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心体验 快乐成长

2019-09-10李卫新

教育家 2019年15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课程

李卫新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在学前阶段开展社会领域教育对幼儿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体验,学习中必须经过体验、内化,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性行为才能真正形成。因此结合园所发展需要,结合幼儿社会领域学习特点,构建社会领域体验式园本课程成为一种必然,也是实现园所、教师、幼儿等多方面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园所优质品牌的需要。

作为延庆区社会领域教育基地园,北京市延庆一幼在探索体验式园本课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构建了社会领域体验式园本课程,通过“综合主题体验课程、共享游戏体验课程、特色实践体验课程、健康运动体验课程”四类课程路径实施。四类课程各有侧重,并相互补充,以社会领域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幼儿全面、可持续发展。

综合主题体验课程实施策略

综合主题体验课程,即一段时期内围绕一个主题内容,运用体验学习理念和幼儿主动学习理念,师幼共同融入丰富的体验空间,利用各种活动和挖掘各种资源而开展的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实现师幼同体验共成长的目的。主题课程的开展主要以“生活体验、游戏体验、学习体验、社会实践体验”为四条主要体验路径,注重多种资源的挖掘与运用,突显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幼儿在人际交往、规则认知与规则行为方面的发展。

趣味生活体验。趣味生活,就是让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充满趣味性,调动幼儿积极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小班开展“我爱吃水果”的主题活动,幼儿中午吃水果的时候浪费现象严重,于是,教师采用了“为梨妈妈找宝宝”的方法。在吃午点前,老师拿起一个香梨神秘地说:“听说,梨妈妈的宝宝不见了,他们可真淘气,一定是藏在了梨妈妈的肚子里!”听老师这么一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梨妈妈的肚子里有小梨籽儿,肯定是他们,他们是梨妈妈的宝宝。”说完,孩子们就大口地吃起来,都在寻找着小梨籽儿。很快小梨籽儿都露了出来,老师赶紧拿来了容器,幼儿纷纷把自己吃到的小梨籽儿轻轻地放到了容器中。小梨籽儿越来越多,而幼儿手中的香梨却越来越小。幼儿把果肉都吃到了肚子里,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幼儿在“为梨妈妈找宝宝”的假想游戏情境中,自然地养成不浪费水果的好习惯。

情境游戏体验。幼儿对各种角色及人物都十分感兴趣,利用各种角色精心设计情境游戏,无疑对幼儿积极有效的交往具有促进作用。我们为幼儿创设以角色身份参与的情境游戏,如中班开展的包装袋的合作游戏,把不同大小的纸袋装进去,将游戏命名为“小小魔术师”,请幼儿做小魔术师将大小不同的纸袋依次装回去。 孩子们沉浸在做小魔术师的喜悦与自豪感之中,积极投入情境游戏中,在游戏过程中学会了分工、合作,感受到了伙伴间共同完成任务的快乐。

多感学习体验。体验式自主学习强调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以幼儿为学习主体,在教师和成人的帮助下,幼儿以任何可用感官触及的媒介为载体,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直接感知事物,在真实情境中亲眼看、亲自做、亲口说,在愉悦的体验过程中获得新认识、新感受。例如,在进行“交通规则我遵守”活动中,邀请当交警的家长讲解如何做个交警,并学习指挥动作和指挥交通的方法,就连如何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罚款都进行情境演示,使幼儿真正了解交警的工作,做一个文明的坚守岗位的小交警。通过巧妙利用家长助教的资源,形成大手拉小手的氛围,让幼儿亲身感受其礼貌的交往行为,有序的做事方法、物品的合理使用等,使这些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融于各种角色的“工作”之中。

互动实践体验。为了拓宽幼儿视野,在开展综合主题体验课程时,教师经常带领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走入更广阔的生活空间,来到周边社区、公共场所以及市区参加活动。每次活动教师都把社会性行为习惯目标渗透其中,在互动实践体验中获得发展。例如,“走进商场调查包装上的秘密”的情境中,商店的阿姨怎么都不理睬星星,老师当时就把星星的表现用相机录了下来,现场讨论“为什么阿姨不理睬星星”。孩子们通过观察讨论了解了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星星讲话时声音太大,说话不礼貌,所以阿姨才不理睬他。明确了原因和做法后,当时孩子们就能进行礼貌提问与交流的互动活动,亲自感受到礼貌交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愿意有礼貌地做事。

