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媒介形象呈现的差异化研究

2019-09-10殷卉

锦绣·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积极老龄化媒介形象老年人

殷卉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如何实现积极老龄化对于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新闻媒介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不仅能传递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相关信息,而且能在引导老年人自我认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比“人民日报”与“天涯论坛”中的老年人媒介形象的呈现差异,探讨主流官方媒体和舆情论坛在促进积极老龄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积极老龄化;老年人;媒介形象

有报道指出,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将提升到17.8%左右。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来“积极老龄化”的目标,其主要内涵是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使其能积极参与社会、融入社区生活以及获得保障的机会尽可能最佳。

积极老龄化的实现取决于外在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动能和老年人群自我意识的觉醒。有研究表明个人资源越丰富的老年人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就越高,这个资源来自于内部的自我效能感及乐观和外部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支持。而领悟社会支持作为个体对自身被外界支持程度的主观感受与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能在一生中积极地影响人的健康和幸福感。

从符号互动理论来看,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中形成的,自我认识是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在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形成了自我概念。因此,老年人会在他人的看法和评价中形成对自我的认知。另一方面,媒介承载着社会建构的作用,大众媒体的新闻生产总是在一定范畴的社会议题中找寻对象,通过对社会公共议题的报道,形成与社会议题相对应的媒介议题,而媒介议题又会反过来对公众关于该社会议题的理解和认知产生影响。究其以上,我们认为媒体形象呈现对积极老龄化有重要的影响。

本次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和《天涯论坛》的官方网站上以“老人”为主题的报道进行采样,选取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有关老年人的报道,以报道倾向为重点进行内容分析。由于本文研究的是老年人的媒介形象,所以报道倾向是以受众对老年人的印象界定的。样本结果表明,《人民日报》和《天涯论坛》关于老年人的报道和讨论呈现出负面、中性和正面三种倾向。

一、《人民日报》老年人媒介形象

从《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检索出有关“老人”的报道共1419条,去除掉内容仅提到老人概念并非主要针对这一群体的报道的样本,有效样本共计863条。

以老年人老有所学、助人为乐、传递社会正能量等正面形象为报道内容的新闻数量的报道207篇,占比为24%。例如《古训如清风从来德润身》(2018年4月6日)介绍了65岁的李树清在当地开办一家民办教育学院的事情。《我国老年教育机构达6.2万所》(2018年4月12日);讲述老人乐于学习的现象。《网络购物新场景新力量》(2018年8月10日)讲述了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也爱上了网上购物;《舞动生活拥抱健康》(2018年8月21日)说到老人们上午学文化课,平日里,还一起出去助人为乐。这些报道报道建构了老年人积极参社会、融入社会的正面形象。随着老年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不仅会带动社会发展,而且会使老年人得到社会认同。

负面新闻是指老年人违法犯罪、上当受骗等方面的报道,考虑到新闻内容对受众产生的传播效果,老年人被帮助的新闻归为此类。《人民日报》负面新闻一共371篇,占总数的43%。但报道多集中在老年人受骗、需要帮助这一层面,没有一篇报道涉及老年人违法犯罪、为老不尊等方面。例如:《谋良策·出实招老人打造便利的生活环境》(2019年3月5日)等从老年人形象呈现看都属于需要被关爱救助的形象。

再如《买保健品,看清套路别上当》(2019年1月9日);《谨防老年活动中心赌博》(2018年11月13日)些报道都呈现了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的形象,虽然这些报道会加深受众对老年人“衰老/需要被关注”的刻板印象但从报道倾向看都立足于善意提醒这个层面。

中性新闻则是政府、社会机构等部门制定的养老政策或措施等。中性新闻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也占有较高的比例,中性的报道285篇,占总数的33%。例如:《老有所养,从“有保障”到“更完善”》(2018年10月8日);《推进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2018年3月30日)。这一现象说明,《人民日报》在一定程度上秉承了客观中立的立场,也比较关注养老方面的信息和政策。这类信息的传播报道可以让老年人感受到国家对老年群体的重视和关怀,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二、天涯论坛“老年人”的形象呈现

天涯论坛上有关“老人”的帖子一共557篇,去掉重复的内容以及仅提及“老人”概念并未进行论述的帖子后,有效样本共计387篇。其中负面形象为343篇,占到总数的88.6%,正面形象仅44篇,占总数的11.4%,中立的帖子0篇。

