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水乡文化走进幼儿课堂

2019-09-10马建梅

教育家 2019年15期
关键词:枇杷水乡美食

马建梅

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幼儿园课程应根据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科学地组织和选择教材,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实际的、活生生的知识。”充分利用水乡资源,构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方式。基于这样的考虑,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一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水乡资源进行挖掘、归纳和梳理,既保持原色、原味、原点,又充分考虑生活性、趣味性和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从文化中探究学习乐趣

如何将水乡文化融入幼儿生活,让孩子们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具体可从水乡天天乐、水乡主题、水乡展示等活动推进课程的实施。

水乡天天乐活动以每周为时间单位,常态化地渗透于一日生活中。

周一:水乡方言日——塘栖话儿我来说。一个人的母语水准,往往决定其创造力、思维力、情感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便是幼儿学习塘栖地方方言和朗朗上口的民谣时间,全园的孩子们相聚此处,用方言相互问好,念童谣、做游戏,学唱着,吟诵着,快乐着。

周二:水乡运动日——亲亲阳光做运动。将水乡文化元素隐含于运动器械中。现阶段幼儿可能只关注这些运动器械怎样玩更有趣,但是随着他们慢慢成长,当在某处看到与这些元素相关的东西,可能就会忆起塘栖水乡这段纯真美好的童年时光。

周三:水乡游戏日——大家一起嗨翻天。每周三的区域活动时间,中、大班年级组集体开放,幼儿自主选择游戏项目。比如水乡布衣乐园游戏,大块、小块的红胶、蓝胶花布不计其数,还有树桩、竹竿、板凳等低结构材料,让孩子们尽情地嬉戏。

周四:水乡美食日——我的美食我做主。塘栖美食,源远流长,无论是细沙羊尾、粢毛肉圆等传统菜肴,还是法根糕点,抑或塘栖枇杷等水果都远近闻名。每当周四来临,就是品尝塘栖特色美食的时间,孩子们也会分享一些自制的食物,从味蕾中感知饮食文化。

周五:宝贝分享日——收集起来齐分享。幼儿将自己最喜欢的图书、玩具、民间故事带到幼儿园,在晨间谈话时、餐后自主活动中将自己的宝贝展示、介绍给班里的同伴们,和好朋友分享。

水乡主题活动分上下两个学期进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每个主题活动按照五大领域、六个主题内容展開。比如大班的主题活动为《廊檐古桥情悠悠》之——深深的庭院。孩子们到现场参观古建筑,抚摸其雕花门窗,感受其风韵,用脚步丈量庭院的距离……参观过后,孩子们或开展关于古建筑的年代调查、统计,或用画作呈现心中古建筑的样貌,在探究中快乐成长。

从展示中宣扬水乡课程

在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幼儿园开设了水乡情——美食枇杷节、水乡景——现场绘画展、水乡曲——音乐剧会演三个大型展示活动。

水乡情——美食枇杷节。“江南佳丽地、塘栖枇杷香”,每年到了枇杷成熟时节,老师都会带领中班的幼儿到枇杷园,观看枇杷挂满枝头,画一画枇杷,爬上枝头采枇杷,在枇杷园里追逐嬉戏、野餐。今年,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将在水北街运河谷仓博物馆展出,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豪感。

水乡景——现场绘画展。现场绘画活动,既让孩子们在现场观察、感受塘栖水乡建筑的古韵、古朴,用稚嫩的笔触表达与展现,又能获取家长的支持参与,向社会宣传“水乡情韵”课程。

水乡曲——音乐剧会演。《方言童话剧》《小熊请客》……一幕幕稚嫩而生动的场景,欢悦的曲调,生动的表演释放着水乡孩子最美丽的童真,最快乐的童年。

利用水乡文化的独特教育资源,扩展了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孩子们从中学会了感知、分享和成长的意义。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一幼儿园)

栏目责任编辑:王妍妍 杨静

猜你喜欢

枇杷水乡美食
水乡情
枇杷糖浆
美食
新水乡歌
美食都被玩坏了
吃“乒乓球”
“琵琶”和“枇杷”
美食的诱惑
水乡安徽
枇杷