共享游戏体验课程实施策略

延庆一幼为了给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体验空间,满足幼儿游戏及个性成长需要,在幼儿园最大限度挖掘现有空间,创设了幼儿活动专室,并利用教室以及楼道环境等可利用区域,为幼儿开辟了内容丰富、自主游戏的快乐游戏场,包括五个区馆、二十五个游戏区域,深受幼儿的喜爱,促进了幼儿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交往能力方面的发展。

混龄自由体验。幼儿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混龄的教育模式提供了一种能让幼儿和不同年龄同伴交往的环境,在我园共享游戏体验活动中为中班和大班幼儿提供了混龄自由体验的机会。每个月的月初,各班都会亮出二十五个游戏区的名称,并解读内容,让孩子们自选游戏。教师通过对幼儿兴趣点的了解,以及游戏需要,在游戏区中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强调材料的多样化,可供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选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仅体验到乐趣,同时通过大带小以及自我挑战的过程,在与同伴交往互动中,享受不同材料创意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获得自信。

动态自主体验。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在接触新的事物,从而也会引起他对这些事物探索的兴趣。幼儿好奇心强,为了既满足幼儿兴趣需要,释放天性,又能关注其好奇心, 我们采用了一月一选择游戏区的方法,增加幼儿游戏内容、场地、玩法的动态调整的环节,支持幼儿动态自主体验。例如在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始终树立“幼儿自主游戏,幼儿是主动活动的个体”理念,在活动中支持幼儿自选内容、自结伙伴、自取材料、自娱过程、自省效果,让幼儿在动态自主的游戏氛围中增强自主性,树立正確的交往态度,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从而有序活动。

联合扩展体验。中大班幼儿自主性强,因此在共享游戏体验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更多支持幼儿区与区之间有机联合,扩展游戏内容,增强成功体验。例如,游戏区中有装扮区、摄影区、T台秀区,开始是分开游戏的,孩子游戏内容比较单一,未能感受到游戏为自己带来的成就感;于是幼儿和老师一起商量,可以在装扮区进行装扮,然后可以去照相馆去拍照,拍完后可以去走时装秀,幼儿和老师的想法非常好,于是我们把原本分散的三個区移到一起,形成联合扩展体验的区域。幼儿感受到游戏的有趣,更感受到合作、互助的快乐!

多元互动体验。多元互动即与材料互动、与环境互动、与周围人互动。每个游戏区材料丰富、安全、有序、便于操作,幼儿即取即用;并且还可以与游戏区的周围环境互动,在环境中创意作画、张贴和展示自己的作品等;更重要的是与游戏区中的人员互动。首先是同伴间互动,幼儿互相介绍自己,互帮互助;其次是与老师互动,每个区域中有固定的老师参与活动指导,当幼儿调换游戏区时就会与新的老师进行互动交流;最后是与家长互动,幼儿园会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家长融入游戏中,一边观察幼儿游戏状态,一边以角色身份融入游戏中,支持幼儿获得丰富的交往经验。

特色实践体验课程实施策略

特色实践体验课程主要是围绕幼儿园“新动力、新体验、新成长”的办园理念,结合园所开发的实践体验课程,其中包括“国旗下的课堂实践体验”“我是小小接待员实践体验”“快乐节日实践体验”“园外参观体验”,通过多种实践体验明辨是非、规范行为、内化情感、养成习惯,促进幼儿在规则意识的建立和规则行为的养成。

日常生活微体验。微体验特点为时间短、内容少。结合日常生活,我们重点进行了“国旗下的课堂实践体验”“我是小小接待员实践体验”的微体验。微体验中强调全员参与、搭建平台、展示个性、互动交流。例如,每周一国旗下的课堂实践体验,幼儿园全体老师和幼儿都参加活动。每个班轮流推选小升旗手和国旗下讲话的人员,结合当前时事、节日、班级活动等,采用说、唱、演等多种方式进行讲话,并且与台下幼儿积极互动交流,丰富社会文化常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幼儿是在与周围人互动中获得发展的,因此,在特色实践体验课程中,充分为幼儿创设与周围人互动的机会,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主人。

