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其他形式的学习,教师都必须明白,语文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学习技能,更在于通过学习获得情感的体验,获得完整的人格,实现心灵的熏陶和成长。
一、情景教学,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情景创设法是一种使用教为普遍的方法,教师借助实物、故事、语言或者多媒体为学生们创设一个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使得语文课堂更贴近学生们的生活,消除学生内心的陌生感。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有利于更好地引入阅读的主题,有利于更快速引入主题,激发学生注意力。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桂花雨》是我国现当代女作家琦君的一个作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已经定居台湾十七年,在中秋节作者回忆起了家乡院子里桂花,一时有感而发。为了让学生能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母亲的言语及两地桂花的对比,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在课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轻音乐《夜的钢琴曲》,放松学生们的身心,营造一种宁静优美的气氛。在新课导入环节,师生还可以来一个课前互动,在不同语境中展示关于“花”的表达,请学生们去读一读、静下心去感悟,体会“花”的不同含义。带着这样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们走进本课关于“桂花”的一篇阅读之中,去欣赏那清新淡雅的文字,感受那唯美细腻的桂花图。
二、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气氛
当前,一些教师还是采取着说教的方式,用着老旧的方法,导致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的能动性难以调动。为了改变现状,活跃课堂气氛,点燃学生激情,笔者提出了引入游戏教学,寓教于乐,在玩中实现对学生们的语文教育。
例如,针对课文中一些具有丰富故事情节的文章,如《牛郎织女》《将相和》等请学生们对课文内容进行情节的演绎,通过角色扮演来复述其中的故事内容、展现不同人物的形象,进而加深学生们对其主旨的深化理解。除了角色扮演,还可以在课堂中玩一些类似成语接龙、古诗连连、一起猜谜语的小游戏,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学生去多学词语、多背古诗,提高学生们的阅读量。再有就是,提高学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如在《讲民间故事》口语交际中,就可以来一个课堂竞赛,看谁的故事讲的更为动听、更为有趣,最受欢迎的故事将会被授为“故事达人”的称呼,那么这节课的口语交际就变成了一个小竞赛,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热爱。
三、合作探究,启迪学习,培养学生能力
为了巩固学生们所学知识,锻炼他们的技能,教师可以基于阅读的内容设计合作探究学习任务,请学生们围绕教师布置的任务去阅读思考、讨论,活动,在集体智慧之下让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推动他们产生创新的火花。通过设置这样开放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们自主探索、自由思考,进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了部编版五年级《父爱之舟》,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去感悟主旨、理清脉络。我为学生们布置了如下的思考题:(1)课文分了几个场景进行描述?哪个场景让你感动?(2)对文章进行分段,说出自己的理由,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在探究活动一中,学生们寻找到了作者记叙的几个厂家,如梦中出现了父母深夜喂蚕,父亲带“我”住旅店;父亲带“我”去庙会让“我”吃豆腐脑及为“我”做万花筒;父亲雨雪天送“我”上学等等。这些场景的描写刻画真挚、形象,无不体现出了父亲对儿子博大的爱,正也正是这篇文章的主旨。在小组讨论中,多数同学都赞成将文章分成三个部分,即第一部分(1)作者以梦境开始,引入对一件件往事的回忆。2-9段则是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把小舟當成了线索,通过一幅幅场景的描写表达了父亲对“我”满满的爱。到了最后一段,也就是第三部分作者更是以梦结尾,首尾呼应,凸显主题。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文章被学生们一点点拆散分析、重点段落以及关键词句也被进行了鉴赏,学生们掌握了文章的写作结构,学习到了一些优秀的表达,引领课堂由阅读转到了写作,为学生们的写作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和知识,同时学生们的自学能力也实现了增长。
总之,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立足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偏好,去选择教学、组织教学,并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及时地总结,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让小学生们爱上这样快乐、互动、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周翠萍.浅析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实践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68.
[2]张沥.初探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8(10):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