负面报道中,关于老年人上当受欺骗、欺辱以及生活凄凉的帖子为241篇,占总数的62.3%,占有相当大的篇幅。例如:《哈尔滨超龙整形医院殴打80岁老人的过程》等呈现出老年人受歧视受侮辱的形象;《扒一扒见过的老人保健品陷阱》展现的是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形象;《73岁的孤寡老人住的破屋要垮了》、则呈现出老年人孤苦无依的形象,其中《八旬老人臥床无人管》的帖子点击率达到10355次,回复达75条,回复内容多集中在“中国养老问题凸显;养老不能仅靠道德谴责需要司法介入”,这说明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受到各个社会各个层面群体的关注,而老年人在人们心中大多都呈现出的是一种弱势、需要被关注的形象。

老年人“为老不尊”的负面形象一共102篇,占总数的26.3%。例如:《好心司机抱摔倒老人上车,被要求赔偿10万余元》等帖子呈现出老年人蛮横无理的形象。其中,《老人剐车车主反赔钱,执法岂能和稀泥?》点击率27504次,回复136条;《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点击率57472次回复538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老人变坏”》点击率62809次回复104条。从回复的内容来看,大部分是对老年人此类行为的斥责,另外一部分关注的是此类事件产生的原因。

正面形象仅44篇,占总数的11.4%。例如:《63岁残疾老人街头修鞋21年,称:自己挣钱比乞讨舒服》展现了老年人自食其力的形象;《老太太领回一个小女孩,14年后姑娘哭着分别,老人说:谢谢你》等呈现出老年人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形象。

三、报道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比《人民日报》和《天涯论坛》近一年有关“老人”的报道倾向我们发现,《人民日报》的报道比较均衡,其中正面和中性报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人民日报的负面报道虽然从老年人形象呈现看都属于需要被关爱救助的形象,但报道内容立足于社会关爱和社会救助的措施和制度建立,这无疑对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天涯论坛》有关“老人”的讨论大部分都是负面形象的呈现,此类老年人被救助、违法犯罪、为老不尊等信息的过度传播,会使受众对老年人形成一种“老而无用”“老人变坏”的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老年人的负面形象,不利于塑造积极的老年人形象。

四、官方媒介的报道框架更利于推进积极老龄化

1、报道框架对报道倾向具有决定性影响

从新闻媒介研究的角度来看,新闻报道也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框限”部分事实,选择部分事实以及主观地重组这些社会现实的过程。这种建构意义的主观策略,是新闻框架形成的主要依据。作为主流官方媒体的《人民日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承担着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因此,《人民日报》的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員、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等因素互动的结果,其对“老人”报道的选材范围和报道架构都具有前置性。

而作为民间舆论场的《天涯论坛》虽然能为公众参与社会监督提供有利的条件,让民众能随心所欲地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言论,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征以及绝大部网民的跟风性,很难提前设置报道框架,造成了网络空间常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

2、主流官方媒体更利于积极老龄化的推进

由于难以提前预设网络舆情的讨论框架,也缺乏对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在以“老人”为主体的讨论中很容易将“个体事件放大化”,本来是某个老人的个体行为,是一个社会特例,但通过网络舆情的讨论往往将其放大为一个群体特行成为一个社会现象。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群对新媒体技术认知和使用能力的欠缺,导致其在新媒体上话语权的丧失,这更加重了网络舆情中的负面形象的产生。此类的舆论如果长期存在,受众就会对老年人形成一种“愚昧无知”、“需要同情”的刻板印象。虽然老年人很少接触网络论坛,但此类议题过多,难免会产生扩散效应,会影响他人的老年观,也会影响老年人对自身的看法。如果老年人经常听到这些负面评论,会严重怀疑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生活意义,不利于老年人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主流官方媒介通过预设框架,寻找合适的社会公共议题,多传播积极向上的老年人形象可以改变其“社会包袱”等刻板印象,能有效减少社会大众对老年人的歧视。另外,主流官方媒介作为老年人了解社会、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较多的正面报道也有利于老年人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而有关积极化养老的政策和利好消息的发布,也能让老年人感受到外部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支持,提高老年人群的主观幸福感。由此可见,主流官方媒体在推进积极老龄化方面更具备影响力。

猜你喜欢

积极老龄化媒介形象老年人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酒店营销创新研究
新时期境外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形象的建构研究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积极老龄化”中的社区居民自治与社区邻里网络的构建
积极老龄化视野下的老年体育发展对策
积极老龄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实施途径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