传统节日深体验。快乐节日实践体验中更多的是进行社会文化方面的经验积累,在体验过程中有新发现、新感受、新认知。例如,在庆祝元宵节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一年一度元宵节浓厚的节日氛围,幼儿园开展了元宵节庆祝周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元宵节的这一习俗,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并从活动中感受元宵节的民俗文化。在元宵节庆祝周活动中,不仅有做花灯,还有逛花灯、猜谜语;不仅有做元宵,还有品元宵;不仅有外请的花会表演,还有班中的花会表演队表演。各种活动内容都融入了游戏之中,幼儿在多种体验中感受到元宵节浓厚的节日氛围,了解了元宵节的民俗、民风,丰富了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周边资源巧体验。在特色实践体验课程中,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幼儿的主动学习需要成人的支持,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周边资源,支持幼儿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例如,每学期,幼儿园各个年龄班都要到园外各种基地或者公园等实践参观,这时,教师就要和幼儿一起规划参观的程序,讨论做好哪些准备,明确注意事项;幼儿和家长一起外出实践,实践过程中自己问路、自己背背包、自己带相机互相照相、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参观内容进行多种记录;参观回来后合作整理参观时收集的信息,进行照片展和新发现交流。巧妙利用周边资源,支持幼儿认识周围环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运动体验课程实施策略

健康运动体验课程是以户外体育运动游戏为主的课程内容,幼儿在与同伴、教师以及材料互动体验中获得身心及动作协调发展的过程。健康运动体验课程使幼儿在自主探究运动体验中获得坚强、勇敢、乐观、自信、不怕困难等学习品质,在健康运动中开心体验,快乐成长,促进幼儿在人际交往、意志行为与品质方面的发展。

艺术表演自觉体验。结合健康运动体验课程的运动特点,同时结合社会领域课程目标,我们尝试采用四段式的健康运动模式,不仅能够锻炼幼儿体能,还能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四段式为:开心操节、趣味动作、一物多玩集体游戏、自由游戏。为了让健康运动模式能够支持幼儿乐于参与,自主体验,我们采用了“边唱边跳、边听边做、边玩边调整、边合作边竞赛”的策略支持幼儿自主体验。在边唱边跳的环节,我们选择了与养成教育有关的动听歌曲,幼儿一边跳操,一边唱着好习惯歌曲,固化好习惯。在动作训练环节,我们选择力度和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孩子们听着音乐的节奏,有力地进行动作练习,即使累了,只要听到有力的音乐,也会精神倍增。

特定项目感悟体验。在健康运动体验课程中有特定的运动项目,如,KT足球、花样篮球、滑冰、武术、冰壶球、跳绳、挑战区等,其中有的项目中蕴含中华精神,民族文化,有的项目蕴含丰富的良好品质,因此研究中关注特定项目感悟体验,使幼儿自然而然习得良好习惯和意志品质。例如,在KT足球项目中,专任教师为男老师,男老师的勇敢、大胆、帅气的运动风格带动小朋友勇于挑战、合作比赛,在激烈的运动中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奥林匹克精神在游戏中展现。

跨班运动交流体验。在自主游戏环节,采用跨班运动交流体验方式,每个年龄班形成多个游戏区,每个班幼儿都可以自主选择区域,与同龄班幼儿一起游戏。过程中强调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摆放到操场进行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不断调整材料的摆放高度、距离、厚度、方式等,从而增加动作的强度、力度、难度等,增强挑战性,形成良好意志品质。在边合作边竞赛环节体现的是幼儿自由找伙伴,自己选择游戏内容,如KT足球、滚筒、篮球、跳绳、交通运输等游戏,孩子们一边合作游戏,一边比赛,凸显幼儿自由、自主的体验,感受游戏快乐,从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社会行为习惯。

体验式园本课程既是师幼自主学习的需要,也是延庆一幼办园理念的深入落实。我园以社会领域教育为突破口,构建体验式园本课程的研究,不仅满足了幼儿富有个性而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丰富了幼儿的人生体验,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提升了教师构建和实施课程的专业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主动学习,使其积淀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作者系北京市延庆区第一幼儿园园长)

责任编辑:董慧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