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需要关注的问题

2019-09-10王志艳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5期
关键词:迁移自主探究差异

王志艳

摘 要:课堂教学的改革关键之一就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动、积极的探索者。其中要注意:紧紧抓住教学本质,结合学生实际提出适当的探究性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时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方法指导,促进学生的探究活动;充分运用学生的差异推进自主探究,提升学习活动的实效性。

关键词:自主探究;教学本质;迁移;差异

【中图分类号】G 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5-0029-0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当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正如布鲁纳强调的: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索者。教学要关注学科知识的结构,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只是结果,要组织学生有效探究,使学生在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同时,还能掌握学习学科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发现的方法,并养成发现的态度。那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探究数学,教者应该关注什么呢?

1.要分析教材实质,根据学生实际提出适当的探究性问题

我们使用的教科书所表述的是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是一些经过加工整理的数学抽象结果,其中数学的抽象过程、数学思维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掩盖了。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根据教材提供线索,安排适当的教学情境,向学生提出合适的研究性问题,促进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善于抓住知识的实质。让儿童在自主探索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逐步展开思维过程,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认知的各个抽象阶段,获得属于自己的理解性学习。

例如:在《认识公顷》一课中,建立1公顷的概念就是该课的一个核心教学任务。

教师出示教材上的第二句话:“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先让学生读一读。

师问:你能看懂这句话吗?(课件出示“探究任务”):

1、独立思考“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数学信息”?用什么方式表达比较清晰明了?2、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非常踊跃,有的用画图的方法进行示意,分析数据与图形面的关系;有的直接用公式进行计算,用数据理解;还有的借助生活实际(举出本地“范旭东广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孩子们有的讲解有的板书:100×100=10000平方米,所以1公顷=10000平方米。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研究结论:这句话主要是告诉我们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

设计“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解釋这句话的意思”这一教学环节,学生有能力、有兴趣,画图与计算的形式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数形结合理解知识内涵,特别是小组探索中还补充了现实生活中与1公顷接近的熟悉广场的例子,从各种角度,促进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

由此可见,学生有强烈的知识归类意识,善于通过知识间的比较,探究新知与旧知的本质区别,问题的探究有益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2.要对学生小组探究活动细致地规划预设,进行方法性辅导

任何形式的探究活动,都是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研究能力有限,很难独立设定探究活动并完成探索发现的过程。教师需要为孩子的探究活动提供明确的活动目标、活动要求等等。在有目标,有要求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探究便有一定的支持(包括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支持),使得探索活动得以实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辅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呢?笔者认为小组探索,主要应解决下面四个问题:1、明确探究活动的要求,使之认识学习活动的目的,具有探究的意识性和自觉性。2、把握探究活动一般步骤:独立探索研究、组内成员依次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发现、或疑问等)、小组互相评价每一位组员的意见(各人发言好在哪里?什么地方不对?有什么需要改进的?)讨论总结出大家统一认可的意见,作出概括性的归纳小结。3、要明确分工,指定一名组长负责,凸显学习小组组长的协调作用。4、合理设计研习单,记录研究过程和结果,以便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和交流。

3.充分运用学生的差异推进互动,提高自主探究活动的实效性

在自主探究中最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学生存在差异性,包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研究问题的态度、对思维的表达、以及心理上张弛等等。认识不一致,就会有争论。对此,教者需要注意:一是充分地保障探索时间,课堂上不急于求成,充分留白,鼓励孩子思考,畅所欲言,这样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够进入自己的思考,得出各自的方法或者结论;二是相对固定交流的顺序,通常是把握住有疑惑的先提问,能力强的最后说。在前面的孩子交流自己的思考后,交流中的问题在分别发表意见以后,最后一起安排讨论;三是组内交流的方法是:通常先得出一致认可的肯定意见,再予以指出各人发言中存在的缺失性问题,供大家集中进行评议、讨论。

课堂学习过程中,教者一定要对学生强调:只要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发言,都可以表达出来,要不怕出错。要树立出错也可以起到提醒别人的作用,“以错为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都可以正确面对自己发言时出现的错误,并能够做到主动分析自己的错误原因,与同学交流自己思考过程中发生的混淆问题。

处理好以上这些探究性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其实就是教者把握教学策略的过程。这样能够优化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得儿童的课堂学习更有实效,这对学生的知识建构或是学习策略提升,都会带来巨大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立新.践行“生本理念”.促进自主学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2)

[2]严文琦.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J].江西教育,2018(03)

猜你喜欢

迁移自主探究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